关灯
护眼
字体: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上)_晨星LL【完结】(244)

  “……通过这台电脑,你甚至能看到碰撞的质子在紧凑型μ介子螺线管中四分五裂的轨迹……当然,这是根据反馈数据建立的模型,和真实的情况肯定还是有不少区别,但也差不太多。”

  说到最后,格雷尔教授还认真地补充了一句。

  “如果你对高能物理感兴趣,可以来我这儿,我正好还缺一个擅长数学的助手。而对于你个人而言,一个在CERN工作的经验,也将成为你……”

  听到这里,严师兄在旁边插了一句:“别听他的,你在这儿就是干十几年,发个上百篇论文,也拿不到一个第一作者。挂着上千个署名的论文,回了国内根本没人认你的科研经验。”

  被当面揭穿,格雷尔教授啧了声,很不满地看了严新觉一眼。

  若无其事地耸了耸肩,严师兄咧嘴笑道:“别怪我揭你老底,我总不能看着你忽悠我师弟。”

  格雷尔教授固执地纠正道:“怎么能叫忽悠?我这是友善的建议!”

  看得出来,两人的关系似乎很不错的样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严师兄被坑过的原因……

  到了后面,两人的对话变成了漫无目的的闲聊,陆舟也没有仔细去听了。

  因为他的视线,已经被屏幕中不断累积的数据所吸引。

  忽然,在看到图上某一能区的数据时,陆舟眉头微微皱起,不由发出了一声轻咦。

  注意到了陆舟的情况,严师兄看了他一眼,随口问了句。

  “怎么了?”

  陆舟指向了电脑屏幕。

  “你有没有发现,这段能区的数据有点……奇怪?”

  第168章 一颗超重的粒子?

  “奇怪?”走近过来,严师兄盯着电脑屏幕看了好一会儿,眉头微微皱了下,“……确实挺奇怪的,我们做的实验不是1-10GeV能区段的碰撞吗?怎么数据都彪到1TeV上去了?”

  说着,严师兄向格雷尔教授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TeV和GeV之间的换算是1:1000,相当于对撞机坑道中的粒子束流,对撞的能量已经到达了1000GeV。而寻找五夸克态粒子需要的对撞能量,6GeV就足够了。

  为了寻找一个位于6GeV能区的粒子,将对撞能量开到1000GeV以上,这已经不是大炮打蚊子,简直是火箭打苍蝇了。

  然而听到严新觉的疑问,格雷尔教授哈哈笑了笑,用若无其事的口吻解释道。

  “我说了,现在在测试轨道的状况,并不是正式实验。至于为什么开的这么大,你得体谅下CERN对得到这个新玩具的喜爱。如果不是这次实验的预算有限,他们甚至准备给你们这些同行们展示一下10TeV能区以上的对撞。”

  说白了,就是炫耀。

  而且还是赤裸裸的那种炫耀。

  想象一下,全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家和高能物理实验室,都把目光聚焦在这里。不趁着这个机会炫耀一把,岂不是白瞎了扩建轨道花掉的几十个亿?

  不让对撞机转里面的粒子团簇轰一下,怎么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机器有多牛逼?

  不过CERN也确实有炫耀的资本,据说在极限情况下,扩建后的强子对撞机甚至能做到14TeV的对撞实验。也就是说,每一个运行在轨道中的粒子,将携带7TeV的能量。

  这个能量有多恐怖呢?

  很多情况下这个能量单位(根据质能换算公式)也被用来形容粒子的质量,比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大概1GeV,而12年发现的Higgs粒子是125GeV。

  横向对比同行的话,上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极限大概在5GeV这个数字上,距离TeV这个能量单位差了整整一个数量级。

  想要追上这个能量单位的话,只能期待秦岛的CEPC完工,不过那也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我的意思不是实验的能区段奇怪,”陆舟的手指几乎要戳到了电脑屏幕上,“你们都没注意到吗?750GeV附近这里,这里有个异常的撞击现象。”

  “这不叫撞击现象,这只是一个单独的双光子信号,不过为什么会出现在750GeV能区确实有点奇怪。”格雷尔教授摸着下巴,“但奇怪归奇怪,出现这种情况也不算罕见,我们总能在ATLAS探测器上观测到一些特殊的信号,但反应在统计图像上的数据可能只是一个‘杂音’而已。”

  “这种情况很常见吗?”盯着屏幕中那个异常点,陆舟还是忍不住问道。

  “挺常见的,”严师兄点了点头,“质子束流碰撞产生的所有信号,我们了解的还不到1%。所以我们通常是推测结论,然后再通过实验求证,你要是经常待在这里就会习惯了。”

  高能物理本身就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

  由于原子级别以下的存在,是不可被“直接观察”的,所以为了确定一个粒子真实存在,就会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置信度。

  这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

  在高能物理实验中,3倍标准偏差以下称为“迹象”,3倍以上称为“证据”,5倍以上才能称为“发现”。虽然新闻中经常会出现“突破性进展”、“重大发现”之类的字眼,但其实大多数情况都只是“迹象”。

  基于这种公认的理论,当置信度达到3sigma,才能勉强被算作是“迹象”。

  一个临时出现的特征峰并不能说明什么。

  只要通过不断地重复实验,并且在不同的探测器、不同的对撞机上多次观测到某个粒子,使这个粒子在多个探测器上的置信度都达到5sigma以上时,这个粒子才能被确认为“发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