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_江南知微【完结+番外】(196)

  自然,由于眼下并未出现纸张,一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选拔人才。

  再者,科举制乃是秦国培养人才储备的长期机制,即便纸张制造出来,亦涉及筹办公学、择优录取等方方面面的新章程准备,绝非一蹴而就之功。

  但眼下,朝廷新派出许多官吏前往魏地各郡县,一时人手愈发紧缺,连治粟内史亦病倒在床,嬴政亟需尽快将沛县乃至整个秦国的乡里人才,尽数收入朝廷囊中。

  故而,待“老神仙”从梦中离去,他便即刻起身,结合科举制的答题方法,连夜想出一套考核的等级与录用流程。

  第二日一大早,他命王绾、李斯、张苍带着律令学吏们,通宵编制出关于秦律、算筹、武艺等考题内容,接着,命人将“求贤令”和封泥的考题,快马兼程送往秦国全境,要求各地尽早开启登记,在规定的时间举办初试。

  这是秦国在律令学室外,头一回以口头答题或武艺比赛的形式,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人才!

  明赫当时想起一力带着群臣挑起大梁的吕雉,忙叮嘱了“自古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亦有大才”,他相信以父王的睿智并无男女偏见,只要能为秦国效力的男女,皆会来者不拒。

  正所谓知父莫若子,在嬴政这种工作狂眼中,人才本就是不分男女的。

  既然明赫特意提醒了,他便毫不犹豫在诏书中写上“各地男女皆可参与考核”之言。

  就这样,在刘季沉迷温柔乡,打算等授爵结果出来,再呼朋唤友前来咸阳庆祝之际,高效秦国官吏已将秦王的“以考取吏”之法,公布到秦境之内各乡各里。

  而他那些沛县的朋友,也兴奋地挤在人群中,听着新上任的县令或里正,宣读秦君颁发的“求贤令”,这些傅籍成秦人的魏地旧民,皆可当场登记!

  刚因魏国灭亡而失去职务的萧何与曹参,亦跟随人群报了名。

  出身当地望族的萧何估摸着,以这位秦王“以考取吏”的做派,秦国的国运必然不差,若能安稳在沛县做个文吏,继续照应家族,倒也不失一件美事。

  而曹参的目的则要明确得多:他想努力加入秦国武将的队伍,在秦国接下来灭列国的战争中,建功立业,封官拜爵!

  而樊哙也被周勃和卢绾拉着报了“武艺”一门,出来后,他又忍不住又跑去村口张望,还没回来!

  他再次絮絮担忧问道,“你说..刘季此番前往大梁,莫不是被不长眼的刀剑...”

  周勃忙拍了他一拳,连连呸了几声,“常言道,祸害活千年,你就指望他点好吧!”

  卢绾嘀咕道,“这刘季也真是的,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听那鬼话跑去大梁做甚?他天天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如今果真有了这天大的好事,他小子却错过了...”

  而砀郡之中,富户吕太公笑眯眯让儿子吕泽报名后,又鼓励年方十三岁的女儿娥姁也报了“算筹”一门,他家境算得上优渥,儿女们平日都跟着先生读书识字,只等着遇到个好机会,让孩子们能出人头地...

  此番,家中若有一人能考核通过,吕氏一族也算是有个倚仗了。

  ...

  在各地考核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刘季也拿到了远超预期的军功封赏——他获封了第四级“不更”之爵,得田四顷、宅地四间,可免服更役,岁俸二百石!

  此外,他还得到了一个官职——六品典客属官!

  在蓝田大营的庆功宴上,他接到这道诏令之时,惊喜得一个劲咧嘴傻笑,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恨不得扑上去咚咚给秦王磕几个响头。

  他喜滋滋暗道,“四级的爵位,六品的大官,咸阳的府邸,还有五百黄金...我刘季前世想必是对秦王有恩,这辈子才换来如此大造化吧?嘿嘿,跟着秦王混,果然有酒有肉,有官有爵,这日子美哉!”

  第68章

  眼看春耕将近, 被秦国改名为“东郡”的魏地,自然要先将盘炕一事后移,为解决东郡人多地少之困局, 嬴政先是下了一道命令,拆除魏国王族在各地圈围的所有苑囿。只此一项,便硬生生给百姓腾出多达数十万亩的可耕之地。

  接着, 他命郡县官吏以秦国的统一标准, 为东郡每位成年男女划分一百亩官田,这般下来,魏地之田地自然仍不够分, 便又下令以抓阄之法,迁移数十万东郡百姓到秦国开荒, 所开之地一人皆可分得百亩,再免除五年之税赋。

  如此也算得是一碗水端平了, 无论是留在东郡的百姓, 还是搬迁至秦境开荒的百姓, 皆是各自欢喜——老百姓怕的不是吃苦劳累, 而是无地可耕, 眼下他们都能分到很多田地!

  一时,各地百姓都在忙着垦地、沤肥, 为春耕做准备,繁忙的生活中, 透露出时局安稳下来的丰收盼头。

  嬴政没想到的是, 仅仅这点举措, 便让魏民私下大力夸赞他是大善人, 还纷纷为他抱起不平来,

  “你们说说, 这世道究竟是怎的回事?秦王这般明事理、顾百姓的君王,竟被坊间描黑为“暴君”?他这般好的君王若是暴君,那魏王又是个甚玩意?”

  “嗐,也不知是哪个挨刀砍的混账在胡传,若再教我等听见,定要当场撕烂他的嘴!”

  “就是,若魏国早些被秦国灭掉,我等又何至于白白被魏王多收走三十石粮食,可恨...”

  不愿归顺秦国而乔装逃往赵国的魏无知,在魏地沿途听到的,皆是这般感念秦君的话语,他越往邯郸方向走,心中愈发充满了茫然——按理说,亡国之民在新君的统治下,或是会惶惶不安,或是会满腔仇恨,这些魏人..究竟是被秦王灌了什么迷魂汤?说起来,秦国不过是分点田地给他们,何至于要这般感恩戴德?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