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_江南知微【完结+番外】(322)

  燕国从此便多了这一千多里的广袤养马之地,燕昭王沿着此地修筑长城,设置上谷、渔阳、辽东、辽西、右北平五郡。

  其中,上谷郡乃数郡之重,它北以燕山为屏障,南拥高地俯视中原,东扼险关之咽喉,西与赵国代郡紧密相连,又有洋水、沩水等河流贯通而过,乃是诸国少有的畜牧农桑皆宜之地,更是土地贫瘠的燕国罕有的肥美之地。

  更遑论,此地在姬氏宗族眼中,乃是兴国之兆,是绝不能丢失之地,正因如此,燕王丢了此地,宗族众人的熊熊怒火眼看已压不下去了!

  思及此,燕王咬牙切齿道,“眼下,寡人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派兵夺回上谷,或由宗族带兵造反,另立新君夺回上谷!”

  鞠武闻言眸光一厉,做了个手势道,“不如,王上先下手为强...”

  燕王抬手道,“不可!他们若联合起来,手中亦有十多万兵马,我国中兵马岂能手足相残?”

  鞠武诧异道,“王上这是打算...”

  燕王冷笑道,“前番我三国攻赵唾手可得之际,秦国却来横插了一脚,想来齐楚君王亦是憋了一肚子火气的,寡人打算与他们联手...”

  鞠武吓得脸色一白,急忙上前一步劝道,“王上,万万不可啊!秦人如狼似虎,纵便我燕国与齐楚联军,亦是打不过秦军的!”

  燕王见他如此胆小,不由笑出了声来,“若我三国联军能与秦军硬碰,当日何至于落荒而逃?爱卿放心,寡人心中早有成算,要灭秦国,还需先灭秦王,秦国有如此君王镇守,我等何来机会?可惜了,吾儿当日之计便甚好...”

  鞠武登时眼眸一闪,“王上是欲派人刺杀秦王?此计若谋划周全,倒是可行的。”

  燕王却胸有成竹道,“不!我燕国已因刺秦得罪过秦国一回,绝不能故技重施。寡人听闻,楚国王宫极乱,为楚宫效命的巫师手上人命不少,而齐国方士能制出令人毙命之方...若寡人与齐楚两国联手,让他们派些巫师方士,以长生之名前去蛊惑秦王服下那等“长生之药”,何如?”

  鞠武眼睛一亮,“借刀杀人,甚妙!”

  蓟城王宫兴奋商量着毒计的君臣,却毫不知晓紧邻上谷郡的武阳郡,因郡守之死掀起了多大风波。

  这郡守虽是愚忠君王的郡守,却也算得是善待百姓的郡守,这日,当燕王派去的新郡守,下令将旧郡守全族之人尽斩于闹市后,本就因君王不肯救上谷之民而深感不满的武阳百姓,当场就怒了!

  这闭城杀人的命令是君王下的,为何要杀郡守背锅?在百姓眼中,农忙时节会亲自带家臣士卒帮他们抢收的郡守,远比素未谋面的燕王重要得多。他们不服!

  正所谓匹夫之怒,亦可流血三步,更何况这郡中怒气腾腾的百姓,还得到了来自上谷郡“无私”的支援——先前主动投诚的上谷旧郡守,听闻武阳暴/乱后,忙兴冲冲带着乡邻族人,特意步行到武阳城外,高喊着“二三子,快来秦国吧,秦王仁善,我等只需缴四成税赋;秦王仁善,从不乱杀无辜;秦王仁善,会施粥赈助灾民”...

  正所谓爱之深则恨之切,这些上谷郡之人在经历被君王无情抛弃的惊惧后,如今恨不得让燕国皆变成秦国之土——何况,秦王和李将军真的很仁善,他们只不过是想助更多燕国人过上好日子罢了!

  在一片混乱之中,被煽动得人心浮动的乱民们愈发斗志高昂,他们高喊着“二三子,冲出去,做秦人”的口号,不要命地举着石锄冲上去跟守城的士卒扭打,数日后,这城门被打了鸡血的民众强行打开,早候在城外的上谷郡秦军便打着“平息内乱”的名号冲了进来。

  待燕王惊闻,新派去的郡守被暴/乱的民众所杀、武阳郡也落到秦人手中后,气得当场便吐血晕了过去。

  醒来后,他先命人快马追回送与齐楚君王的密信,又派人将姬丹无头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泄愤,这才命人装上几车奇珍异宝与金玉绢帛,再带上他毕恭毕敬的亲笔密信,派出使臣前去恭贺秦王又得一城!

  大悲大痛之下,他忽然间便大悟了——燕国近年来对秦国万分恭顺之时,便从未被秦国占过城池,而此番燕国派三万人想占领乐徐、平阴二地,便立刻失去了上谷郡!可见,天道处处助秦,若与秦国作对,燕国只会亡得越早啊…

  他必须抢先向秦王表明燕国之拳拳忠心,让秦国将灭国的目光瞄准齐楚两国!

  至于宗室,再有谁人不服气,他便向秦国报上谁人的名字,自个儿解释去吧!

  第99章

  与燕王派出的使臣一道抵达咸阳的, 还有秦国信使送来的第二道急报——秦国又喜得武阳郡。

  上谷郡本是燕国的西南大门,武阳郡本是燕国的东南大门,燕王却喜气洋洋地, 特意派人携来厚礼庆贺它落入秦国手中!

  这般当着天下人伏低做小的姿态,极大地取悦了嬴政,他欣然在六英宫设宴款待了使臣。

  如此屈辱之事, 燕国使臣当着满座秦国公卿大臣的面, 却极尽谄媚之能事,喜笑颜开地再三拜祝“秦王如松柏之茂,不骞不崩”“秦国与天地兮同寿, 与日月兮同光”...(1)

  看着如同跳梁小丑般左右逢源的使臣,李斯默默饮尽了尊中美酒, 眼中有嘲讽的光芒在闪烁。

  国之兴亡,与君主之明幽息息相关。自周王室败落以来, 燕国数百年间昏君频出, 如燕昭王那般胸怀大志之明主, 不过一闪即逝, 若非诸侯为制衡中原, 燕国?早被齐赵秦楚任一国吞并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