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 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_撑伞躲猫猫【完结】(43)

  天幕上,风尘仆仆的苏大人刚刚抵达杭州府,还未来得及到官宅歇歇脚,便被沿途衣不蔽体、跪地乞讨的百姓吸引了注意力。

  本地的官吏们听说了苏氏兄弟俩在朝中鼎盛的风头,纷纷赶来接这位新任的长官,此刻见到了人,当即恭维道:“久闻苏学士盛名,今日远道而来,想必一路舟车劳顿,我等已经备了上好的热茶温酒,还请苏学士赏个脸。”

  苏轼循声看过去,说话的是一个面容白净的年轻官员,脸上堆满了笑,谄媚之色不加掩饰。

  苏轼看向他,讥讽道:“旱灾严重,流民当道,百姓都吃不起饭了,你倒是吃的不瘦!”

  被责问的官员下意识膝盖一软跪了下来:“苏大人,这......这不关小的的事情啊,此次旱情小的们已经上报了,但上一级押着不往京中报,小的们也没什么办法啊!”

  苏轼皱眉,他多少听说过,自来这种灾情都被视为是上天降下的警告,为了不触京中的霉头,许多灾情都是压下不上报的。

  调转马头,苏轼干脆一路往城郊的方向走。

  他早年在杭州待过几年,对于这里的风土十分熟悉。只是这一路走过去,只看到破败的屋宇和面如菜色的饥民。

  “让各大粮仓下调米价,按灾前的价格出售给百姓,另外在城中城外设置粥棚施粥,不够的钱先去我府里拿银子补上。”

  将一系列措施安排下去,苏轼开始思索法子,自己那点钱用来救济百姓是远远不够的,这事情还得朝廷出手。上级押着灾情不报,他在朝中有门路啊。

  这般计划着,苏轼急忙打马回到府衙,提笔给朝中的元老文彦博、吕公,还有弟弟苏辙分别写了一封信:杭州一代旱灾严重,百姓受难、惨不忍睹,还望速速派粮前来救济,平抑米价!

  说完又怕自己这信引不起重视,又在末尾补了句:你等在京城吃肉喝酒的时候就多想想,杭州百姓粥都喝不起,横尸遍野!

  【123:得,这几位收到信的官员短时间之内没办法安心吃饭了......】

  写完信的苏轼仍然不放心,按照他的经验,大灾之后一般都会有疫病流行,想了想,苏轼又急忙吩咐人去纷发药剂:“熏艾草,服用汤剂,把药材加到粥里,能事半功倍。”

  苏轼这些年研究养生之道,万万没想到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夜半时分,灯影幢幢,天幕上的苏大人已经五十多岁了,顶着越发昏花的老眼在灯下安排救灾事宜,却前所未有的感到内心宁静。

  “这可比留在京城被那群宵小追着骂舒坦多了!”苏轼长叹一声,伸了个懒腰,又重新埋首在案牍中。

  杭州遇灾,因为苏轼一系列操作及时,活下来的百姓比别的地区多了大半,老百姓一边喝着碗里的热粥,一边以最质朴的方言感叹这位刚来的苏大人爱民如子。

  子不子的苏轼不知道,他只是单纯看不得别人受苦受冤,此刻听闻灾情得到了缓解,他终于能放松心神,一头栽在榻上发出幸福的鼾声。

  天幕外的宋仁宗颇受震动,一方面是因为他通过天幕亲眼看到了那些流离失所的饥民,另一方面是被苏轼纯粹又爱民的作为感动到了。所以他该用什么办法,才能保护这样的臣子不被小人打击到呢?

  同样有这类想法的是苏轼的老师欧阳修,过去他一直坚信要人尽其才就必须把这些贤臣聚拢到汴京,可现在看来,对于像苏轼这种赤字之心的人,你让他身居高位反而是害他,不如就把他放到州郡,反而能造福一方百姓。

  【苏轼在杭州除了救灾,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开凿西湖,想不到吧,你们今天挤着去看的西湖有苏轼的手笔!】说到此处,明意忍不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其实主播觉得苏轼多少有点建筑师天赋在身上的,当年在黄州自己修雪堂,到了京城帮别人改造院子,在杭州亲自设计水利,放今天多少也算个六边形战士!】

  【杭州临海,学过地理的同学都知道海水呢它有那个倒灌的现象。来随机抽一名同学为主播解答一下为什么会有海水倒灌。】

  【沈括:因为河流水位有枯有丰,雨季水盛则江流入海,枯水季水浅则海水侵入河流,河流变咸苦,百姓难以饮用。】

  如此简单的常识还用得着抽问?沈括虽是不解,但还是下意识提交了自己的答案。

  【正确!杭州的老百姓当时便苦于缺乏淡水,饮用和灌溉都十分不方便,苏轼汲取前代的经验重新疏通了西湖旁侧的两条河,使得潮水和西湖的水分开,这样不仅百姓的用水有了保障,水面上还能行船运货,交通也为之畅达。】

  天幕上,苏轼穿着粗布麻衣,裤腿高高挽起,就这么踩着泥泞一脚深一脚浅地行走在施工现场。

  参与建筑的百姓们都有些意外,这苏大人放着官府的锦榻不睡,天天来和他们凑一起同吃同住,他图啥?

  苏轼自己是来参悟人生哲理的,他想起自己年轻时来杭州任职,胸中满满的不平,当时觉得自己一腔才华抱负却不能去京中施展,那时候的他也负责水利工程,一边像今日这样来回奔忙一边写诗发牢骚,活脱脱一个落寞文人。可今日再来,脚踩污泥,他却欣然乐在其中,胸中再无半点不平之意!

  【西湖水利竣工后,苏轼又命人修了一条长堤用来通行排水,人称“苏公堤”,此外,老苏特别懂循环经济,安排人在西湖种,每年卖菱角换来的钱就充当西湖清淤的经费。当然,以老苏不俗的审美,西湖边的垂柳、三潭印月、也都成为了别致的美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