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 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_撑伞躲猫猫【完结】(82)

  【辛弃疾在滁州推行屯田制,轻徭薄赋招揽流民,农闲时就组织这些人练兵,像当年范仲淹夸滕子京那样,不出几年,滁州便呈现出一种“政通人和”的盛景。】

  天幕上,就在辛弃疾要升官走的时候,江西出现了茶商叛乱,众多贩卖私茶的头目聚集起来占山为王,宋军屡战屡败,这个时候才一拍脑门想起来辛弃疾:乖乖!我们好像还放着一个领兵的天才没用!

  藏于匣中多年的宝剑终于再次有了用武之地,辛弃疾二话不说清点人马,率兵围住了茶军的山头。

  兵者,诡道也。

  辛弃疾绝不是什么只会一股脑冲锋陷阵的莽夫,更何况在他看来,宋军的力量要留着上前线对抗金军,决不能放在镇压起义这种类似于自相残杀的事情上。

  于是辛弃疾仗着粮草充足,切断了茶军的外援,就这么淡定地搞围困,主打一个将对方耗死的战略,而后再派精锐时不时入内打击下,让对方更加虚弱。

  果真不出他所料,茶军经不起这种折磨,堪堪有崩溃之势。此时的辛弃疾又故作宽容,派人劝茶军投降。

  然而在叛军投降的当晚,辛弃疾便果断下令将叛军头目一律斩首示众,他要用这种强硬的手腕震慑周围蠢蠢欲动的茶商,让他们看到背叛朝廷的下场。

  天幕外,一干文臣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诱降的手段,是否有违儒家圣贤教导?”

  “过于残忍了,简直心冷如铁,肆意杀生!”

  “可那是叛军,若不是辛弃疾此次震住了他们,要死的有可能就是像你我这样的大臣!”

  明意的声音打断了北宋朝堂的争吵:【此次镇压茶军,辛弃疾按理说是立了大功,宋孝宗终于找到了理由给他升官,但却受到了朝中大臣的阻挠。无奈之下,宋孝宗只好将辛弃疾放到湖南任职,而辛弃疾也不负所望,在湖南当地创立了“飞虎军”,抵抗着众人的非议大肆操练军队人马,在后来的抗金中,这支飞虎军表现出色,还在金人心中形成了不小的震慑。】

  【这一系列成果,让宋孝宗直接将辛弃疾提任为了提点刑狱,而后又升任大理寺少卿,但是,按照常理来讲,当一个武官出身的臣子在宋朝的朝堂上大放异彩时,即便皇帝有心重用,其他文官也该忌惮眼热,于是辛弃疾在高升的这段时间内大受非议,诸多读书人抨击他“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不仅如此,还从他往日的诗文中找出一些字句牵强附会,硬说他有不臣之心。】

  天幕外的苏轼摸了摸鼻子:这套路,我熟啊!

  【辛弃疾的处事方法其实是和宋朝的主流格格不入的,譬如当初江西闹粮荒,诸多富户挟粮居奇,底下流民闹事抢粮,辛弃疾直接出了八个字的方针:“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有粮食不卖给百姓的直接发配,不按规矩闹事抢粮食的直接斩首,此方针一出,一下子把闹哄哄的市场给震慑住了,而后才能有众人配合辛弃疾调度粮食将粮价恢复正常的后话。】

  【喵呜:好霸气的管理方式,很适合在动乱中应用!】

  【123:害,恐怕这后来也成了那些文官攻击他的理由,真是,燕雀不可与鸿鹄共语!】

  明意也跟着叹了口气:【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宋孝宗不是宋神宗,当辛弃疾被满朝诽谤针对时,宋孝宗极力保下了这个欣赏有加的臣子,并没有让辛弃疾落得和苏轼乌台诗案一样的下场,他让辛弃疾暂时退出朝堂避避风头,于是辛弃疾就从高位上退下来,去带湖亲近自然了。】

  苏轼:......

  天幕上,江西上饶,带湖水清风静,四面皆是鸟语蝉鸣。

  四十六岁的辛弃疾奔波了大半生,在宦海沉沉浮浮,到如今也未曾实现抗金的抱负。不过他倒是对眼前的自然风光甚是满意,躬耕农事,提笔写诗,暂时忘却江山旧事,也不妨乐得逍遥自在。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在小溪东头锄豆的大儿子,织鸡笼的中儿,躺着剥莲蓬的调皮小儿,都是他乡居生活的乐趣。

  白日里到田间劳作,晚间一家人团座,在温暖的灯火下为妻子庆祝生辰。

  喝上几口美酒,行走在乡间道路,闻着稻花阵阵飘香,感受着清风缕缕拂过脸庞。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天幕外的苏轼再次抬起头,心生羡慕:这个我也熟!我真想回我的东坡继续种地啊!

  作者有话要说:

  辛弃疾探听金人情报,得知蒙古崛起,参考郭瑞祥《辛弃疾传》

  第48章 辛弃疾(完)

  【估计连辛弃疾自己都未曾料到,他这次隐居带湖,一隐就隐了十年之久。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当年意气纷发挽大弓降烈马的少年将领,如今功业未立隐居乡间,即便山水可以治愈暂时的忧愁,却无法根治心中的执念。】

  天幕上,辛弃疾路过了江西郁孤台,想到当年靖康之变隆裕太后被一路追到此处,悲愁涌上心头,忍不住在此处留下一首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隐居带湖期间,结识了一位名叫陈亮的知己,不错,陈亮就是让辛弃疾为他写出《破阵子》的陈同甫,这个陈亮也不是个一般人,当年洋洋洒洒写了《中兴五论》呈给朝廷,却坚决不去朝廷做官,为此还差点被砍了头,幸亏宋孝宗怜惜人才救了他一把。辛弃疾得知他的事迹以后经常与他往来,二人又同样坚定抗金,一来二去成为了可以两肋插刀的知己。】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