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_夏夜鸣蝉【完结+番外】(19)

  “爹,别担心,从抚州到庐州孩儿都能一个人平安走到,这回还跟着世叔,不会有问题的。”崔瑛安慰道。

  “圣功兄不用担心,我会照顾阿瑛的。”陈彭年在一旁安慰道:“到时让他住我那儿去 ,管保你年底到京时jiāo给你个好好儿的阿瑛。”

  “那就拜托永年了。”吕蒙正郑重一揖。

  崔瑛见着吕蒙正满是担忧的眼神,鼻尖一酸,一撩衣襟双膝跪地叩拜道:“爹爹放心,孩儿一定谨言慎行,不rǔ家声。”

  马车吱呀呀转着,带着吕蒙正的一腔担忧踏上了去京城的路。

  “还是你这车舒服,”陈彭年凑到了崔瑛的车上,乱没形象的一躺,“我那车能把我这一把老骨头都给颠散架,别的我不管,到京城,你得找匠人你给我坐一辆这样的车。”

  崔瑛勉qiáng笑着递上一杯六安瓜片,“到京城这车就赠予世叔就是。”

  “我占你那便宜作什么,”与崔瑛处得熟了,陈彭年那有些放dàng不羁的xing子展露无遗,“你也不用太牵挂你义父,今年年底应该就能轮到他进京大阅了,就六安的政绩他必然是要升京内堂官的。你应个神童试十拿九稳,官家也不会让你们这群小娃娃任外官,到时在京城就能长长久久地住在一处了。不要学那小儿女之态,若是哭个鼻子,那我定要写信给圣功兄好好笑你一笑。”

  崔瑛知道这是陈彭年在安慰自己,努力将那些离愁别绪抛开,与陈彭年讨论起路上会遇到的事qíng来。

  崔瑛跟着陈彭年晓行夜宿,每天不是背诵经典,就是纠正自己的发音。遇到一些名胜,陈彭年还要吊古怀今一回,崔瑛也顺便学会了作诗的方法。

  跟着陈彭年禁军小队队长是一个行老了路的人,一程程的路安排得非常妥当,不过十来天,便到了大周的京城——汴梁。

  此时的汴梁并不大,也没有《清明上河图》里那样繁荣,连著名的虹桥也还没有踪影。全国将将统一,还没有完全恢复生气,但高大的城墙、jīng神抖擞的百姓还是显示了这个大一统帝国的生机勃勃。

  两人进城时已经不早了,陈彭年赶在下衙前到礼部衙门销了假,顺便领着崔瑛登记,领考试通知。

  “所有赴试神童均住看街亭那边,本部衙门已经着楼宅务在那里备下了房子。如果有亲眷跟来的,可在附近脚店住下,楼宅务会帮着结算房钱。”礼部衙门的小吏恭敬地同陈彭年说明道。

  “看街亭就在国子监边上,我也住那边,你若有事遣个人叫我就是。”陈彭年将崔瑛送到住处,叮嘱道。

  “多谢世叔,瑛应付得来。”崔瑛与陈彭年道别。

  “这次神童试是特科,专门选取十到十五岁有特异之处的童子应试,记得你义父的嘱咐,一定要谨言慎行,不可放dàng无度。”陈彭年也不知道皇帝打算做什么,只能反复叮嘱道。

  “多谢世叔教诲,瑛铭记在心。”崔瑛点头应承道。

  陈彭年将崔瑛jiāo给在这驿馆的礼部小吏,又叮嘱了几句,塞了些赏钱,才转身离开。

  “崔郎君这边来,”那小吏cao着一口标准的官话将崔瑛引向后宅,并一条条地叮嘱着注意事项:“应试的神童们都住在本宅和邻宅,前院有饭厅,每日辰午申三个时辰免费供饭,若吃不惯也可叫正店或脚店送外食来,后宅里也有小灶台,不过那些花销得自己出。礼部应考的文书带好,白天可随意在城内外游玩,但酉正之前必须回归本宅,不得外宿。宅内不许外人进出,如果需要人洒扫或洗涤衣物可jiāo由内宅的两个仆役处理。”

  “多谢告知,还未请教高姓尊名?”崔瑛站到写了自己名字的屋前拱手一揖。

  “某姓高,叫某高三就是,有事招呼尽管招呼某。”

  “那多谢高三郎。”崔瑛实在不习惯叫“高三”,那会让他想起被试卷和竞赛淹没的青chūn时光,便挑了一个这个时代通行的称呼。

  后宅的院子不大,正房五架,东西两厢各有三间房,崔瑛的住处在西厢上首第一间,就着灯光能看到每一间房外都贴上了各人的名字。

  正房东西两厅各有一人,东首写的是宰相范质孙坦;西首则是先枢密使王朴子偃。

  东厢三间是一人一间,名贴上父祖辈的职位多是州府官员。

  崔瑛所在的西厢则是四人一间,只写了籍贯,比如崔瑛的名贴上就是“庐州崔瑛”四字,而与他同室的三人,最右的是京畿之地的成寅,再左一个是寿州朱钤和幽州张翼,最后就是崔瑛。一院居舍,等级分明。

  推门进屋,南北墙边各有两张榻,西墙边有两张并排的小案几。案边只坐了一个和崔瑛差不多大的少年人,正对着烛火专心诵读着什么,一个眼神都没分给崔瑛。

  四张chuáng榻只留了南墙下首的一张还没有东西,看起来其他三人都已经到了,就是不知道那个读书的少年是谁了。

  崔瑛见那少年没有搭话的意思,便寻了抹布将chuáng铺擦了擦,又将地面扫了一下,再将自己的行李摆放好。崔瑛带的东西不多,那一套十三经是必带的了,另外就是一套铺盖几身衣服,几刀竹纸,当然最要紧的就是一大包糙纸,说实话,在古代生活要是没有糙纸日子真是痛苦又恶心。只要想一想用竹片什么的,就明白古人为什么要管上厕所叫“更衣”了。

  所有东西安顿好,崔瑛也凑到烛火边,拿出礼部给自己的文书来看。一张一尺长的宣纸上最右边写明了崔瑛的籍贯、祖籍,左一列写“年十四,高六尺,体修长,肤白,貌秀”,这是外貌;最右边则写了“长于农事,擅算,以注音巧思举。”这应该就是应神童试的理由。

  刚看完文书,院里便传来一阵喧闹,一群十来岁的少年人说说笑笑地进来了。

  “武学那边的鹌鹑馉饳可真香,我明儿定要再去吃上一顿。”

  “相国寺边上那家正店的走马灯挺jīng巧的,我要琢磨琢磨。”两个少年人jī同鸭讲地推开了房门,

  “寅书生还读书呢,小心读……呃,你是……”

  “在下庐州崔瑛,见过几位郎君。”崔瑛有礼的一拱手。

  “我是寿州朱钤,他是幽州张翼,读书的那个是本地人,叫成寅。大家得在一个屋里住挺长时间,不要客气,要不然处得别扭。”那个说要吃馉饳的少年将屋里的介绍了一下,关心地问道:“你这是刚到?吃了没?”

  “住进来前在旁边脚店吃过了。”崔瑛回答道。

  “明儿上院的王五郎君请咱们去他家里玩,你一同去吗?”

  “小弟刚来,还有些亲友长辈需要拜会,改日吧。”崔瑛知道他说的是住在正堂西厅的王偃,但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不打算贸然加入任何一个团体。

  “我说阿钤,你们自入京以来就整日嬉游,不怕应试不过,丢人现眼么。”一直在读书的成寅终于受不了朱钤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提醒道:“每个州府就只选送一人,咱们平民不比那些膏粱纨绔。”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