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_舟自横【完结】(247)

  游鸿吟却说:“家中仆人乃劳力,怎可轻离。孩儿虽才十岁,却也有保命之力,无需他人跟随,更何况此次是随着商队走,理应无碍。”

  郭远畅自然是点头,张氏眼泪流的更凶,最后游鸿吟无奈哄了好一会儿才同意。

  “父亲,朝中不稳,如今又将到秋收之季,观今年气候,怕是早雪将至,那草原诸部必然不稳,三月比起兵祸,家中居于洛阳城郊,虽比其他地方稍有凭持,但这块招牌在胡人眼中却不顶用,望父亲早做打算。”游鸿吟投桃报李,郭远畅如今得到这么多信息,该如何选择,就不是游鸿吟想管的事情了。

  郭远畅自看出二子不同,对待次子的言行就格外注意,如此一段话旁人听来可能并不在意,他却郑重点头:“放心,我儿安心念书即可。”

  好似是彼此依依惜别的感情,但是游鸿吟和郭远畅心中清楚,那些不过是伪装的面具而已。

  第180章 名士风流(七)

  广陵陈府。

  岁数已经很大的陈堪正在操琴。

  陈堪早年也是纵横官场之人, 甚至一度做到刺史州牧,可是陈家与当今掌控天下的司马氏不和,如今他也只能赋闲在家了。

  陈堪并非陈氏主支,不过与主支血缘接近, 他这一支又曾经出过不少得用弟子, 发展也还可以。

  “郎主, 今日去城门口看了, 商队尚未到呢。”管家恭谨的说。

  陈堪有两位嫡子, 三位庶子,不过都不再此地,不是留在颍川族地, 就是在洛阳聚居, 他们也早已成家, 陈堪原本在颍川族地治学, 但因不耐烦见他们,最近几年才一人独居广陵。一是这里气候温湿, 适合他养老,二是年轻之时曾在广陵任过职, 待过不短的一段时间, 此地有不少曾经故友, 住的舒服。

  陈堪与郭言交情的确不错,他也听闻郭言冲动得罪司马氏, 结果替洛阳本家做了马前卒却被放弃的事情, 原本陈堪以为, 郭言之子怕是要求助到头上,谁知那蠢物在洛阳空耗了十几年,除了生下了孩子之外,什么正经事都没做到。

  陈堪也不是那种因为旧友之谊就上赶着帮忙的人,求不到自己头上就当做不知道了。

  但是,一封书信寄来,到让陈堪知晓,老友之子不是不知道这份人脉存在,但送次子求学又是怎样?要知道,颍川陈氏从来不是以学问著称,族中孩子还经常送到别家做弟子呢。

  可是人都送来了,看在这份旧情的份儿上,他自然会好生照料。

  游鸿吟随着商队来到广陵,便觉此地与洛阳大不相同。

  其实游鸿吟挺奇怪,为何这颍川陈氏之人会在广陵居住的,要知道,陈氏属于北地世家豪族,与广陵这个南方军事重镇那里扯得上关系。

  这次随商队出发虽然一路上大多数是走的水路,关卡较少,但是两地距离遥远,再加上商队沿途停留,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到目的地,让游鸿吟很是吃了些苦头。

  广陵虽然也是商贸云集,却少见胡人,多是汉族来往商队,此地盛产盐铁茶,但这些重要物资并不属于官营,而是受当地政府和豪强把持,游鸿吟觉得,陈家支脉这么重要的人物坐镇此地,怕是在其中也分了一杯羹。

  他和商队尚未进城,便有家丁打扮的人上来询问,游鸿吟上前答话,那人好似十分吃惊。的确,十三四岁就单独出门,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太少了。

  跟着家丁回去,游鸿吟直接进了城中一座大庄园,这也是南地与北地的不同,南方一般很少建筑乌堡,无论是百姓还是地方豪强,还是依附城池居多。

  见到陈堪,游鸿吟便知道,这位同样不是那些思想家,而是非常务实的投机者。陈家家学渊源,多习纵横之术,显然眼前这位陈堪同样不例外。

  双方见了礼,不过交谈了几句话,陈堪便觉的,此子乃天生的纵横家,习纵横之术将来绝对能成为一位搅动风云的人物。

  毕竟,在对世家并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却能看出天下大乱之兆,已经不是用天资聪颖可以形容的了。

  郭氏实在是放弃了一位千里驹啊,再无当年曹魏郭奉孝之气度!

  不过,陈堪也不是见猎心喜,随即就倾囊相授的,总要考验考验,可是人越考验他越满意,却不见这小滑头提拜师之事。

  陈堪老爷子心情不好的一大早就在院中操琴,晚上被拉着下棋下到半夜的游鸿吟不得不爬起来。他还在长身体,自然贪睡,陈堪却是越老越精神,觉少就可命的折腾。

  游鸿吟无奈笑了笑,他只是没想好是否和陈家扯上关系,所以这几天一直在犹豫。

  因为,他不确定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这次任务。

  乱世将至,大厦将倾,若是以建序为要,那么自己就得亲自上阵,从头开始,一步步艰难争斗。或者择一明主,借助其力完成自己的目标,这要比自己亲自上手要轻松一些。

  但是游鸿吟最开始的计划,其实是针对任务者。世界上有郭远畅如此沽名钓誉之人,自然有真正的广袖舒跑的真隐士,结识这些人,解开任务对象的心结,消除怨气源头。然后以文出名,做个真正的风流名士,也算是名流千古,让陈喜全心服口服了。

  可是,这个方法不太保险。

  原因?

  原因自然是乱世将临,并且,可能会持续很多年,世家也不一定在这个世界能完整存活下去,战乱是不讲道理只看运道的。想要好好存活下去,随波逐流行不通,就只能与战祸争命了。

  确定了未来路线,那么与陈氏交好倒也无所谓,如今天下世家门阀占据了绝大多数资源,未来无论是何人主宰天下,治理也都离不开他们。就算是开科取士,也只能逐步削弱世家之力,不可能完全取代。

  也正是因为如此,世家中出现了许多不进取的世家子,清谈之风便是他们带领出来的,这些人的确于国于民无用,但是,谁让人家投胎投的好呢。

  至于借用胡族之手清理一遍,也不是不行,但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要知道如今所有的先进知识,无论是经史,还是杂科,乃至数学医术农经等等,均在世家手中,若是真清除了世家,怕是整个中原的文明发展都要倒退百年,甚至某些传承都会断灭。

  游鸿吟不想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与世家交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必要的,只是,交好的过程之中,需要进行挑选而已。

  最后,在陈堪暗自得意的眼神之中,游鸿吟完成了拜师,因为是正式收徒,陈堪后来又补了正式仪式,并且发帖请宴,告知广陵好友,后又书信告知郭氏陈氏。

  然后游鸿吟就开始了学习生涯。

  后几个月,果真五部匈奴集结河东杂胡南下,弘农上党两处相继打败,只能归缩于城池中,无力阻止胡人南下,短短半个月,胡人便包围了洛阳。

  陈堪早前便已经去信,但是显然,他的信件并未引起注意,甚至就算是引起了注意,几个已经出仕的儿子也不会听的。

  因为胡人不会长时间围困洛阳,他们也怕后路被截,毕竟弘农和上党两地均未被完全收服,尚有残存兵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舟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