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时明月之玉璜_阳阿【完结】(17)


偏偏这样的时刻,儒家却成了他最大的阻碍。此番陛下东巡只是同儒家掌门商量封禅,要他们拟出铭文那么下次,下下次呢?出巡前市井间偶现的传言他是不信的,可是如今?
大公子的偏好,陛下的青睐,使他不得不重视起来。赵高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但是他白天说的没错,有大公子的偏袒,还有陛下对颜路的特殊感情……儒家或许会成为自己的威胁。
只是李斯突然想起今日得到的一点情报,似乎可以用来做一番发挥。觉得事情还有转机,他才稍稍放下了心。
伏念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迂腐读书人,他对当下局势有着清醒的认知,深知,看似简单的铭文实则是赵政想在统一的当下立威立法,为后世树立典范。
既要彰显功德,又要令百姓明理顺礼。若是措辞稍有不慎,不仅会令儒家颜面尽失,更有甚者,还会给儒家招来灾祸,是实实在在的烫手山芋。
然而以弘扬儒学为目标,并打算奉行终生的他,又不想失了这次绝好的机会,所以,当下也答应了下来。
“拟铭文一事关系重大,然封禅大典就在五日之后,朕只能给三位先生三日之期,还请三位先生早作商量,尽快成文。”
三人起身应下,这才在宫人的指引下离开大殿。赵政为了保护颜路,对他从始至终都没有表露出半分特别的情绪。
相比上次见面,颜路早已恢复了从容镇定,是以别人从他身上也看不出什么特别。李斯之所以知道二人的关系,是得了情报,加上联系了从前赵政的举动,这才有的猜测。
纵然今日李斯细观二人态度,觉得自己的猜测不一定正确,但他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威胁到自己的机会,因此不得不给自己警醒道:儒家必除。
作者有话要说:  【对手指,难道这篇文写的真的很差吗?都没有一个人愿意留言,哪怕是吐槽也好啊,(?? . ??)】
(???︿???)/哼唧,打滚卖萌。
注释:
①这句话是夸秦国安闲而又治理的很好,政令简约而周详,政事不烦乱而有功绩,这是政治的最高境界。
②这句话是讥讽秦国和王者的功名相衡量,那还相差得很远,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是他们没有儒者吧。
③三晋:其实就是韩、赵、魏三国,这三个国家最开始都属于晋国里面的世族,并不成国家,但是因为chūn秋晚期晋国公族的式微,这三家连同另外三家一起专政篡权瓜分了晋国,后来又经过几家的争夺只留下韩、赵、魏三家,再后来三家都称了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所以很多作品里都会用“三晋”代称这三个国家。又因为秦国在六国时重用的很多人都是出自这三家的,所以这里的三晋之学说的应该就是法家之学、纵横之学等为秦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学说。而后面的齐鲁之学也应该就是“儒学”了。
④伏念的意思大概是说:秦国能够称王称霸法家功不可没,但是法家学说过于着眼当下。时移世易,就像太阳飞跑,月亮疾驰,事物都是变动不止的。如今的情势是天下大定,百姓安居乐业,陛下你要做的那就不应只着眼当下,更要放眼未来,我儒家的主张正是谋求整个社会的彻底改进。这是千古功业,陛下我不坑爹,你还是听一下嘛(卖萌)。
⑤立石在历史上也是存在的,我们现在叫它“秦泰山刻石”是李斯写的字,但是是不是他拟的文好像没有记载,我钻个空子给儒家了。顺便说后面会出现的铭文内容也不是我胡诌的,是《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泰山刻石的类容。

  ☆、第 8 章

  翌日。
“韩国?”赵政将手中的密报拍在书案上,食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在上面敲击着。上回峄山遇刺,经查是旧韩人所为,而密报最后,又提到儒家三当家张良是韩国张氏之后,张氏数代事韩,并似乎曾对帝国有过不满的言语……
原本因颜路的缘故,赵政也不作此想,但是想起那日张良对答的态度,实在又有些耿耿于怀。“陛下,丞相大人到。”赵政思绪被打断,做了个手势,宫人会意,便引着李斯进来。
“臣李斯……”行了行了,赵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免去他的礼,沉默了片刻方才缓缓问道:“听说李相上回带人去小圣贤庄与儒家进行了三场辩合,却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赵政有此一问,李斯豁然开朗,他买通影密卫将矛头指向儒家张良似乎有些效果。“此事说来惭愧,儒墨两家号称当世两大显学,的确实力雄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