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阳好秦_依韵黎【完结+番外】(22)

  魏王有些动容,他也想起了当时的感受。

  棹继续说道:“这是我魏国的忠将啊!信陵君却说杀就杀,可见他是没有把您放在眼里。是您登上王位后仍然厚待他,封了他信陵君的,是您帮了他招揽门客的,可是他到头来却做了什么呢?”

  “窃兵符,杀忠将,带着门客投奔赵国十余年。要不是他,我们魏国哪里会惹怒秦国呢?您不计前嫌地把信陵君找回来抗秦,却忘了这本来就是他惹出来的事,他在赵国享受荣华富贵,让我们因他做的事承受秦国的怒火,还得您给他封上将军,哪里有这样的事呢?”棹毫不客气地颠倒黑白。

  魏王顿时坐立不安起来。

  他心道:是啊,就是因为无忌秦国才会来攻打魏国的。

  棹见时候差不多了,就给了魏王最后一击,“王上啊,您的百姓称赞他,您的士兵敬佩他,您的臣子信赖他,您的邻国jiāo好他,请您仔细想想,您现在还有什么?他还缺什么呢?”

  他诚恳而担忧地看着魏王。

  魏王听他这么一说,下意识摸了摸头上的王冠,然后反应过来露出了惶恐不安的表qíng。

  第二十三章 信陵君走楚国退

  魏王当了三十年的王,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允许自己被人赶下台,就算那个人是自己的弟弟也一样。

  不,应该说正因为是他的弟弟他才更不允许。

  魏王双手紧握,命人取锦帛和笔来,写下一封帛书命信陵君回来,但到底看在是弟弟的份上没有说什么qiáng硬的话。

  收到这份帛书的信陵君露出了苦恼的神色,他身边的门客就问道:“君为何忧愁?”

  信陵君便将帛书给他们传阅,“王兄召我回去,我该怎么办呢?”

  门客看了后回道:“魏王是觉得您亲冒矢石太过危险才会召您回去的,我们刚刚小胜一场,接下来若是没了您的指挥该怎么办呢?您只需要修书一封向王上说明原因就好。”

  信陵君想了想也是,就照着他的话做了。

  但当魏王看到信陵君的回信时,却怒了,信陵君不遵军令的行为他更加深信棹的话和自己的猜测了。

  瞧瞧这说的什么话,什么叫做他必须留下来指挥五国联军,恕难从命?难道军中其他将军、副将都是做的摆设吗?难道五个国家没有能像他一样指挥的人了吗?

  魏王越想越怒,越想越忌惮,便又写了一言辞qiáng硬许多的信送了过去。

  这一次信陵君可不敢像上次一样应对了,他深思许久,决定还是回国一趟。

  门客们却拦住他说:“您走了我们可怎么办呀?”

  信陵君叹道:“可是王兄要我回去,这个关头,我想应当是有什么事。”

  门客道:“有什么事能大过合纵吗?”

  信陵君摇头。

  门客又道:“既然如此,您不若先问问再回去?”

  恰在此时有战报进来,信陵君便打消了回去的念头。

  这下子可是真真正正地把魏王激怒了,他甚至开始怀疑信陵君打算拥兵自立。

  他冷着脸让人传令下去,这一次不再用书信,而是广而告之,命信陵君回城。

  结果朝中的大臣们却接二连三地入宫劝谏,有几个说的合qíng合理,魏王的疑心也稍微消散了一点。

  但棹却对他说:“这里距离战场又没有多远,五国的军队难道还不能阻拦秦军几天吗?我想秦军也不会连日进攻才是。您好言相劝信陵君不肯回来,您言辞qiáng硬信陵君再度推脱,我想他一定是心虚了,生怕您已经知道了他的láng子野心。还有这些臣子,他们明明知道,却捂着耳朵当做不知道信陵君不听从您的命令的事,反倒让您收回成命,他们这分明是在帮助信陵君啊。”

  魏王深以为然,当下不顾大臣们的阻拦,qiáng行将信陵君召回大梁。

  而信陵君这一去,自然是再没回来。

  ***

  秦军会议。

  众人看着线报纷纷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天两天还好,但是时间久了五国联军就再也无法掩盖住信陵君不在的消息,更何况这事本来就是他们促成的。

  何腹心笑眯眯地说道:“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够不告诉他们自己人呢?”

  众人会意。

  蒙骜看向游士:“下一步准备的如何?”

  游士回道:“已经准备万全,只待把这消息捅了出去就可以进行了。”

  倒是有谋士担忧道:“万一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了怎么办?”

  叶煜摇头道:“若是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么这个消息就不会继续瞒着了,他们会先进攻我们,取得一场胜利后宣布这件事,如此一来也就不会动摇军心。”

  那谋士这才放心不少。

  信陵君不在的消息本就快瞒不住了,再有秦军在幕后推动了一把,顿时,五国联军就出现了问题。

  各个国家无论是君主还是将士,都是因为有信陵君的统帅才会联合到一起的,如今信陵君走了,那个让所有人敬佩的人不在,谁能够代替他呢?

  要是在合纵之前出问题还好,信陵君的声望尚未达到顶点,可以私下商讨决定,也用不着做出临阵换将这种大忌。

  但是现在……四君子之首的称呼可不是白来的,放眼当今五国,还真没有谁的声望能与其相提并论。

  连君王都做不到。

  毕竟,你个别的国家的王率领其他国家的军队,让其他国家的人和君王怎么想?

  这时候,要真说谁能接替信陵君的位置,那就唯有同为四君子的人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选哪位呢?

  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chūn申君可都在联军之中。

  要说这两位战国四君子,那是不相上下的。论门客数量,chūn申君是遥遥领先,而平原君的不少门客都投奔的信陵君;论身份,平原君是王室,chūn申君不是;论年龄,chūn申君却又比平原君年长几岁;论贤才……这个大概谁都没胆说。

  于是五国联军中就分成了两派,赵国肯定支持平原君,韩和赵是捆绑的,但是楚国人多啊,所以一个楚国就和他们打平了。这时候就看魏国和燕国的意思了。

  魏国的那些信陵君的手下们,因为其中不少都是平原君的门客,再加上赵魏是姻亲,他们自然和赵国站到了一起。

  如果这是信陵君的意思,楚国肯定不会说半点怨言,可偏偏信陵君走得急,而且也没想到自己回不来,现在又被困在大梁,根本没有留下任何指令。

  四国都已经站了队,只剩下燕国了。

  燕王是个懦弱的人,连带着也影响到了他的臣子。

  燕国虽然xing懦,却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类型,而是哪边人多站站那边,也就是俗称的跟风党。

  包括这次合纵也不过是看别的国家都参与了,才参与进来的。

  所以,结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平原君接替了信陵君成了五国联军的统帅。

  楚国当然不服这个结果。

  但最生气的不是chūn申君,也不是chūn申君的那些门客。

  而是楚王完。

  “岂有此理!”楚王瞪视着面前的简牍,“信陵君也就罢了,先生那点不如赵胜了?三晋欺人太甚!”

  他写了一封长信寄给chūn申君,chūn申君看到这么厚的信,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打开一看,顿时哭笑不得起来。

  只因楚王信中写了一番类似“受委屈了咱就回来,不跟他们混”之类的话。

  chūn申君无奈,只好写一份长长的劝言寄了回去。

  楚王看了他的来信,大为感动,对近臣说:“我的先生真是宽容大度,我不如他啊。”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

  除了楚王之外,chūn申君的门客们对此也很不满,他们平时在楚国被捧惯了,此时哪里能咽得下这口气?

  “是信陵君提出的合纵,我们愿意暂时听从他的指挥去帮助他,但是现在信陵君不在了,我们为什么要听从平原君的指挥呢?”

  “就是啊,平原君不过是个残bào不仁、贪图名利、色厉内荏的家伙,把他和您相提并论只是看在他是赵国的公子、宰相的份上,他有什么本事来指挥您呢?”

  chūn申君听到门客们这么说,再度拿出了他对楚王说的那种番话,“我的身份哪里有平原君高贵呢?你们是我的门客才会偏倚我,你们若是掀开眼前的纱帘,定然能看到平原君的优点。我相信平原君一定能够接替信陵君率领好合纵的,你们就不要再说了。”

  他的话看起来是宽容大度的言辞,可是仔细想想,却也是心怀不甘。

  比起四君子中的其他三人,他是唯一一个不是贵族出生的,但他却凭着自己的本事和这些人站在同一位置,甚至还把他们比下去了,这是让他非常自豪的一件事。可是如今,他却被不如自己的人压在下面,已经习惯身处高位的他怎么会服气?

  有聪明的门客已经发现了他心底的想法,转了转眼珠对他说道:“各国推举平原君不过是因为平原君和信陵君的关系罢了,这是任人唯亲,大忌啊!”

  chūn申君还是说道:“你不必说了。”

  “我知道背后说人坏话不好,可是我就是为您感到愤愤不平啊!”那门客一脸愤慨道:“平原君哪次带兵打过胜仗呢?如果不是他的愚蠢,向赵王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长平之战怎么会出现?甚至到了最后还要向他的妻弟去求助,这样的人怎么能率领好五国的军队?”

  chūn申君这次不说话了。

  门客继续说道:“如今秦国分明是南下朝着我们楚国攻来了,可是我们的军队却在平原君的手上无法调动,甚至您看看他做了什么,他可曾让秦军的脚步停下一日?他掌控着五国的军队,却只想着把秦军赶出赵国的土地,根本没有想过我们。”

  “我们不只是在为您感到愤怒,也是在为我们感到悲哀啊,都是因为这件事秦国才会打算来攻打我们。如今信陵君也不在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听从平原君的指挥呢?若是我们撤了兵,秦国肯定就不会来打我们了,请您好好想一想,不要让我们楚国宝贵的将士和百姓死得不明不白啊!”

  chūn申君听他说完后,大声呵斥了他一顿,然后将他逐出了营帐。

  但是这事却不知为何传到了楚王的耳朵里,楚王一边感慨chūn申君仁义,一边也觉得门客所说的话正确,就下了明令让chūn申君和楚国的军队退出合纵,返回楚国阻拦秦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