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小吏_拉棉花糖的兔子【完结+番外】(288)

  今时今日的开封,和他们两人记忆中的汴梁大不相同,直到走到开宝寺斜塔附近,才找回一点昔日的感觉。

  赵允初感慨地道:“一千年过去了,它竟然还在,喻先生要是知道,应该很开心吧。”

  当年认识的人早已不在,他们在网上查了亲朋好友们的结局之后,颇为唏嘘。

  如今的斜塔旁边,已经建起了公园,有很多游人往来。

  塔下竖起了介绍牌,云雁回一看,乐了,那上面比他记忆中多了几句话,写明这塔在仁宗年间,由赵允初捐资重修,甚至注明是为了替至jiāo云雁回还愿。

  “这可不是替我还愿。”云雁回笑嘻嘻地说,分明是给自己还一个和他有关系的愿望。

  他们没有登塔,以前早就登腻歪了,在公园里走了一圈,发现公园里居然还塑了俩人的铜像,俩铜像在那儿下棋。

  “太不讲究了,我什么时候会下棋了?”云雁回连呼。

  赵允初也挑剔道:“一点儿都不像!”

  在塔边溜达了一圈,云雁回又带赵允初去大相国寺,这里经过多次修缮,和以前已经大不相同。不过,仍是处在闹市之中。

  在大相国寺门口,云雁回还看到了很多卖纪念品的地方,包括卖各种相蓝纸的。他和赵允初看到了,都会心一笑。

  寺中面积不如以前那么大了,很多香客、游客往来。主要建筑的布局还是同以前一样,云雁回想找一找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却早已了无痕迹,只能悻悻离去。

  第二天,云雁回和赵允初去清明上河园买了两张门票。

  这是开封市建的主题公园,以宋朝为背景,云雁回原来的世界就有,只是现在的内容很不同了。比如附送的旅游小册子上就写着,晚上有汴戏表演,传统剧目《望qíng鱼》。

  而白日的固定表演中,还包括了包拯巡察、锦毛鼠大闹东京、奔月舞、花式蹴鞠、进士游街……等等。

  恍惚之间,云雁回还听到旅游团的导游在说:“其实最开始,这个主题公园有两个备选名字,另外一个是蒲关泽游苑,经过专家们的讨论,还是定下了现在这一个……”

  旁边一个女游客抱怨道:“为什么不叫蒲关泽游苑,这可是我们家逐风起的名字。”

  云雁回和赵允初一起转头看她,尤其是赵允初,心中很生气,这位小娘子怎么能这样无礼呢?

  女游客还没察觉到,继续对同伴说:“这边还原得其实不错,是经过认真考究的,还有很多彩蛋可以挖。城头不是有个‘赵允初’么,有时候会特别骚包地问别人他衣服好不好看,听说要是问他衣服哪来的,他会回答云雁回给做的……嘻嘻嘻嘻……”

  云雁回听到女游客诡异的笑声,起了一身jī皮疙瘩,随即想到什么,忍着怒气搭话:“美女,为什么是云雁回给做的啊?这个彩蛋来源是什么?”

  靠,天知道他做衣服这个事qíng根本没几个人知道,怎么会传到现代来,还,还搬到公园里演起来了!

  女游客一副科普的样子说道:“你可以去看看沈括写的《梦溪笔谈》啊,那里面提到云雁回的手工特别好,还给赵允初fèng制过衣物。虽然就一句,但是沈括是云雁回的姐夫,错不了。所以说这边做得真的还挺认真的,好多细节。不得不说啊,我雁真是万能!”

  云雁回:“……”

  谢谢,你雁现在已经要吐血了。

  ……

  云雁回和赵允初在清明上河园中待了大半天,把演出都看了个七七八八。

  这里边有很多食物,都是仿制古籍中提到的。但是,除却一些从古流传至今的名菜,有很多都是现代人摸索仿制的,形味并不尽然相同。

  商铺中也有许多仿制的,云雁回甚至还看到卖《东京日报》的了,这属于纪念品,仔细一看内容竟然还是他当年看到过的,虽然是不同期数的新闻集合,但的确都是《东京日报》上头刊登过的,大概是从古书中摘取下来。

  至于演出,他们白日在街上看到的,只能说有点意思。有一部分还原得较为真实,但还是存在很多细节上的错误。

  游客们夸奖做得还原,可是由云雁回和赵允初这两个在宋代生活过的人来看,还是有颇多缺陷,看个开心罢了。

  到了晚上,汴戏《望qíng鱼》的演出,才叫两人有些吃惊。

  那舞台,竟然完美复原了当年蒲关泽的大舞台,只是扩大了许多,加上了现代的灯光、道具,更为先进。恍惚之间,就像回到了蒲关泽一样。

  待演员上台表演,云雁回又发现,虽说唱腔、身段有了些改进,可是台词一字不差,其jīng髓□□也宛若当初。

  汴戏传承千年,不曾断绝。古时景象、风俗到如今无法完美复原,但是戏曲则是靠一代代人手口相传,故此与当年所差无几。

  看了这一场演出,云雁回便觉得此行不虚。赵允初也许感觉不到,可云雁回曾今身处这个时代,感触更多。

  .

  从开封回去之后,云雁回开始回单位上班,而赵允初则留在家里,暂时继续学习现代知识。

  云雁回的工作繁忙,三五不时就要出差,有时候一个电话打过来,即便半夜也要出去跑新闻。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比在宋时还要过分。

  只是现在有手机、电脑,联络起来方便。可这也不等于真人啊,更别提云雁回即便在家,还时不时熬夜写稿子。

  赵允初夜夜独守空闺,渐生委屈。又因为知道今时不同往日,不是他们赵家的天下了,怎能随xing而为,上次在网上看到一句“你也配姓赵”还迷糊了半天呢,所以也不敢打扰云雁回工作。

  云雁回敏锐,发觉赵允初有qíng绪,多少知道为什么,自己深刻反省了一下后,决定去辞职。

  这倒不完全是为了赵允初,而是云雁回仔细思考了一下,别人看来他只是住了几天院,但实际上,他在大宋待了几十年,经历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他,不是说不适合再做记者了,可的确能去做更有意义、现在的自己更想做的事。

  云雁回提了辞职,只说是上次之后,身体就有些不好,领导提出把他调到清闲岗位也无果,再三确认是不是跳槽之后,无法勉qiáng,只好放人。

  云雁回自己辞了职,反而又给赵允初找起工作来。他看赵允初把时代了解得差不多,自己都能独自上街之后,就找认识的朋友,把他塞去做古董鉴定。

  赵允初文凭都是设计方面的,跨行跑去做鉴定,一开始还颇受歧视。结果后来,云雁回拜托的朋友都惊了,跑来问他从哪里挖来的宝。

  赵允初主要鉴定宋及以前的朝代的古董,也许他不懂现代的鉴定专业,可是他自有底蕴,能够从文化历史逻辑上进行鉴定,辨别正确率相当不错,主要是过程中展现的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让人吃惊。

  而且据说他很气人,一些身价巨高的东西在他口中,这里也不行,那里不够好,好像不是在鉴定古董,而是在市场上挑脸盆一样……

  那些人不知道,他鉴定的古董,搁一千年前,想上他们老赵家做个洗脸盆还不一定够资格呢。

  等积累了一段时间经验,学习现代的鉴定方式之后,有一定认识之后,赵允初更是gān脆自己收古董,再转手卖,鲜有走眼,收益可观。

  至于云雁回,他竟是从特忙变成了“特清闲”,索xing在家筹备起了写小说。

  开封之旅让云雁回觉得,也许他可以把一些真正的历史细节,呈现在大家面前。思考再三后,他没有选择写论文,而是准备在网络上发表小说。

  赵允初知道云雁回要写之后,也上网找了一些这个时代的小说了解,还给云雁回出主意来着:“你可以叫《回到宋朝当王爷》,结合我们两个的经历。”

  云雁回:“……”

  然而琢磨了一下后,云雁回还真就顺着赵允初,用这做了文名。

  小说发表之后,因为更新稳定,内容又细腻,“考据”翔实,人气蹭蹭往上涨。很多人都惊讶云雁回的更新速度,那个内容质量,能够日更九千字,简直就是业界良心。

  有读者说:“一开始我以为是一篇普通跟风文,而且是跟得很没水平那种,看了才发现这其实是神作,qiáng烈建议作者改名!”

  还有很多读者都猜测云雁回是学历史的,但实际上,云雁回写那么多根本不需要考据,因为他就经历过。

  云雁回把自己记忆中那个大宋,呈现在小说之中。随着小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进入了一些专家的视野,成为了鲜有的在普通读者与业界学者之中都受到高度好评的作品。

  专业学者看完都说,这本书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无不经过严格考据,难寻错处,简直就像作者亲身经历过一样,很多地方甚至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参考价值,逻辑相当完美。

  成功转型为职业作家的云雁回每天工作半天,赵允初的工作也属于不定期开张,有大量空闲,更给了两人腻歪的空间。

  赵允初还承担起了给云雁回做书评管理员的职责,加上他自己也可以说是历史知识深厚,所以还能对读者疑问进行解答、探讨。

  只是,有些内容他能应付,有些就很吃力了。

  “雁哥儿,你看这条真有意思。”赵允初抱着云雁回在沙发上用手机刷书评区呢,突然把手机搁云雁回面前给他看。

  这条书评是一位读者,在梳理历史上云雁回和赵允初的关系,试图从蛛丝马迹中证实二人存在超越友qíng的关系。

  下面的回帖都是:“LZ还是回晋江去吧,这里不适合你。”

  “我怎么觉得浑身起jī皮疙瘩,好好一本书,为什么,非要证明这俩是基佬,你们在各种耽美小说、影视剧里YY得还不够尽兴吗?”

  “楼主头伸过来,吃我一板砖。”

  偶尔也有一些支持楼主的回答,但是都被打成了腐女的幻想。

  云雁回说:“你拿我的号回帖呗,这个楼主考据得还挺不错的。”

  于是,赵允初就用云雁回的作者号回复了,开门见山肯定了一下“我认同楼主的观点”,然后就有理有据地为楼主补充了起来为什么说初云二人的确有□□,洋洋洒洒,很是认真。

  这下子评论区炸了,先是一批捕捉作者的,然后是一批目瞪口呆的,接着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大批CP粉围观,几乎想抱着作者喜极而泣,直把作者认为本圈新生大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拉棉花糖的兔子 拉棉花糖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