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喻黄同人] 踽踽_白丶夜雨声烦【完结+番外】(108)

  于是除了“不务正业”的那俩,蓝溪阁其余的人都挤上了车闹闹哄哄地刷着他们队长的卡在镇上玩了个通宵,过夜都没敢回基地。

  End

  第47章 小记

  《愿你拥有永远被月光照亮的前路》

  感谢大家点进来看我唠嗑,每一篇长篇最后都有这么个环节我也是很事儿的一个大白。

  其实老实说我已经忘记当初为什么会写这个故事了,不定时从我脑子里闪现出来的属于喻黄的画面其实有很多,有的一闪而过我脑子里幻想一下情节就过去了,有的想着想着补充了基本人设后觉得很有意思就写了下来。说起来可能会被打,其实踽踽这一篇到我决定写之前,都没有一个比较能闪光的情节或者人设的点,我只记得我是因为突然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场景:

  一切尘埃落定后,人人都找不到黄少天,有谁问喻文州,黄少天去哪里了。

  喻文州没有回答,独自离开。

  而另一处,黄少天的背影正向着一处最普通寻常的道路向远处走去。

  就是这样两个分镜,我连人设都没有想好就想写下来,其实动笔后也并不确定自己能写完,所以开头一直写着“不一定写下去”没想到写着写着就停不下来了emmmm

  我好像以前说过我写文不喜欢写大纲(这不是个好习惯),我都是脑洞开到哪就是哪,大致方向是有的,但写嗨了就会出现“任由故事这么发展下去吧”的想法,往往会偏离航道。很矛盾的是踽踽这篇是直到我开始码字,才慢慢将这个故事里的文州和少天的人物基调定下来的,与其说是我写了这个故事,不如说是和人物和情节一起成长。

  一开始说过写这篇文是因为脑子里蹦出来的两个分镜,因为没有想过人物关系和背景什么的,只有两个分镜我却要早早地給它定下一个题目,我又是个起名废,挺尴尬的,但是名字起的很快,因为两个分镜当时给我一种很茫然的孤独感,于是拿了“踽”这个字,然后神一样的脑回路出现了:两个孤单的人,不就是踽+踽吗?说着,文名就定下来了。

  dbq……草率了,但是越写越觉得这个名字没有问题,可以说是,还不错。

  我一开始是想如果真的要写完,就写成oe的,毕竟我没有尝试过oe的结尾而且很合适这两个分镜,但是因为去年一整年的情况加上越写心态越复杂,最后我还是改了。

  但我现在依旧觉得,如果oe的话会有更多想象空间,不过也不后悔现在的决定,毕竟我是he写手。

  这是一个灰色的故事,我并没有打算为了救赎而写救赎,不然就内容上来说可能和《刀锋》会有相似,这样就没有写这个故事的意义和新的体验了。双向救赎这样的定位很容易让我写歪,而且也重复了。再因为这个故事并不是我先定义好再开始码字的,我和它是共同成长的过程,所以我只用一个介于黑色和灰色的颜色来定义这篇文章。

  它从头到尾讲的都不是互相陪伴着走向光明的故事,而是在黑暗中不断挣扎,再找到了自己的路的故事。不能因为我没有很明确地写出他们的fan罪行为,就忽略了实际上是全员恶人的背景哈。

  比起救赎,是两个痛苦的灵魂再次相遇后互相折腾,又柳暗花明地激起对方求生和向前的走向。如果喻文州没有回来,黄少天很可能会一两年内就死于某一场火bin或者暗sha,毕竟他当时没有任何求生的想法,行shi走肉一样。如果没有黄少天活着,喻文州回来后弄死了喻坤,接下来搞垮蓝雨很有可能在期间就把自己弄疯,一直支撑自己的仇恨突然结束了,人是会疯的。

  但他们遇到了,自发性地将对方当作支撑自己的意义,寻找意义的过程就是一种求生。

  良性的结果并不是因为良性的初衷。

  俗话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那这种无法解释的默契,我就称为命运。

  btw写这篇的时候我内心戏真的很多,包括少天一个耸肩,一个微笑,一个扭头,或者文州的一个停顿,一个敲击桌子的画面,我写出来就四个字,但是脑子里的画面和给他的当时的内心支撑可能很多内容,这些我想想就过了,写出来未免啰嗦,而且破坏了节奏。不过就是因为这种内心戏多,附着文字就显得苍白了可能,会导致有些内容其实阅读起来我明明埋了很对伏笔,铺垫了好几章节,但是好像能get到的就挺少的……哈哈哈无所谓啦。

  当时我就有些感慨,如果文字能和代码一样就好了,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做什么样的判断就走对应的路径,公式化但很有效果,我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我冗杂的内心戏就能被人感受到,然后长叹一声:原来是这样的!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文字的意义,将公式化的符号拼凑在一起,却又无限地发展方向,它展现出我想说的话和未能言表的内容,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和经历下阅读出不一样的内核。所谓的理解错了没被读懂,这些都是其中一条支路,说明我的文字缺乏衔接。

  不过一开始我就说了这篇我不做解读,就是因为我很理解“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的设计有没有被get到并不影响故事的发展和被阅读产生的体验,很多地方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没有什么问题,我虽然埋了很多很多的线,做了些设计,将一些情节的发展从“迫不得已”写的像是“早有安排”,或者将“无可奈何”写地像是“精于谋算”,但是读者读到了什么,能体会到了什么都是自己的事,这是一个作者和人物一起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读者和故事一起成长的故事。文字写完发出来,作者已死,如何理解都可以,我的解读只是我个人的一种想法,不应该左右别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