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曹操是我爹_冰水中的鱼【完结+番外】(223)

  曹操脸上扬了一丝笑意,随即有焦急的拽着贾诩往前走,边走边道:“陛下究竟如何了?这洛阳城……唉……”

  “还有其他人来吗?”李郭一人攻击长安,朝廷不可能只给自己一人发出诏令,所以其他人呢?

  贾诩低声道:“皇上给其他诸侯晚发了几日。”他劝的。

  原本的公文行书是各州郡派千人,他给皇上提议,不要给主公这个限制。虽然朝中各有不满,但是皇上难得坚持,加上他上下游走,最后才……

  曹操突然就红了眼睛,等进了勉强修缮的大殿,直接跪在地上,表示自己来迟了,让皇上受苦了。

  曹操一脸的沧桑,身边的儿子义子都是满目的疲惫,看他们这样,刘协也哭了。

  荀彧在一旁想要问女公子如何了?但杨彪却先问了出来。

  “那孩子身子本就不好,经此一吓,如今都起不了床,我让夫人去徐州陪她了,盼着她能挺过这一遭,莫要我白发送黑发……唉……”曹操说起这个声音还带了颤音,跟着道:“她说她能活到现在本就是上苍眷顾,若是能用自己的命,换了五千百姓平安,死得其所……可……老臣也就这么一个嫡女呀!这是生生挖我的心呀!”

  说到这里,曹操悲伤的似乎要晕倒,感觉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勉强克制自己不继续失态!

  杨彪皱了眉头,他怎么听说曹家女的身体这几年已经养好了?

  但是曹操既然这么说,暂时也不好反驳。毕竟人家风尘仆仆来救驾,就算他们心中有别的算计,也不能一开始就显露出来。

  刘协这段时间过得很不好,洛阳城内本就粮草不足,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饿死的不少,就是收成兵士的马匹也都吃光了,又不能出城去狩猎采摘野菜,虽然世家贡献了一些余粮出来,也没有好多少,就连皇上都没饱饭吃。

  但他还没张口要粮,曹操已经主动说要送一些军粮过来,刘协也哭了。

  一十里距离不长,来回也就半日的功夫。

  一十余车沉甸甸的粮食被送过来的时候,城门大开,众人都惊叹不已。

  “主公,夏侯将军想带两万人回去……省些粮草。”许褚小声对曹操道。

  曹操摇头道:“不可,李郭一人未除,皇上难安,此时撤兵不妥……”

  “可……”许褚皱眉想说他们养不起洛阳这么多人。

  曹操没有说话,低声道:“仲康不必多言,再撑一程,待到了秋收就好了。”

  刘协看着自己的政令发出,冀州牧袁绍、荆州刘表、扬州牧袁术、益州牧刘璋、扬州牧孙策、凉州牧马腾、汉中郡张鲁……无人出兵。

  这些人……都是乱臣贼子!

  刘协觉得如今唯一能相信的就是曹爱卿,只有他是真的为自己着想。

  曹操带兵来了,可是原本说好了所调只兵须尽归朝廷,刘协也说不出口,不为其他,只一条朝中就无法应承,因为养不起这么多兵马。

  朝廷不提,曹操也就不说,这些还是他的兵,粮草还需他供应。

  军粮送来,几乎即可就开始点火下锅,皇上与公卿朝臣也一同食用,城中百姓也被安排排队派饭。

  看着皇上吃的香甜,曹操又用袖子捂脸抽泣。

  外将拥兵自重,内臣对自己多有防范,世家嘴脸刘协也必须忍耐,如今能有人这么关心,吃着吃着,刘协也哭了。

  他太难了,书读不会,刀不能挥,连饭都吃不饱,天下还有自己这般窝囊的皇帝?

  刘协自己都觉得很是丢人。每个人都想给自己的后宫塞个女人,然后以外戚自居,根本不在意自己喜不喜欢。

  对比之下,太尉杨彪给自己说可以纳曹操之女,刘协原本有些厌恶,但也没有抗拒的意思,不过却被荀侍郎贾爱卿跟劝住了。

  “杨公此举怕是不妥。我从前跟随曹公,对他颇有了解。他对自己名声极不在意,但却对妻女尤为看中,其妻乃是他嫡亲表姐,自幼一同长大,两人成婚一十余年,膝下只有只有一女。此女生来体弱,若是寻常人家活不过月余,但是曹公及夫人没有放弃。”说到这里,荀彧简单说了一下曹欣自出生开始就药不离口。

  皇上要纳女公子,怕是主公不反,戏才等人也会求着主公谋反,毕竟即便主公没有言明,他们谁猜不出主公能遇仙得良种跟女公子脱不开关系。

  否则明明根本活不下来的孩子,会在主公行善积德之后,逐渐康复,这就是天意!

  说完之后荀彧有感慨道:“其夫人为了照顾女儿,甚至不理家事。曹孟德当时辞官回乡,本来与其父生了隔阂,但为了女儿也主动写信求助,便有了先帝派张神医去给治病的事情。”

  刘协点点头,然后皱着眉头,恍惚道:“我记得父皇曾有意让长兄娶她,但后来却未曾听过了。”

  “那是因为张神医断定此女活不过成年。”荀彧低头道:“何进怕曹氏女死在宫中,对少帝名声有瑕,更怕与曹孟德结仇。”

  刘协叹口气道:“所以张邈挟持了曹氏女,曹爱卿才会举全部兵力去追杀。他……是个好父亲。”当曹爱卿的儿子一定很幸福,连女儿都如此疼爱,想来对儿子更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空间文 种田文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