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富一代[穿书]_山楂丸子【完结+番外】(4)

  只是姚祺年没想到,糙老娘们也开始惦记他了……

  其实他误会了,刘大娘是瞧他不错,但并不是惦记他,而是要给他说个对象。

  姚祺年高中毕业,在大圩生产队里绝对是“知识分子”,他长得又俊,按说给他说亲的不会少,只是之前一直在念书,媒人就是存了心思,也不好跟姚家人提。

  现在可没了顾忌。

  闲谈间,刘大娘三句话不离姚祺年,王乃云听出了苗头,心里乐开了花,试探道:“他大娘,是相中了哪家闺女,要给咱家年娃子说一个?”

  姚祺年眼皮一跳,差不点没把饭碗打翻。

  这具身体才二十岁,这么早就说亲?

  刘大娘脸上笑意更浓了,又看眼姚祺年,才说道:“我要提的这家,你们肯定知道,宋医生家的闺女,就是公社卫生站那个宋医生,他家闺女比年娃小两岁,还是中专生呢!”

  这年月,中专生可是吃公家饭的,毕业公家分配工作,比高中生厉害多了,只有考不上中专的,才会想着去念高中。

  按说这可是好事,姚家人该高兴才是,可没人显得多乐意,尤其是姚祺年。

  以前光顾着浪,他还没正儿八经谈过恋爱呢,直接跳到相亲,未免也太快了点!

  姚祺年没听过什么宋医生,只知道公社有个卫生站,通俗点说就是乡镇医院,里面大部分是赤脚医生,只有少数是卫校毕业被公家分配过来。

  “年娃他妈,你看怎么样?要是没意见,回头我就安排,让他们见面相看相看!”

  刘大娘男人跟宋医生家走得近,打心里想促成这门好事。

  姚四海是个实心眼的人,皱了眉,直接问:“宋医生就一个闺女吧。”

  要知道,结婚不单单是两个人的事,而是结两姓之好,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这样说并不是没道理,在大圩村,顾是大姓,一半多的人家都姓顾,其它像李、刘、王,户数则偏少,这三个姓的人家不论是娶媳妇还是嫁女儿,都想跟大姓联系到一块。

  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很多时候人多势众才不会被欺负,尤其是农村,亲戚多族人多,遇到事了也是一家有难百家帮。

  像姚祺田的媳妇贡付姐,她娘家就是隔壁村的大姓,家里还有三个兄弟,嫁到姚家之后,王乃云也不敢随便拿捏她。

  宋医生是个外来户不说,还只有一个闺女,十里八村人尽皆知的事,是中专生又怎么样,在公社中学教书又怎么样,还是没什么人愿意给他闺女说亲!

  姚四海当然也不愿意。

  “年娃子不急,过两年再相看也行。”姚四海只能这么推拒,然后偷偷朝儿子使了个眼色,问他:“年娃子,你也大了,我跟你妈也不好总替你做主,你的意思呢?你要愿意,我们见见也行。”

  姚祺年巴不得这样,忙道:“我也不急!”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不急?

  姚祺年:不急!

  注:结婚结大姓,这些我听长辈说的哈,具体地方可能有不同,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第3章 种田养家

  父子两一唱一和,就这么把亲事推了,刘大娘嘴上不说,心里却恼他们不知好歹,脸上的笑也淡了些。

  自己好心好意帮着说亲,这父子两倒好,也不领情!

  不管刘大娘怎么想,姚家人有他们自己打算。

  与其相看之后说不合适恼人,还不如不看,这样也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小插曲姚家人都没放在心上,暂时也没功夫去想给姚祺年说媳妇的事。

  一场秋雨一场凉,田里的水稻眼见黄了,他们要抓紧时间抢收水稻。

  对于庄稼人来说,再没什么事比收庄稼更要紧了,水稻成熟前,他们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

  以前在生产队时,生产队长就是他们的航行舵手,队长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干,现在不同了,姚四海成了姚家一家六口的舵手,负责给每个人安排任务。

  这天晚上临睡前,姚四海开了个简短的家庭会议。

  “田娃子,你跟年娃子把打谷场整出来。”

  兄弟两没意见,都应好。

  “我去趟县城,先把下一季的稻种买回来,娃他妈,你在家把镰刀磨好。”姚四海卷了根纸烟,吧嗒吧嗒抽几口,又道:“芳芳,家里的猪还有鸡鸭鹅,你要照看好。”

  “至于大姐,刚怀娃还不稳,就在家洗洗衣裳烧烧饭,要是有空,再帮芳芳打猪草,芳芳还得念书。”

  大姐是贡付姐的小名,头几天刚发现怀上娃,因为是头一胎,大家都比较重视,对于姚四海这个安排,没人有意见。

  夜里,姚祺年单手枕在脑后,仰躺在草垫上,一时半会儿没困意,对于现在的日子,还是有几分虚幻感。

  难道他以后都要在这里生活了?

  如果是真的,他要当一辈子穷到吃土坷垃的庄稼汉?

  姚祺年一时间又想到他当二世祖混日子那会儿,他亲爹骂他的话:没有老子,你个小兔崽子什么都不是!

  对于这种话,姚祺年原本是不放在心上的,要知道,投胎也是门技术活,他能投成首富的儿子,别人却不能,单从这点上看,他就是人生赢家。

  都已经是赢家了,他还要拼命去奋斗干什么,超过他老爹么。

  可是现在姚祺年不得不认真思考他的生存问题,毕竟他现在可没了首富爹。

  以后总不能一直种地吧,他也没那个能耐比别人种得好。

  胡思乱想了大半夜,天将放亮时,姚祺年就被喊醒了,随便吃碗红薯稀饭,就跟姚祺田一块赶水牛去地里。

  前头交代过,姚家除了有十亩水田,还有三亩多旱地,其中有两亩地种的是大豆,一亩多种的是红薯。

  眼下已经进了十月,红薯早就被挖回家埋进地窖,空出来的这一亩多旱地就派上了用场,兄弟两要把这片地用大石磙碾平整,准备拿来堆放水稻。

  顾名思义,碾压平整之后的旱地就是“打谷场”。

  碾压打谷场可是个体力活,亏得他们有头水牛,要不只能靠人力拉大石磙。

  要知道,一个大石磙,少说有好几百斤重。

  饶是如此,没干过重活的姚祺年还是累的够呛,龇牙咧嘴的呼呼喘气。

  “年娃子,你去歇会,我来干。”

  知道小弟念书干不动重活,姚祺田没为难,解了上衣,光膀子跟在老水牛后边挥铁锨平地,黝黑的肌肉贲张,阳光下泛着油光。

  姚祺年坐在田埂上,夸张的啧了声,再摸摸自己胳膊,软绵绵的,没点肌肉。

  显然这具身子缺乏锻炼,还没他以前那副身子结实。

  一家子有条不紊的做着准备工作,一个星期后,水稻有熟透的迹象,姚家人又紧锣密鼓的忙活起来,争取在下一场秋雨前把水稻抢收完!

  这一场秋忙持续了将近半个月,等把脱了颗的稻谷全部收回来存放到地窖时,姚祺年只觉像被人挑断手筋脚筋一样,也顾不得脏不脏了,瘫靠在门框上不想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穿书 年代文 山楂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