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闺华记_千年书一桐【完结+番外】(825)

  “既然如此,当年为什么不说?”沈琛问道。

  “当年是因为念在你们沈家是真正的军功之家,令千金只是一时糊涂为了讨好夫家,并不是真的有反意。可谁知你们沈家又一次把小王的善心当成驴肝肺了,后来一次又一次对我们夫妻下黑手。既这样,本王也客气了,再一再二又再三,本王要不做点什么,你们真当我们夫妻是软柿子!”

  说完,朱泓把对沈家的判决念了出来:

  沈琛,作为一代家主,仗着自己的军功藐视皇恩,和顾家沆瀣一气谋害皇子,本当罪不容赦,可念其年事已高,又曾经征战沙场数十年,准许他用军功抵罪,革去沈家加袭三代的封赐,以儆效尤。

  沈隽,作为沈家新一代家主,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味盲从顾家,数次和顾家合谋暗算皇室子弟,

  念其功勋,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今革去他护国公爵位,判监禁终身。

  顾瑜,作为一代功勋世家的当家主母,多次利用夫家和娘家的声望和人脉在外行不义不法之事,并数次动用夫家和娘家的关系谋害皇室子嗣,罪不容赦,赐白绫两丈。

  沈岑,念其品行纯良,为人敦厚,且那几年征战沙场也立过几次功劳,故暂保留其护国公世子一职,一年后若无过错,可袭封。

  沈岚,削籍,判二十年监禁。

  朱泓的话音刚落,沈岑跪了下去,“回赵王,微臣的父母年事已高,微臣愿意用我们沈家的爵位来……”

  可谁知沈岑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沈琛踹了一脚,他是决计不能用沈家的爵位来换取顾瑜的那条命,绝对不行!

  要换也得换他儿子的自由!

  不行,换了儿子的自由,沈家的爵位就没有了,以后他有何面目去见沈家的列祖列宗?

  不管怎么说,目前能保住沈家的爵位已属万幸,尽管他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可没办法,现在是朱泓说了算,要想翻案,只能等哪天太子掌权了。

  不对,太子的毒解不了,估计这皇位最后还得落在朱泓的手里,只怕难过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因此,这个时候沈琛是决计不敢再多事的,没看其他的这些世家都老实了吗?

  第九百七十七章、实证

  沈琛权衡再三劝住了孙子却没忽略了儿子,这不,沈隽一听他被判了终身监禁,顿时瘫倒在地了,嚷嚷道:“赵王,这个判决不公。”

  他是真的不能接受这个结果,这还不如干脆一下给他个痛快呢!

  “公不公不是你说了算,是本王和皇上商讨的结果。”

  “那臣请求见皇上,臣不信,皇上是决计不会如此对待我们这些功臣的。”沈隽再次喊道。

  “是吗?难道沈大人没有听过一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是太子临政本王辅政,沈大人若有不服,可以等皇上主政时再行申辩。”

  “太子,太子,还请太子看在臣世世代代为了你们朱家的江山社稷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份上,给臣一个痛快。”

  “这?”朱渊为难了,这半天他心里就一直堵得慌,像是塞了一团棉花。

  当然,他也清楚,沈家有今天是咎由自取,可说到底,沈家也是因为和顾家是姻亲,不得不站到八弟那边,沈家的本意倒未必是真想作恶。

  “这个话题就此结束,接下来轮到顾家了。”朱泓看出朱渊的摇摆来,忙快刀斩乱麻地结束了这场判决。

  “太子还没有发话呢,赵王你僭越了。”王垚站出来为沈隽说了句话。

  “安国公,你错了,四哥辅政,自然是四哥说了算,孤还是一个孩子呢。”朱渊这点倒明白,不管任何时候他都要维护朱泓的颜面和权威。

  “王大人似乎在质疑本王的辅政资格?”朱泓用眼皮子夹了王垚一眼。

  “臣不敢。”王垚不由得后悔自己的冲动和多事来,他可没忘了朱泓睚眦必报的性子,上次的徭役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小王再次问问大家,可还有人质疑小王的辅政资格?”朱泓挺直了腰身,踱到了大殿前面,看向了殿上的群臣。

  “臣等不敢。”数十个声音同时回道。

  “那好,常大人,你把顾家的几份供词念一遍。”

  “是。”常缙低头回道,接下来他把梁茵、云彩的供词念了一遍,此外还有杜郎中的证词。

  总之,这几份供词的意思是顾家是主谋,除了谋害太子、皇子和皇室子弟外,顾家还犯有贪墨、谋逆的大罪。

  “赵王,臣不服,这只是一面之词,没有实证物证,臣不认罪。”顾琰说道。

  不管是梁茵还是杜郎中都是谢涵的人,且又是和顾家有宿仇的人,因此顾琰不认为他们两个的供词有效。

  至于云彩,她的案子早就由皇上定性了,既然当初她没有招供,那么她现在的招供完全可以认为是朱泓诱供或者是骗供甚至屈打成招的。

  “你要实证?好,带上来。”朱泓吩咐道。

  少顷,四个侍卫一组开始往里抬箱子,差不多抬了有一盏茶的工夫,有人数了数,足足有上百个,每个箱子上面都贴着一张扬州府衙的封条,封条上还有编号,此外还有一把大锁挂在了箱子外面。

  这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这么沉,四个身强力壮的侍卫都抬着这么费劲?

  “打开来给大家瞧瞧。”朱泓说道。

  一名侍卫拿出了一大串的钥匙,先把箱子上面的封条揭了,然后根据箱子上的数字找出对应的钥匙打开了箱子,里面是一箱子码得整整齐齐的银锭,看大小,应该是五十两一锭的,可能时间有些长了,银锭变黑了。

  看清箱子里的实物后,朝堂又有一瞬间的安静。

  因为大家均意识到了这是多大的一笔的财物,好几百两的银锭,这是哪里来的?朱泓到底是什么意思?

  短暂的安静后大殿上的群臣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无非是猜测这银子的数目和来源,倒是也有个别人联想到了当年何昶的那个案子,据说那个案子就有好几百万两的银子至今下落不明。

  “我相信大家肯定很好奇,这笔银子是从哪里来的,数量有多大?”

  朱泓一边说一边走到了箱子前,拿起一个银锭在手里看了看,“这银锭上面还有户部的印记,还有年号,天正十三年,天正十三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还有人记得吧?”

  “记得,那年江浙水患,皇上拨了五百万两银子前去修补大堤,又两年,也是天正十五年皇上又划拨了五百万两银子去修西湖和钱塘江。”工部尚书李敦站了出来。

  “那两项大工程是当时的杭州知府何昶负责的。”吏部尚书站了出来。

  “可惜,何昶已经死了。”

  “别着急啊,这还有书信呢。”朱泓说完向台上的小太监看了一眼,小太监把案桌上的几封信给朱泓送了下来。

  朱泓一并交给常缙,常缙一一念了一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千年书一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