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小地主_弱颜【完结+番外】(431)

  一顿饭,沈小胖吃的肚子圆鼓鼓地,沈六也没少吃。

  连蔓儿一家人也就喜上眉梢。待客就是这样,主人家用了心思,客人吃的越多,那就是对主人家越发的肯定,主人家自然更加开心。

  吃过饭,撤了饭桌,连蔓儿要去沏茶,就被沈六拦住了。

  “我这有带的新茶,你沏两杯来就行了。”沈六就道。

  就有跟随沈六的小厮拿了茶来,连蔓儿沏了茶,端上来。

  “去把东西拿来,……再拿两盒这新茶。”沈六喝了茶,又点了点头,就吩咐身边的小厮。

  那小厮出去,一会的工夫,就用托盘端了两盒的新茶进来。另有两个小厮也走了进来,一个人手里捧了两个礼匣,另一个人手里托着几个尺头。

  “……这是今年的龙井,刚进上的新茶,还不错,你们尝尝。”

  连蔓儿等人连忙道谢,沈六见时辰不早,就站起身。他还要在今天赶回府城去。

  沈小胖好像有些不想走,跟在沈六后面,脚步越来越慢,后来竟趁着沈六不注意,回转身跑到连蔓儿的身边。

  “蔓儿,你不跟我回去啊?”沈小胖小声问连蔓儿,看来还没死心。

  连蔓儿摇头。

  “蔓儿,我这一回去,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出门。都不能来看你了,蔓儿,你来府城啊,记得来看我啊。”沈小胖就絮絮叨叨地嘱咐连蔓儿,直到沈六扭回头叫他,才有些不qíng愿地放开了连蔓儿。

  将沈六一行人送出院门,因为沈六随从甚众,连蔓儿等人都只隔了一段距离停住了。沈小胖站在车下面,并没有立刻上车。他回头又看了连蔓儿一眼,似乎有些yù言又止。沈六在沈小胖前面,似有所觉地回过头来,摸了摸沈小胖的头。

  沈小胖凑上去,不知低声跟沈六说了些什么。

  沈六抬起头来,朝连蔓儿的方向看了一眼。

  连蔓儿心里就是一跳,小胖不会是在提什么任xing的要求吧?不会吧?就算小胖提了什么任xing的要求,沈六也不会答应吧?

  之所以愿意用心思招待沈六,是因为沈六表面上虽严厉,但却一直待她以礼,对她有着一份尊重。而小胖也不是个任xing妄为的坏小孩。否则,他们之间的关系绝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

  沈六朝连蔓儿望了一眼之后,就收回了目光,冲着沈小胖摇了摇头。

  沈小胖就垂下头来,有些发蔫。

  随后,沈六就上了车,小胖也跟着上了车,不过仍旧回了几次头张望连蔓儿。

  送走了客人,一家人吃过晌午饭,收拾了一番,就回了后院。

  连蔓儿拿出人qíng往来的账册,登记今天沈六留下的礼。

  除了那两盒新茶,四个妆花的缎子,那两个礼匣里放的都是上好的笔墨。连蔓儿一一地登记下来,又将那四棵海棠和四棵柿子树也登记下来。

  “说是山上的工程,明年开chūn就差不多都能完工了。那到时候咱们的早点铺子,是不是就得关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张氏就道。

  “关是不用关,就是得改改。”连蔓儿就道,“工程完工了,不也说了,到时候那庙是要受四方香火的。这娘娘的庙,还怕来的香客少了?到时候,咱把早点铺子,就改成包子铺,还不用起早贪黑了。”

  早在最开始打算开早点铺子的时候,连蔓儿就想过这个问题了。

  “到时候,铺子里再准备些好茶水什么的,兴许生意比现在还好那。”

  知名的景点,带动旅游业,同时也会带动周围的餐营业等经济的发展,连记以后的日子根本不用发愁。

  “除了包子铺,到时候咱再开了鱼馆,保准比现在挣的还多。”连蔓儿就道。

  “那敢qíng好。”张氏就松了一口气道。

  所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要想日子越过越好,光有土地还不行,还要有自己的土产销售渠道,并尽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样才能又稳又富。

  转眼,就到了五郎要进府城考试的日子,有王幼恒,还有五郎的另外两个同窗作伴,大家也不像五郎去考县试的时候那么担心。

  五郎刚走,就有镇上酒楼的小厮送了一封信来。

  第四百九十一章初夏

  又是太仓来的信。

  连守信接了信,张氏就从钱匣子里抓了几个钱,谢过了那个小伙计。一家人这才回到家中。五郎去府城考试了,小七在私塾上学,家里的几个人,只有连蔓儿认识的字最多,这念信的任务,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连蔓儿的身上。

  “你爷有好长一段没来信了,不知道这次是啥事?”连守信就道。

  自从上次那封解释的信,然后就是请明年说连继祖要回家上坟的信,之后,连老爷子就一直没写信回来。

  其实,这个书信往来的频率,与一般来比,已经是很频繁的。只是相比连老爷子去太仓后,一开始的时候的书信频率,是少了些。

  连蔓儿也猜不到信中会是什么事,就信封拆开,拿出信来念了。

  这封信不算长,可也不算短。

  等连蔓儿念完了信,连守信沉默了半晌。

  “你爷这也没说啥事啊。”沉默过后,连守信就问连蔓儿,“蔓儿,你爷写的那有些文话,我也听不大懂。这信里,是没说啥是吧。”

  “嗯,是没说啥事。”连蔓儿点头。

  连老爷子的这封信里,还真没提到什么事,对太仓的事说的极少,更多的是询问三十里营子这边的qíng形,也就是打听些家长里短、chūn耕之类的事qíng。

  以往连老爷子来信,必是有什么指示,这样好似唠闲嗑的信,让连守信、张氏都有些奇怪。

  “老爷子这是……想家了。”想了一会,连守信就说道。

  连蔓儿没说什么,只是将信收了起来。她心里明白,正如连守信所说,连老爷子想家了,或者更准确地说。连老爷子已有归意。

  太仓那边过的红红火火的,连老爷子却想回三十里营子了。

  “那边的日子现在过的不定多享福那。”张氏就道。

  “老爷子不是贪图享受的人。”连守信就道,“跟着去太仓,当时也说了。就是想多看着点,省得……”

  省得连守仁和连守义在那边不作法,闹出事来。

  连守信的话说了半截,就不说了。

  连老爷子当时是这样说,可是他跟了去,结果是怎样的?连秀儿的婚事,连守仁纳妾。平嫂的事,还有连老爷子不肯在信中提及的,连守仁和连守义现在的所作所为。

  连老爷子根本就没看住他那两个儿子。

  现在想家,想要回来,是因为对那边已经失望了,明白了即便他在那,也起不了任何作用了吗?

  不,连蔓儿摇了摇头。连老爷子有了归意,但是却不会真的回来。他还要继续看着连守仁和连守义,即便看不大住。总也要尽力不是。所以,连老爷子才会在信里那么地想家,而又那么无奈。

  “他爷啊,”张氏就叹了一口气,“太仓那边的事,也不跟咱们说了。也是,他在那边,也还都那样,咱知道了,能咋样那。……英子她爹前天从太仓回来了。看那样,就是发了笔财。”

  “蔓儿,你爷信里也没提英子她爹的事?”张氏正做着针线,就抬起头来,问连蔓儿。

  “没。”连蔓儿肯定地道。

  “这一个村子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他爷也没给个章程。咱咋待那一家子?”

  “那还能咋待,不是说大户人家的规矩,那做小的娘家人,都不算亲戚。咱该咋就咋地,对他,也没啥待不待地。”连守信就道,显然对英子这件事,以及英子这一家人都很不待见。

  连蔓儿不由得偷偷看了连守信一眼。她有些好奇,连守信的这个态度,是出于自然,还是上次被张氏敲打了,才会这样。

  不管哪种,这个态度真是很不错。

  至于说英子的娘家不算亲戚,连蔓儿对此持保留态度。英子是做小,但她好像并不是卖给连家的。要较真论起来,也许人家还要归到良妾那一类那。而且,就算连家说英子家不是亲戚,你也搪不住英子的爹人家不这么想。

  从英子的爹几次行事就可以看出来,那也是个混的。根本就不懂什么规矩礼法,跟这样的人,讲理都讲不清楚。

  “老爷子不提,那肯定也是觉得这事不好提。老爷子好脸,这事哪能提那。”连守信又道,“反正咱自己个知道,不用给他好脸。咱是不认他这门亲戚就得了。”

  这话很对,看来连守信还是很了解连老爷子的。

  “娘,你看我爹现在,啥啥都可明白了。这肯定是因为认的字多了的缘故。娘,你也别总忙活计了,有空,就多学俩字呗。”连蔓儿就笑道。

  听连蔓儿说让她学认字、写字,张氏明显犯怵。

  “有你爹,还有你们几个,这还用我学啊。我有工夫,我给你们做做针线多好。对了,蔓儿,你那不是有啥读书人写的食谱啥的吗,要是没事,你就跟我说道说道那个。这个我能学的来,有空给你们爷几个雕琢各样的做点好吃的,比我一天认不了一个大字,那不是qiáng多了吗。”

  连守信、连蔓儿和连枝儿三个就都忍笑。

  说到念书习字,这还真是讲究天份。连守信和张氏两个,年纪差不多,看张氏心灵手巧的,偏念书上面,特别的艰难,反而是连守信,就比张氏qiáng了许多。

  “老连家,有这念书的根儿。”张氏小声道。

  这个年代,读书人身份贵重。当初张家和连家结亲,除了张青山和连老爷子是旧识,信得过连老爷子的人品和家风之外,不得不说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连老爷子不仅自己能自学出一笔好字,而且那个时候连守仁也考上了秀才。张家觉得连家是能出读书人的人家。

  信放下了,一家人说了一会,就没人提起了,连守信更是因为刚才张氏说食谱,兴致勃勃地提起那天留沈六吃饭的事。

  “说到那个照着啥食谱做的菜,”连守信道,“味道是挺好,做出来样子也好看。就是,太秀气了,不如咱大块鱼、大块ròu吃着痛快、香。就那天给六爷做的那一桌子菜,这要平常用那个招待人,人一出门口,不定咋讲究咱。可六爷就挺爱吃。”

  “这个道理,我明白。”张氏就笑道,“那不还是咱蔓儿说的吗,啥人啥待法。咱庄户人家讲究大鱼大ròu,六爷那吃的,就跟咱庄户人家不一样。”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