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小地主_弱颜【完结+番外】(723)

  最后,是连兰儿这边人多,还仗着是本地住户,因此占了上风。

  而实际上……

  “两败俱伤,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打发了小核桃下去,连蔓儿就道。这么说着,连蔓儿不由得就想到了连老爷子。“我爷要是知道了,不知道咋生气那。肯定得说,不让人,不懂事,不让人省心啥的。”

  按照连老爷子的逻辑和道理,只要有一方是让人的,肯吃哑巴亏,这件事就不会发展到两败俱伤的地步。

  其实,客观地想一想,连老爷子的想法也有他的道理。一个家庭内部,对于当家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利益的整体,闹矛盾、争执的双方对他来说,那就是手心手背都是ròu。他要吃了亏的一方要让人,要懂事,就是为了防止两败俱伤,损害家庭整体利益的局面。

  为了这个目标,他在家庭的内部刻意地模糊对与错、是与非。

  就像俗话说的那样,家,就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但是,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小事上的对与错、是与非还罢了,可大事上,却是不能含糊的。而即便是小事,习以为常,聚少成多,长此以往,最终也极有可能造成大是大非的问题。

  而连老爷子,在这个年代,绝不是个例,很多家长都有着和连老爷子一样的理念。毕竟,家里只要有人让人、懂事,那这个家就能够维持“和谐”,而且也非常的容易管理。

  而当当事的双方都“不让人”、“不懂事”的时候,当家的人就要头疼了。

  “哎,”张氏就轻轻地叹了口气,“这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这脾气啊,都像老太太,不管咋地,就是不能吃亏。”

  连蔓儿就看了张氏一眼,抿嘴忍笑。若是别人,连蔓儿肯定认为这是在借机给周氏上眼药,而且这眼药上的还极为自然。可是张氏并没有这样的心机,她只是如今没那么多避讳,敢有啥说啥了。

  “都是不省心。”连守信也叹气,“他们两下都没讨好,就让外人看笑话了。这么一闹腾,原先不信那些闲话的人,现在恐怕都得信了。”

  “我爹这话说的对。”连蔓儿就点头。连兰儿和四郎今天这一闹,大家伙看见,都会觉得双方都不是省油的灯,对那些半信半疑的闲话,难免会多信几分。

  厨房里准备了饭菜,一家人吃了,就又请了蒋掌柜过来说话。

  采买棉布、棉花、羊皮等的事qíng,连蔓儿已经嘱咐了蒋掌柜。除了连记百货自己库房里的存货,蒋掌柜还联系好了另外几家铺子,凑够了连蔓儿要的数目。

  “……明天上午就都能准备齐了,请东家尽管放心。”蒋掌柜保证道。

  说过了正事,连守信就向蒋掌柜询问起别的事qíng来。

  “……二郎和他小舅子在大车店gān的咋样?”连守信先问起二郎和罗小鹰。

  “gān的挺好。”蒋掌柜就道。二郎人实诚,gān活舍得力气,也不偷懒。就算是嘴上不太会说,但是手脚勤快、gān活下力气的伙计,还是很招掌柜和客人待见的。至于罗小鹰,比起二郎来就有些平平了。

  “看着挺机灵、秀气,跟他姐夫在一块的时候还挺能说,就是对着别人话就少了。”蒋掌柜道。

  连蔓儿看了蒋掌柜一眼,心里想到,蒋掌柜jīng于世故,他这话说的可是很有意思啊。

  “那四郎在纸扎铺子那边?”连守信就又问到了四郎的身上。

  “也还行,”蒋掌柜就道,“年纪小,还是头一回出来做事。一开始恐怕都不大习惯,慢慢的就好了。过完年,眼瞅着就比年前gān的要好。……还挺上进,说是想早点学到手艺。”

  “他在铺子里听话不,没给人家惹啥麻烦吧?”连守信就又问。

  “也还行。”蒋掌柜就道。

  “……那些闲话,你也听说了吧?”连守信终于问道。

  第八百三十三章盘当铺

  “听说了。”蒋掌柜只能点头。连兰儿散播四郎的闲话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县城里很多人都知道了,他怎么会不知道。

  “四郎在县城里头这些天……,那些个闲话有几分真?”连守信终于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他给几个侄子都安排了挣钱的活计,心里希望他们能gān好。即便是gān不好,最起码也不能gān坏事,在品行上有污点。

  “……在铺子里gān的咋样先不说,就在县城里,并没有闲话里的那些个事。”蒋掌柜很认真,也很谨慎地说道,“这孩子来县城这统共才多少天啊。”

  “没错。”连守信点了点头,似乎是松了一口气。

  正如蒋掌柜所说,四郎来县城上工这前后统共也没几天,人生地不熟,就是想犯坏、走下道,他还得先熟悉一下环境,没这么快的。

  连守信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可他还是要问过了蒋掌柜才能安心。究其原因,无非是连守信的心里对四郎的人品也是存疑的。

  俗话说从小看大,连守信虽然心里本能地对侄子有所偏袒,但是这些年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连守信心里还是有数的,四郎就不是那种老实厚道让人放心的孩子。连守信嘴上不说,心里还真是没把握,四郎是不是真的有闲话中所说的那些劣迹。

  “……你多费些心……,”连守信最后对蒋掌柜嘱咐道,“听到啥信儿,就打发人告诉我,好的坏的都别瞒着。这几个gān的好那自然是更好,要是gān的不行,那也别勉qiáng,给人家铺子里头添麻烦。要是不行,就辞了,有啥事都是我兜着。”

  连守信这是明确地告诉蒋掌柜,如果二郎、罗小鹰、四郎这三个人有问题,可以让铺子里立刻将他们辞退,而不必看在连家的颜面上面包容。

  看来碰见连兰儿和四郎争吵这件事,给连守信提了个醒。

  蒋掌柜见连守信这样说,自然点头答应了。

  说完了家务事,就又谈起了正事,其中最要紧的一件莫过于慎益号当铺的那件事qíng。就在连蔓儿一家在府城的这几天,蒋掌柜在县城多方活动,终于将盘下慎益号的事qíng谈了下来。

  这件事蒋掌柜已经往府城写信,告诉了连蔓儿一家。在五郎回信认可之后,还先预付了一部分的定金,算是把事qíng给确定了。

  “知道东家今天回来县城,当铺这几天都盘点清楚了,已经和那两家商量好,明天就写文书、过户。”蒋掌柜就道。

  蒋掌柜办事jīng明、忠心,他既然将事qíng都安排好了,连蔓儿一家自然放心。

  “那好,明天就写文书。”连守信就点头道。

  蒋掌柜答应了退了出去,趁天还没黑,正好还要去安排安排。他这边刚走,外边就来禀报,说是连记酒楼的王掌柜来了。王掌柜来,谈的自然是在锦阳县城开办顺德坊分店的事qíng,说是店铺的修缮已经完成,请连蔓儿她们过去看看,是否还有要修改的地方。

  五郎就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去看,又和王掌柜商量了一番顺德坊分店的事qíng,直到掌灯时分才打发了王掌柜走。

  “现在咱们劳累些,等提拔了大管事的上来,总管这些事qíng,到时候咱们就轻松了。”只剩下一家人的时候,连蔓儿就对五郎道。

  创业的阶段,她们自然是要辛苦一些。等完善的制度建立起来,人手也成熟了,一切步入正轨,像这许多细节的东西她们就无需再过问,到时候她们这个大东家做起来才省心省力。

  五郎点头。

  虽然一路劳乏,但是一家人并没有立刻安歇,依旧围坐着说话。先是谈论慎益号、顺德坊等,最后话题就又转到了二郎和四郎身上。

  “看来二郎那边是没啥问题,那孩子不管咋说,gān啥都还挺稳当的。他小舅子gān的咋样不说,不惹事也就行了。”连守信就感慨着对张氏和几个孩子道,“就是四郎,再看看吧,不行的话就让他回家。挣钱不挣钱的都是小事,在村子里头种地,周围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人,他想学坏也没地方学去。”

  “……毕竟是村里长大的孩子,就算平时有点调皮捣蛋、不作法,也出不了大格。”之后,连守信还叹息着说了这么一句。

  “这话说的对。”张氏点头赞同。

  连蔓儿在旁边听了,一时没有言声。某种程度上,连守信和张氏的看法是没错。比较而言,乡村的环境要比这县城里边单纯许多。庄户人家的孩子,受家庭氛围熏陶,再加上自小接触的环境单纯,没有那么多的诱惑,也比较容易养成淳朴单纯的个xing。

  但是,连家的qíng况却有些不同,尤其是……

  “爹,娘,你们是不是忘了,四郎他们还在太仓待了那么长的时间那。”连蔓儿心里想着,忍不住就说了出来,“他们在太仓的时候,可不是在村里种地。”

  连蔓儿没多说,点到为止。

  张氏张了张嘴,最后又闭上了。连守信也是一言不发,只是脸色又有些yīn沉下来。连蔓儿说的这件事,他怎么会忘记那,正因为没有忘记,所以他才会担心。

  “爹,你也别太把这事放心上。”五郎就劝解道,“刚才不是都跟蒋掌柜说好了吗,让他帮着盯紧点儿,看着不行就回家。”

  只要回到三十里营子,老宅的任何人,都惹不出大乱子来。

  “也只能这样。”连守信点头。

  一家人又闲聊了一会,就各自回房安歇。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家人吃过早饭就忙碌了开来。先是慎益号写文书、过户、兑银子的事qíng,之后又往顺德坊分店走了一趟,这期间采买的棉布、棉花、羊皮、针线等正一批批地运过来,还要安排人清点、装车等。

  因为盘下了慎益号,晌午五郎还在连记酒楼定了两桌酒席,请了慎益号原先的东家,牙侩、写文书的、衙门里的差人,还有慎益号相邻的商户等人。

  等到将一应事qíng都办好,已经是下晌了,一家人忙收拾东西,准备回三十里营子。张氏和连蔓儿在屋里正收拾着东西,外面就有人来报,说是四郎来了。

  “让他进来吧。”连守信在外屋就说道。

  他们一家回到县城,四郎知道了消息,过来看看,给连守信和张氏请个安问个好,这也是人之常qíng。

  “要只是这样,那算他懂事。”里屋张氏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小声跟连蔓儿道。

  “是不是这样,一会就知道了。”连蔓儿就说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