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拖家带口过日子_十日十月【完结+番外】(67)

  李程和李舟也知三叔知道了一切,等他回来,便一直粘着他,算是一种安慰,三叔面上仍旧挂着凄惨的苦笑,李夏他们几个小的也察觉出了三叔公的不开心,一个个更是缠他缠得紧,三叔这才不再整日叹气。

  挑了一个huáng道吉日,全家人一起回李家祖宅祭拜,三叔慢慢走在院子里,看着假山、走廊、穿堂,怀念着往昔,不由得红了眼圈。稍后众人来到祠堂,李横早就命人将这里修葺整理了一番,香火缭绕,供台上是祖宗牌位,三叔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身后的其他人赶忙也跟着跪下,三叔重重磕了三个头,述说着自己的不是,久久不起来。

  晚上,众人回了铺子,三叔开始动手收拾自己的行李,楼小拾还在劝他多留几日,三叔回道:“明个一早就得回去,总麻烦牛大也不好,他媳妇这会子有喜了,他自个也忙不过来。”

  李横冲楼小拾摇摇头,他似乎明白三叔不愿意呆在城里的原因,每每提醒他自己不曾尽忠尽孝,三叔又道:“几个孩子就留这吧,是该送他们进学堂了,往后不认识字儿可不行。”

  几个孩子是喜欢待在城里玩,可一想到要和三叔公分开又十分舍不得,想了想,然后一个个甩开鞋子爬上chuáng,搂着三叔公道:“我们和三叔公在一起。”

  三叔露出浅笑,然后佯装生气,道:“你们几个都多大了,还缠着三叔公啊!”

  几个孩子撅着小嘴来回磨蹭,也不回话。

  李程又道:“我也回去,不想待在城里。”

  李舟在一旁点头,说了同样的话:“我也回去,再说咱那砖作坊也不能没人管吧。”

  李横知三叔舍不得几个小的,他当初想给三叔接到祖宅住,也是想让他过得好些:“您将这四个小的也带回去吧。”

  谁知三叔摇头拒绝:“让他们留在这,不为别的,他们也得读书认字,是该进学堂了。”

  李乔也想让三叔高兴,他灵机一动,道:“三叔,不如您在村子里办个学堂吧,我看您比那些自诩满腹经书的老先生还要有学问了。”

  三叔道:“胡说。”

  李舟也在一旁附和自己的二哥:“我看二哥这主意不错,村子里的孩子不是都愿意跟三叔您亲近吗,之前您不也总教他们识字吗,我看不如就办个学堂,与其给李夏他们放在城里的学堂,倒不如您自个教来得放心。”

  三叔被说得心动,也找不出拒绝的理由,楼小拾赶忙道:“这事就这么定了,您在多留几日,准备准备办学堂的东西,书本笔墨什么的。”

  李乔松了口气,见三叔眼前一亮,嘴里喃喃着,真的在盘算着该准备的东西,面上都带了一丝愉快,他总算放了心。给三叔找点事gān也好,对着他喜欢的孩子gān着喜欢的事qíng,三叔便不会没事乱想了吧。

  第102章办个学堂!

  三叔这人好风雅,好诗词歌赋,还喜琴棋书画,一旦决定好要办学堂,便说gān就gān,忙得整日见不到人,去老字号铺子里买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一想到那帮小也只是刚识得几个大字,笑自己心急,又选了《三字经》、《千字文》等一些启蒙读物,看到一些新出诗词歌赋,又忍不住挑了几本,这一挑就是一天。接着,三叔又花一天时间去买了笔墨纸砚,临走时对着铺子里一把伏羲式杉木琴留恋不已,直到天黑了,李乔寻来才跟着回了家。

  李乔眼睛一转便知道了是怎么回事,晚上偷偷找李横要了些钱,简单说了原由,后者连连点头:“三叔好这个,他却从不跟咱们开口。”说完又转身冲楼小拾道:“你多取些钱出来,让李乔给三叔买些他喜欢物件。”

  “晓得了!”楼小拾起身走到柜子前,开了锁取了一张百两银票,递与李乔,道:“你们都要回村子了,明个带着李程、李舟并那几个小上街买些东西吧,或是做身新衣裳或是买些想要物什,你们总也不开口要钱,我俩一忙起来就忘了。”

  李乔也不扭捏,笑着接过了钱:“在村子里也没什么需要用到钱地方,倒是真该给三叔添身衣裳了,那几个小也长个长快,年前做衣裳,这回穿已经有点短了。”

  “正是抽身体年龄嘛。”李横微扬唇角,几人又聊了些闲话,李乔见时候不早了便起身告辞。

  翌日一早,一行人就上街去了,先是买了些家里所需应用之物,又去布店扯了几匹新布,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玩得开心,下午时,李乔就和众人分开了,三叔当他是去玩了,只嘱咐他早点回去,今天早点休息,明天一早还有动身回村子了,李乔点头应下,眼看三叔带着他们上了桥往人堆里扎去,李乔也溜溜达达拐了个弯,去了昨天那家老字号,直接指了那把琴,听老掌柜chuī嘘了一会,开门见山问价钱,双方一番讲价,最后以不算太离谱价格成jiāo,李乔仔细地将琴用布包好,抱着它就回铺子了,也没再溜别。

  三叔带着几个孩子又多玩了会,买了几样新奇小玩意,于傍晚时分回了铺子,见李乔已经回来了,正在前面跟着忙和。

  晚上吃饭时,三叔还在讲着他学堂打算:“咱家西面有一间空屋,挺大,原先是打算做储物用,咱家东西没这么多也就一直没用上,我打算回去后把那件收拾收拾,打几把桌椅板凳和书架,以后就给那个当学堂了,村里孩子也不多,本就不需要太大地方。”

  众人点头说好,楼小拾道:“还是找上次给咱家打家具那木匠吧,我看他手艺不错,打chuáng可比这铺子里好多了。”

  三叔点头:“是了,那老大哥手艺可是不错,人也老实,经常用剩下零碎木头给村里孩子们做些小玩意。”

  四个孩子连忙跟着点头,李夏道:“徐叔叔造小兔子、小鸭子可好看了,推着它们走,翅膀还会动呢!”

  吃完饭,青莲他们去收拾碗筷,三叔站起身道:“咱也回屋归着归着行礼,明个一早就走。”

  楼小拾笑着给三叔重新压回凳上,眯着眼笑道:“不急不急,三叔您等会。”

  三叔不明所以,看了看这群笑意盈盈孩子们,他见李乔绕到柜台后面,弯腰似是在摸索着什么,等他站起身时,双手捧着用褐色粗布包着大家伙,那东西虽被遮挡住了,但看形状眼熟,三叔顿时站了起来,有点不敢置信。

  李乔将东西放在桌上,面上笑意潺潺,道:“三叔,打开看看吧。”

  三叔撩开盖在上面布,里面裹着果然是一把古琴,而且还是他昨天看上那把,一想便知是李乔主意,一方面爱不释手直摸着琴身上梅花纹,一方面佯嗔他乱花钱:“你这孩子真是……”

  嘴上虽然说着,可脸上笑容就没断过,看得出三叔喜欢这把琴真喜欢紧,当下就坐在桌边调音,断断续续弹了首好听曲子。

  转日一早,三叔、李乔、李程、李舟带着几个孩子便回村子了,以后日子和之前一样,他们在村子里忙和地里活,楼小拾和李横在城里经营铺子。

  三叔回村子果然办起了学堂,先是找人打家具,然后收拾规整,只几天便都办妥当了。孩子们大都喜欢李家亲切三叔公,听说要识字读书,一起哄全涌进了李家,跟做游戏似咧着腮帮子看着三叔公。

  三叔先讲明规矩,然后开始授课教字,孩子们大都只开头兴趣浓,真坐下来就坐不住了,只几天,学堂里只剩下十来个孩子,三叔板起了脸,说不好好读书,日后不带他们玩了,疯跑出去孩子又赶忙回来了,老实地坐在小板凳上。

  村民们听说李家三叔办学堂更是高兴不得了,之前村子里穷,唯一读书人也走了,有些学问更是不在这待,个个大字不识几个,如今李家三叔不止办了学堂还不要钱教村里孩子,村民们一口一个“善人”叫着,三不五时送去些蔬菜野味,要是有孩子贪玩逃课了,当家长回去就一顿拍打数落,转天一早就拎着皮猴子送去李家。

  渐渐,倒也和一般学堂无两样,村民们看自己孩子歪歪扭扭写出自己名字,或是三不五时蹦出一句诗词,高兴得合不拢嘴,心里想着是“说不定俺儿日后还能是个状元呢。”

  天下父母心,谁不想自己孩子有出息呢!

  第103章招刺募兵!

  阵阵读书声从屋中传出,整齐而好听,让路过村民们都忍不住掩嘴直乐。

  三叔听了底下孩子背了遍昨日教诗,满意地点点头,又挑着问了几句寓意,见他们虽磕磕巴巴,却都答得八九不离十,也就没再严厉地批评,又嘱咐了几句,最后留下一句五言对联,命孩子们回家对了,待明日再来检查,就让大家都回家了。

  其实天还早很,只是这时赶上chūn耕正忙,家家恨不得多生出几双手来,三叔便只教一两个时辰,然后就让他们各回各家,在家里帮帮忙也好,有大一点孩子还能跟着下地,而三叔他自己也得跟着一诺他们搭把手,忙地里活去了。

  原本三叔还让李乔、李程俩人继续出门去卖制砖方子,奈何他二人非要等到chūn耕过后再说,怕他们忙不过来,也怕三叔一个人cao持着家再累着。三叔拗不过他俩,便没在说什么,只是偶尔抱怨他俩简直给他当成了“老人”似。

  chūn耕连续忙了一个多月,平时大人们下地gān活,李夏、唐娃子并大宝、小宝也能跟着帮衬帮衬,重活gān不了,割个猪糙或喂个jī、兔子还都是不在话下。三叔总是怕李乔和李程累着,毕竟chūn耕过后,他俩还得出门了,一诺他们也懂,平时总是抢着gān些重活,好在有了耕牛后,下地活轻松了不少,只是cha秧时整天弯着腰比较累一些。

  chūn耕过后,又休息了四五天,李乔和李程便动身出发了,按照三叔拟定路线,这次是向西走,说是秋忙之前回来,三叔又是好一通嘱咐,俩人进城和李横、楼小拾打招呼时,李横又塞给他俩一些钱,同样嘱咐了几句,二人便上了路。

  日子仍旧照常过,村子里学堂也恢复成了往日,教书大半天,没事时弹弹琴,或者陪着那群小在院子里玩。铺子里也是一样,生意红火,虽累些却心满意足。

  这日上午,铺子里分散坐着几桌客人,还没到太忙时候,楼小拾坐在柜后,耳听得客人们说着兵啊将啊事,也没上心只一带而过,便又继续低头看帐了。

  楼小拾看了两页,忽闻有人喊他,循声抬头,站在门口原来是村子里周大哥。楼小拾放下账簿迎了出去,以为是三叔捎了什么信儿来了,周大哥往铺子里走,将担儿卸下放在一旁,楼小拾给他让座,他却摇头摆手不坐,李横这会也过来了,便问:“可是我三叔让您帮着捎什么事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