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八钗_暮兰舟【完结+番外】(140)

  大房还剩下一个玫儿,她自知不受大夫人待见,主动躲开了,站在人群的最外围,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颜大爷眼角的余光瞧见了玫儿,暗自心疼,他也是庶出,何尝不知这其中的苦楚?他好不容易给女儿找了门好亲事,偏偏对方要守孝三年,唉,就委屈女儿再忍耐了,横竖嫁妆他早就从私房里准备着,和嫡长女宁壁是一模一样的,也算是作为父亲的弥补吧……

  九夫人沈氏颇为遗憾的看了看儿子宁康,心想就在几年前,牙牙学语的康哥儿比大姐儿更可爱呢,府里那个不喜欢逗他?如今长大了上了学堂,就——。

  沈氏看着眉目如画,比女孩子还要秀气的宁康,肿么看都看不够,暗想宁康还是很可爱,你们都不懂欣赏!

  颜九爷一早就去了东城兵马司当值,琪莲和宁康没有觉察到母亲的小心思,都凑在大夫人旁边看小侄女,宁康不知从那里掏出一个金铃铛,晃动个不停,引得大姐儿频频扭头瞧过去。

  十小姐慧莲和十少爷宁嗣拥着五夫人杨氏跟着笑着,慧莲见到大姐儿可爱,就真心透露几分喜欢来;嗣哥儿挂着浅浅的笑,他本来就是个闷嘴葫芦,搬到外院之后,变得更加沉默了,连杨氏都琢磨不出儿子成天都想些什么。

  杨氏则怔怔出神:如果去年肚子里的孩子保住了,这个时候也该这么大了吧,还是个男童胎

  呢……

  七小姐怡莲和十三少宁勘站在颜渣爹身后看依依呀呀的大姐儿。

  宁勘七岁了,进学堂已经有两年。因为其rǔ娘在杨氏的授意下将宁勘娇惯的不成样子,三岁的时候到了吃个饭还要满院子追的地步,后来宋姨娘借着颜渣爹的手将rǔ娘赶出院子,但毕竟劣习已经养成,很难改掉,宁勘虽然有进步,但是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学识比起宁康、宁嗣,小时候的宁佑、宁祥、宁瑞等差许多。

  宋姨娘心急如焚,但是碍于身份不方便教育宁勘;颜渣爹公务繁忙,无暇管教;五夫人杨氏巴不得宁勘成为宁珂那样的废物。

  就在这个时候,向来沉默的亲姐姐怡莲出手了,她亲自给宁勘开蒙,严加管束,宁勘撒娇撒泼满地打滚都不能使她动qíng妥协。怡莲耐心讲道理,实在bī得没法子,怡莲也会挥着戒尺打弟弟屁股。

  杨氏将姐姐“nüè待”弟弟的风声传到颜渣爹耳朵里,颜渣爹立刻想到自己小时候也淘气来着,颜老太太还暗地里纵容自己,是大姐姐将自己从纨绔之路拖走,走向正道。

  所以颜渣爹不仅没有惩罚怡莲,还反倒说怡莲做的好,并且亲自做了一个戒尺给怡莲,说若是宁勘不堪教诲,你就这个打他,这个戒尺就代表我的意思!

  怡莲有了“尚方宝剑”,教训起宁勘更加理所当然,而且无人敢置噱。慢慢过了两年,宁勘五岁去外院学堂上学,有了底子,学起来也不觉得吃力了。

  所以宁勘对怡莲依赖且敬重,超过嫡母杨氏和生母宋姨娘,只要是家人聚在一起的场合,他几乎都寸步不离怡莲。

  今天莫氏一房也在,比起四年前的风韵芳华,如今的莫夫人已经有了老态,看到大姐儿粉嫩的一团,她有些眼馋,扫了一眼宁祥媳妇韦氏平坦的腹部,眼神就有些不满。

  韦氏朝着丈夫宁祥身边缩了缩,宁祥疼惜媳妇,借着衣袖的掩饰,握了握韦氏的手,韦氏心下稍安,朝着丈夫笑。

  莫夫人将这一切都看来眼里,暗叹媳妇韦氏一股小家子气,远远不如大房的梅氏。唉,也对,梅氏是南京国子监祭酒的嫡次女,韦氏是福州六品同知的嫡长女,毕竟出身差太远了啊。

  品莲依旧用冷艳高贵来面具来应对别人异样的眼光。

  七房七少爷宁佑有些落寞的看着大姐儿,今年chūn闱再次落地,加上其他一些事qíng,令他很受打击。寡母柳氏觉察到了儿子的qíng绪,安抚似的拍了拍儿子的肩头。

  儿子已经十九岁了,长成了大男人,明年开了chūn就成婚,到时候自己也能抱孙子……

  柳氏暗自感慨着,突然感觉到儿子身体一僵,柳氏微微侧过身,用眼角的余光瞧去,果然又是她!

  柳氏藏在衣袖的手紧紧攥着,若不是她!佑哥儿何以会chūn闱落地!若不是她!佑哥儿何以仓促定下这门并不算好的婚事!

  柳氏退后一步,用身体遮挡住了她的目光。

  目光受阻,站在角落里的王素儿神qíng凄哀yù绝。

  作者有话要说:每个表哥的身后,都藏着一个表妹。

  这一章是颜府众生相,兰舟写的好兴奋啊,新的人物和每个人状态的变化,嗷嗷嗷,好兴奋~~~~

  图文睡莲飞天髻上的宋朝飞天金簪。

  壁画中最早见到飞天的形象,是佛教绘画中不可或缺的题材。北朝到唐后,以各类质地制作成立体的飞天装饰品日益增多。宋金时期的飞天簪首,采用典型的垂叠技法合片成主体,然后再焊上披帛云带及小片的装饰品。线条体现动感、空灵突出飘逸——美国弗瑞尔博物馆藏品

  121、饭桌上烽火连三月,为亲子快刀斩乱麻

  正当颜府大小主子们里三圈、外三圈“围观”大姐儿的时候,已经是媳妇子打扮的彩屏扶着颜老太太来到了大堂。

  彩屏嫁给了辛财、生了儿子后身材略显丰满,本来颜老太太是打算等彩屏儿子满三岁后再回松鹤堂当差、以后再作为陪房陪着睡莲出嫁,当管事妈妈的。

  可是颜老太太在今年chūn天病了一场,谁伺候也不得心,彩屏主动要求回来,颜老太太感动的老泪纵横,一口气寻了一个妥当的奶娘和松鹤堂的一个二等丫鬟过去,帮着照顾彩屏半岁的儿子。

  比起四年前的老当力壮,颜老太太乍然老了许多,她也开始拄拐了,彩屏扶着她坐在紫檀雕西番莲“庆寿”纹座椅上。

  众人按照长幼次序站好,齐齐向颜老太太行礼。

  堪堪一派子孙满堂的气象,颜老太太的目光扫视一圈,四年过去,唯一不变的是她依旧锐利的目光。

  颜老太太看了看木然的宁佑,又看了看站在最不起眼处神qíng哀伤的素儿,真是冤nüè啊,两个人是她的手心手背,无论戳那个都疼,可偏偏手心手背一起疼,痛彻心扉,左右为难,只有在念佛经的时候,才能得到片刻的喘息!

  “这是今年冬天的第三场大雪了吧。”颜老太太说:“天气冷,路又滑,来来往往的,没得冻着摔着了,尤其是大姐儿还小,最禁不住风雪了。从今儿起,不用天天晨昏定省了,每隔五日来请安即可,若遇到这个飞雪天气,就等雪停了再来。”

  颜大爷和颜五爷忙说孝道为先等话推辞,他们也不想来,可是都做官的,若被御史参奏不孝,是很麻烦的,多少官员栽在这里头。

  颜老太太摆摆手,说道:“不必多言,此事就这样定下,我不是心疼你们,我是心疼孙子们和大姐儿。”

  颜大爷和颜五爷又发感慨赞美颜老太太菩萨心肠。

  颜老太太耐着xing子听完了,最后对睡莲说道:“今天是你生日,因你母亲和九婶娘身子不太好,大伯娘和七婶娘又要忙着过年,所以今年不能给你张罗生日了,全家聚在一起简简单单吃碗长寿面,晚上加几个菜罢,等明年你十五岁及笄,家里就给你大办一场,今年就委屈你了。”

  睡莲忙笑着说道:“孙女不觉得委屈,孙女这些日子跟着大伯娘和七婶娘学着管家事,自知理家不易,不过是十四岁的小生日,简单过的好。”

  其实前些日子和姚知芳、英国公府的张莹在颜如玉的温泉庄子上就偷偷提前过了生日,和好朋友一起放松的说说笑笑,总比戴着面具提高警惕和一群闺秀贵妇们周旋敷衍的qiáng多了,睡莲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遗憾的。

  “就知道你是个懂事的。”颜老太太点点头,对彩屏说道:“摆饭吧。”

  早饭是摆在松鹤堂的暖阁里,男人们坐一桌,颜老太太和孙女们并素儿坐一桌,五夫人杨氏和九夫人沈氏因小产后身子还没复原,老太太放了两人各自回去吃补药调理,奶娘抱了大姐儿回去吃米糊。

  所以站在后面给老太太和小姑子们布菜添汤的是大夫人姬氏、七夫人柳氏、莫夫人、大少奶奶梅氏、五少奶奶韦氏和七少奶奶徐氏(即徐汐)。

  每个人面前摆的都是一小碗长寿面,长长的手擀面条,浇上鲜美浓厚的汤头。

  吃这种面其实最能反映一个人的饭桌上的礼仪本事。要做到不出声、嘴唇又不能沾上汤汁,一碗面吃下来,嘴唇gāngān净净的,不用掏出帕子擦拭才算过关。

  在这一点上,所有女孩子都做到了。因老太太早上发了话,所以所有人都将碗里的面条吃gān净了,就连最讨厌吃面食的慧莲也是如此。

  吃完了面条,丫鬟收去空面碗,开始从食盒里依次端出火腿冬笋汤、香菇jī丝粥、紫米粥、老鸭汤熬的粳米粥、油炸小果子、杂面小馒头等小食,以及一些开胃的小菜、酱菜等等,林林总总,摆了一桌子。

  大夫人给老太太盛了碗紫米粥,七夫人柳氏夹了块松软的山药糕放在老太太面前的磁碟上,莫夫人夹的是一块香卤豆腐,都是老太太素来喜欢的。

  梅氏、韦氏和徐氏给品莲、玫儿、怡莲、睡莲、慧莲、琪莲还有王素儿盛汤和粥品。

  梅氏和徐氏还没有给睡莲布过菜,不知道她的喜好,隔房的韦氏嫁来颜府大半年,她给睡莲盛了一碗老鸭汤粳米粥。

  韦氏自知出身低了些,平时就赔上十分小心过日子,每个小姑子的喜好都用心打听,不敢弄错了,比如品莲和慧莲喜欢喝汤,不喜粥品;怡莲和琪莲喜欢喝桂圆八宝等甜粥;睡莲平时喜欢甜食(貌似几乎没有她不喜欢吃的食物),但是粥品却只爱喝咸味粥。

  老鸭子用慢火吊了一整个晚上,用这种汤汁熬制的粳米粥咸香味美,很对睡莲胃口。

  睡莲的吃相是七夫人柳氏亲自调/教的,连向来苛刻挑剔的徐汐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只是觉得睡莲挥动右手瓷勺的频率明显比在座的所有人都要快,徐汐觉得有些奇怪。

  不过,在睡莲连喝了两碗鸭汤粳米粥、四只小煎饺、一个小馒头,一块菱粉糕以及各色小菜不计后,徐汐很快明白过来——原来睡莲的饭量是其他小姑子的一倍多,如果不加快速度,等大家都停了筷子,睡莲就只能吃个半饱。

  徐汐来京城颜府已经快一个月了,深知这里规矩大,除了老太太和生病调养的人可以开小灶外,其他一概按照规矩来,纵使睡莲这样嫡出的小姐,也不能随意指使内院大厨房单独开火做饭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宅斗文 暮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