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_郁雨竹【完结+番外】(947)

  送信的驿站收到了一大垒信,本来是有些不耐烦的,但看到信封那一排排的地址差点没晕过去,尤其是他们还看到一封寄进皇宫给皇帝的信,。

  他们觉得来送信的两个少年要疯,但还是快速的把信送到京城,反正能不能送进皇宫也不是他们说了算。

  谁知道信不仅进了皇宫,还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了皇帝手中。当看到两个师弟和他炫耀他们杀寇挣到的钱时皇帝就沉吟起来。

  虽然平平和乐乐没点明,但看字里行间的意思便也知道这些江湖人虽然也有伤亡,却很小。

  至少比朝廷派水军剿匪的伤亡要小很多。

  皇帝都好面子,李安也不能除外,但除了面子,他更爱治下百姓的性命,也更珍惜士兵。

  为什么每年剿寇都没有成效,为什么海寇杀之不尽?

  因为大楚水军弱,他们需要两倍,甚至三倍于海寇的兵力才能大胜仗,且伤亡惨重。

  所以兵部和户部不愿意派兵剿寇,对兵部来说,剿寇意味着大量减员,那些水兵才刚刚教出个样儿来就要填到战场上,他们自然不愿意。

  而对户部来说,一旦出兵就要付出大量的军饷,粮草和武器物资,有时还要加建战船,那可不是几万两银子就能搞定的。

  要想大范围的剿匪,没有几百万两根本打不住。

  那样一来,成本高于收益,谁都不愿意做。

  有那几百万两他可以修多少座水利,可以修缮多少次堤坝,修建多少条官道了?

  所以皇帝也不愿意那样大费周章的剿寇,可现在有一个更好的办法等着他。

  只需出少量的兵力,十几万两白银就有可能将沿海一带的海寇剿尽,嗯,还能给那些闲得蛋疼,时不时闹出些小风波来的江湖人找一些事情做。

  皇帝有了想法便找兵部和户部尚书及阁老们商议,结果六人有三人反对,两人赞成,还有一人不表明态度,沉默不语。

  皇帝任由他们讨论,最后只对三个坚持不让步的大臣道:“是朕的脸面重要,还是黎民百姓重要,或是皇室和兵部的脸面比江山社稷还要重要?”

  众臣沉默。

  李安叹息道:“朕何曾不知用江湖人去剿寇太过丢人?然而水军久练不见成效,这个脸不是那些江湖人丢的,也不是沿海百姓丢的,而是你们让朕丢的。”

  兵部尚书羞愧的低头,跪下道:“陛下,臣有罪,一直未能练成水军……”

  李安摇了摇手道:“练兵之事可以再等,然而海寇之事决不能再拖,昨日他们能攻进广海卫屠城,今日他们就能攻打杭州,明日可能就攻天津,继而跑到京城来。”

  六位大臣的面色都有些奇怪,就是投赞成票的两位都忍不住一脸懵的看着皇帝。

  陛下,您就算想用江湖人剿匪也不必列举这样的例子吧,些许宵小能攻到京城来?

  这是把他们大楚的军队当成泥塑的了?

  就算他们水军不怎么样,陆军还是没话说的,跟鞑靼打架都没问题,难道还能打不过一群从地痞流氓沦落来的海寇?

  不过另外三人还是认真思考了皇帝的话,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好办法来。

  但雇佣江湖人去剿匪实在是太丢脸了,兵部尚书实在是开不了那个口。

  广海卫是特殊例子,只在那个地方实施一段时间是情急之策,若是在大楚整条海岸线上都长久的实施这样的政策,让他这个兵部尚书,整个大楚军队的脸往哪儿搁?

  最后六人也没达成统一,最后还是拿到朝堂上去讨论,大半表示反对,只有少部分臣子投了赞同票。

  因为事情涉及到自家的孩子,所以那几天顾景云破天荒的一大早跑去上朝。

  这让一众大臣非常的紧张,不知道一年都难得上两次朝会的顾太傅怎么有时间天天来报道了,难道是清溪书院要关门倒闭,先生都不用去上课了吗?

  顾景云不管别人怎么想,总之他就默默地站在众臣前面,在赞同派打嘴仗要输的时候就不动声色的插句嘴,给人提点一两句,于是再度引爆朝堂。

  大臣们吵得面红耳赤,差点忍不住撸起袖子来打架。

  倒是几位资深阁老很快回过神来,顾景云虽未明说,但他这是站在赞同派那边了。

  五位阁老加一位尚书默默地看向上方的皇帝,都觉得顾景云是皇帝特意找来的帮手。

  果然,顾景云虽不在朝堂,似乎不管政事,但他就是有本事想插手时就插手,谁让皇帝信任他呢?

  几位并不知道,他这次不是为了皇帝,而是为了自家的几个孩子。

  李安也知道,但看着几位大臣的脸色,他就是憋着不说破。

  715.第715章 番外 手足(二十五)

  最后这个政策是千难万难才定下的,户部直接着令东南沿海各地截留下一定的税收用作悬赏之用。

  为了防止那些江湖人弄虚作假和杀良冒功,兵部的堂官们是费尽了脑筋制定了各种条件,为此还派出一部分军队,既是协助他们剿寇也是监督他们。

  现在江湖人抱怨的就是这些条条框框,他们觉得跟朝廷打交道就是麻烦,有这么多规矩。

  然而他们要想拿人头换钱,他们还真的得遵守这些规矩。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朝廷和江湖的合作还是全面展开了,借用朝廷的战船,江湖侠士们开始分为几派,在各地开始剿杀海寇。

  一开始大楚这边伤亡惨重,这边的海寇战斗力要比广海卫强得多,而且对方武器精良,船都比他们的战船好,每次两船相撞最先沉没的都是他们的船。

  这让皇帝恼火不已,着令工部研究更适合海战的战船,同时又加大了悬赏金额,加派了不少将士前往沿海地区,“海寇不除,沿海百姓不安,商贸不平,整个大楚处于危险之中。”

  大臣们虽觉得皇帝夸张了,但海寇的猖獗的确让他们很生气,一开始他们是不想用玉石去碰瓦砾,但现在若不打几场胜仗,大楚的脸就要丢光了。

  北边还卧着一个虎视眈眈的鞑靼呢,若要让他们知道大楚兵力如此不济,只怕边关又要出变故了。

  这样一想,大家就都认同了皇帝的意思,向沿海地区增钱增兵,反正到现在总共的花销也不过三十万两而已,还在预算期内。

  朝廷震动,江湖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各地侠士都在往海边赶,这次不会水的也跑去了。

  之前聚集过来的多是无名之辈和些江湖小帮派,他们为扬名,为利益跑来,一些大门大派和名声响亮的大侠都没有过来。

  一是他们没有插手朝廷剿寇的意思,二来,他们觉得现在过去的江湖人也足够了。

  可谁知伤亡会那么重。

  这件事挺大,甚至惊动了武林盟主,五门一楼和江湖上的几个武林世家都派了人过来,加上本来就在其中的凌天门弟子,这次剿寇竟是惊动了整个武林。

  和凌天门只派来几个年幼的弟子不一样,其他门派和世家都有长辈领队,东南沿海瞬间聚集了大半个江湖的势力。

  局势复杂起来,朝廷此时也不知是该开心还是担忧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郁雨竹 古言小说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