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宰江山_汉风雄烈【完结】(1003)

  刘家兄弟的爵位都是伯,伯爵下面已经没有爵位了,陈汉封爵体系中没有子、男,但是开国伯爵只传一代就完蛋了,那样就有显得苛刻了。

  最后的结论是伯爵可以传三代,县伯、乡伯和亭伯,就是把汉末时候的爵位拿过来改一下。

  刘文刘武兄弟全部都是流爵,刘武死的时候应该会有个殊荣,让他多传一代。

  但即使如此,刘家也是新朝的一流豪门了,一门双伯。

  刘文他这些年给陈鸣办的事,先期的基础,后来看着干部学校,然后又在文教体系中大张旗鼓的跟儒教斗法,看似不显山漏水,陈鸣却很看在眼里的。

  “民间办学,技校学院……”

  书房里的灯火亮到十二点了才熄灭,刘文直接睡在了书房。他手中的事情就是私人办学。

  陈汉在中国的统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现在满天下的人没有几个傻逼认为满清还能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了。陈鸣决定开放民间的新式教育。

  从基础到高等,只要学校可以拿得出足够的人才,不管是中是洋,只要能通过中国官方的资格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那就承认你的教育资质。

  与国立的基础教育不同,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师资,还需要大笔资金做后盾。中国地域广阔,高等教育需要政府作出表率,起到带头作用,政府出资建立一批公立高等学府。比如说各省的师范、司法、政治和财经四所保底的高等学府,但这一宏伟计划现在还远远没有完成。其他的就更不需要说了。

  民间投资筹办私立初等到高等的专业学校,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弥补国家高等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这就是明年文教部所要大力提倡的,但其中关键问题不是资金而是师资。

  第543章 新与旧

  如何完善中国的新式教育体系,这一点上陈鸣和文教部上下都绞尽了脑汁。这几年里他们一步步的推广新式教育,进展虽然不快,但根基扎的到很牢固。全力经营规范国内的整个新式教育体系,也逐步接纳旧日的私塾书院。因为要改变的是一个泱泱大国上千年来的传统,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科举制在中国并没有废除,废除的只是八股文,只是原先那考试的模式和内容。这在感情上让很多人好接受了一点。

  中国现在还是天朝上国,没理由完全抛弃自己的一些‘传统’么。

  从新式教育的宗旨上出发,它是强调培养对国计民生有实际作用的人才,不是嘴炮;培养的对象也是有知识有能力的普通公民,记着这两个字——普通。而不是专门培养官吏,不是读书人。

  在中国的过去,读书人三个字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文化人’,而更是意味着做官。特别是两宋以后,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宋真宗的一首劝学篇到尽了其中真意。这两种教育的宗旨目的就完全不同。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教育宗旨的最大改变,放到后世的历史书上,也一定会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样的字词来形容。因为新式教育是全民教育,虽然短时间内陈汉还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连‘义务教育’都做不到,但如此宗旨与传统的读书做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原先的官儿、朝廷再宣扬推崇教化,也没想过‘全民教育’。因为这样一来读书人还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呢?大家都是读书人了,泥腿子武夫都是读书人了,他们可没这样的宏志。而新式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全面普及教育。

  在新式教育体系里没有传统私塾书院的位置,因为传统私塾书院太重经史了,对于新式教育要求教授的科目视为奇淫技巧,两边完全不搭。新式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的划分也更为严格。教学科目包括了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等等科目。

  教育内容中虽然还有修身、读经讲经、文史,并且还占有1/4强的比例,但毕竟以往传统经史之学一统天下的格局打破了,融入了大量的近代性质的新学,在整体教学内容上,修身和读经讲经已经不占有绝对的优势了。在教学方法上,开始实行统一的班级授课的方式,特别强调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如规定各级各类专科实业学校,其教授之法重实习不重理论,由浅近而入精深。其教授所取材宜就本地所有,随时采辑,遇事发明。求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对社会可用之人来。

  在陈鸣这个有着二百多年朝前眼光的‘绝世大才’的指导下,中国新式教育出现的时间虽然短暂,却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一是从小学堂到分科专科学院、大学,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普通教育体系;二是形成了程度相当于小学堂、中等学堂和分科大学的各级师范教育体系;三是形成了农、工、商三大类为主的各级实业学堂教育体系,和以军、政、医、法、工等多种国立学院。与科举时代相比,这种新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虽然时间还很短暂,虽然可科类院校数量极少,但它使得中国的教育在整体上向近代化更加迈进了一大步。

  当然,眼下这个时代也是一个新旧杂陈、急剧变化的社会,在这一点上跟历史中的晚清社会甚至没有什么本质的差距,废除原有的科举模式,就现在的科举制式而言,陈汉的‘科举’越来越像披着一层科举外皮的公务员考试了。这样的变革期无疑会发生很多新时代的难题,一些事情在现在的社会形势下也无法顾虑的彻底周全。所以,退让妥协的并不只是旧式教育,新式教育也一样,两弊相权取其轻罢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