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世富贵_安化军【完结】(1799)

  如果说直接投宋对很多番兵番将来说还有心理障碍,帮着康狗狗做这些事情却都心安理得,靠山吃山,他们不吃军需吃什么。康狗狗的线已经发展到了刺史一级,西寿监军司对他根本无可奈何,现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下装糊涂,大家一起发财而已。

  但有元昊坐镇的天都山南院却没有这么顺利,那里的待遇好,管得又严,康狗狗一直没处下手,恨得牙痒痒。没办法打上了佛像的主意,另开财路。

  听了徐平的话,包拯无奈地摇了摇头:“下官初来会州,却不想还有这一条路子。不过此事传扬出去,我们纵容去偷佛像,会失蕃落人心。都护,不知该做不该做?”

  徐平笑道:“你告诉康狗狗,铜器可以收,大块的铜也可以收,但是铜像不收。他怎么去熔了之后运过来卖,是他的事情,跟我们何干?现今之计,先铸一批钱出来就好。”

  包拯拱手应诺,心里合计此事该怎么进行。他这个人脑子活得很,历史上追着权贵穷追猛打是有的,但对这种事情,却不迂腐。两国交兵,哪里有那么多这也不许那也不许。

  吃过了午饭,将要离去的时候,徐平心中一动,把监当官叫了过来,问他:“你是哪里人?来这里开荒之前,是在哪里做事?”

  监当官道:“回都护,小的本是蔡州人氏,京西设营田务时招了进来。因为上司觉得小的老实可靠,跟着来到西北。来这里之前,在清河县的营田务做事。”

  “那是种田的行家里手了。在此处开荒,依你看来,这里的田地是不是过于贫瘠?”

  “回都护,依小的多年种地看来,这一片河滩倒也算不上贫瘠。这里离河不远,土层深厚,而且平旷,又不缺水。只是土地欠缺养护,都是生地,肥力不足,开出来之后只怕产不了多少粮食。若是能够精心养护数年,当能成为好地。”

  徐平点了点头,知道监当官的意思。这一带河滩地都是冲积来的黄土,用他前世的话来讲就是土壤基底是不错的,只是欠缺腐殖质,导致肥力不足。如果种上多年,生土变成了熟田,肥力上来,加上不错的灌溉条件,还是能够成为好地的。

  监当官生怕徐平不明白,又道:“小的在左近都转过,见有的地方不知为何,保留了先人耕种的熟土,地力便相当不错,不弱于秦州附近世代耕种的土地。只是大多地方因为长时间不耕种,泥沙淤积,熟田变成了生土,一时半会便就不适合种庄稼了。”

  这里从汉朝开始便就屯田耕种,本来是熟田的。只是后来沦为异域,生产的习惯改变了,农耕变成了游牧,熟田慢慢荒废,加之泥沙淤积厉害,便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土地是需要养的,这种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尤其如此,不经过数十甚至数百年的养护,产出的粮食很少。看起来土层深厚,实际上地里没有什么养分,不长粮食。

  包括这里,包括后世的河套地区,肥沃的土地都是一代又一代人历年积累,不停地种植粮食,施以粪肥,加上植物本身的作用,把不毛之地养成了沃土。随着这里种地的汉人离开,甚至惨遭杀戮,肥沃的土地荒芜,要变回从前样子,不知道要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

  以这个年代的耕种条件,认为种地会导致肥力流失是不正确的,实际上精耕细作,会在原来的土层上部形成一种人为的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层。有这种土层的田地,亩产会是其他土地的数倍之多,这样的土地才是农耕民族安身立命的本钱。

  想了一会,徐平对监当官道:“这种水多的贫瘠地方,种水稻比种麦好上许多,你们多开沟渠,能种稻的地方尽量不要种麦。这两年这里驻扎的大军不少,也有粪肥,我会关照军里,注意把粪肥积攒下来,送到营田务,供你们种地使用。世间万事,开头最难,你们多多用心,把这里的地重新养起来,是利国处民、造福子孙的好事。”

  监当官叉手应诺,才想起这位都护,本来就是种地起家的。

  第196章 三角城

  一近三角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城外的几座巨大砖窑。此时城已经筑成,几座砖窑只有一两座还维持着生产,烧制建筑用的砖瓦。不远还有几座瓷窑,是新近建成。

  三角城北方不远即是宝积山,盛产煤炭、铁矿和瓷土,唐时即有炼铁烧瓷的,近一两百年废弃了。高大全进驻这里筑城之后,在采煤烧砖的过程中,把这些矿点又重新开挖了出来,一边炼铁,一边烧造瓷器。包拯到来之后,这些矿点窑口正向他手上转移。

  瓷器是这个年代重要的大宗货物,畅销各地,有几处瓷窑,对地方来说就是会生金蛋的鸡。而且煤炭还有另一个用处,即用来烧炕。

  这一带的人习惯睡炕,而且很多贫苦人家住在窑洞里,煤炭是必不可少的。南宋时的宋慈在他的《洗冤录详义》中曾经记载,西北人多卧炕,每有煨烧臭煤,人受熏蒸,不觉自毙。这一带即盛产臭煤,正符合宋慈所记载的特征。

  徐平不知道宋慈的记载,但因为烧臭煤而发生中毒死亡的案件却从去年就有,他不可能因噎废食不让烧煤了,只能从炕的改造入手。以前之所以发生煤气中毒,是因为烧煤的炉灶在室内,炕的通风也不科学。人们不知道中毒的原理想不出办法,一旦明了其中道理解决起来其实很简单。即把煤炉挪到室外,或者单独小间,只让烟气顺着炕的风道进入取暖,从另一端的烟囱排出去。如此一来热气只加热卧室,而不直接进入卧室,自然也就没有了中毒的隐患。这是徐平在京城建暖房的办法,最早在营田务和军营中推广,所以秦州附近的人把这种炉称为营田炉,而会州、定西一带的人,则称其为军炕,都是一个东西。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