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迷红楼_屋外风吹凉【完结】(2699)

  “滇黔总督周煦,滇省巡抚薛城上书请罪。”

  大明宫光明殿,内阁首辅张廷玉面沉如水诵读着一份奏折。

  在太平年间,一场涉及百人的事件便要捅破天了。

  如今造成了数千人的伤亡,更有数名高官重将连连丧命,已是近年来最大的损失。

  再加上,苗民暴乱……

  损失不可计数,朝廷再次多事。

  好日子,才过了几天啊……

  念罢,张廷玉目光淡漠的看了眼次辅何尔泰。

  改土归流之策,便是此人首倡。

  改变西南大部苗疆,以世袭土司首领治政,不遵王化的局面。

  改土司为朝廷派认的流官统治,将西南各地真正收入大秦版图。

  这不能说是错的,相反,这是极好的政策。

  因为滇黔两省的土司们,大多残暴不仁,视麾下族人为牲畜,打杀随心。

  这不是朝廷自己找的借口,这是经过严实考证的。

  朝廷废黜土司们的权利,以朝廷认命的流官管辖。

  虽然会收一些税赋,但是苗族百姓们,至少不会成为牲畜般被随意打杀……

  只要他们不造反,命就是他们自己的。

  朝野上下,无不为何尔泰这一“仁政”称赞。

  张廷玉也赞成,但也考虑到,苗疆的土司们,一定会拼命反对。

  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千百年来世袭的贵族,怎么会甘心放手手中的权力?

  即使朝廷保证会优先从他们中选命官员,但总有人想做草头王。

  对于这种情况,张廷玉也认可派兵震慑。

  只是,他以为最好多运用些政治手段进行斡旋解决。

  敢暴力抗衡王命者可杀之,但杀鸡儆猴后,最好不要多造杀孽。

  否则,在百姓心中种下了仇恨,日后早晚必乱。

  可惜,何尔泰在滇黔执行时,偏就行事酷烈,缺少怀柔手段。

  只是一味的高压平镇。

  稍有异议,动辄屠寨。

  这让张廷玉十分不喜。

  他之前也曾提点过何尔泰,只是何尔泰答应的好好的,回过头来,照干不误。

  并传出话来,不如此,不能震慑异族。

  三年过后,大半苗疆已平。

  千百苗寨存留下来的,已然不多。

  汤不能让何尔泰一人喝干吃尽,他就被积功调入中枢,换了更需要政绩的人去。

  作为补偿,何尔泰的儿子,从江南四品官,一跃提为正三品的提刑按察使,调入滇省。

  何家与人分润这块美味肥肉。

  何靖颇有乃父之风,甚至更甚一筹。

  原本都赞虎父无犬子,然而,谁也不想……

  如今,不仅闯出祸事来,还累及何家最出众子弟丧命。

  何靖,乃何尔泰长子。

  年不过四旬,就已经位居滇省提刑按察使之职。

  虽在恶省,却也是正三品衣紫大员。

  从来被何尔泰视为何家千里驹,未来宰辅般的人物。

  如今却……

  被一妖女刺杀。

  看着一瞬间苍老了十岁不止的何尔泰,张廷玉暗自摇头。

  早知今日,当初何不松泛些……

  “陛下……”

  何尔泰步履颤巍的出列,声音悲壮,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此桩祸事,乃臣当日在滇行事不力之罪。

  臣恳请陛下治罪!”

  说罢,撩起官袍前摆,缓缓跪下。

  隆正帝细眉皱起,沉默不语。

  内阁阁臣杨顺出列道:“陛下,臣以为何大人所言差矣。

  当日其已在西南行雷霆手段,震慑残暴土司,颇有功勋。

  至于今日之祸,臣以为,乃是苗裔之罪!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改土归流之策,乃朝廷为苗民之利益而设。

  却没想到,他们竟恩将仇报,屠杀我大秦官员百姓。

  此罪,万万不可赦。”

  陈壁隆亦附和道:“朝廷之前行霹雳手段,却心怀菩萨心肠。

  可惜,苗民不读圣贤书,不知圣人大道。

  拒我王师,杀我官员。

  若不施加雷霆一击,覆灭土司余孽反抗。

  朝廷威严不存。”

  之后,兰台寺御史大夫郭琇,及六部尚书、侍郎,纷纷开口附议。

  然而让众人奇怪的是,损失最惨重的军方,却始终没人出声。

  军机阁五大臣,一个都没说话。

  除此之外,内阁首辅张廷玉,阁臣胡炜,也都没有开言,面色凝重。

  朝堂上,气氛渐渐诡异起来。

  就在这时,忽地,殿外执金吾入殿禀报:“宁国侯贾环,苗疆圣女蛇娘,在殿外求见。”

  “哗!”

  满殿文武登时喧哗一片。

  那蛇娘,不正是连连刺杀无数高官大将的苗疆妖女吗?

  她正要被全天下通缉捉拿,居然敢来这金銮殿?!

  然而能站在此地的,没有傻子,都是聪明人。

  再一想军方的动静,以及与蛇娘同行之人,殿内气氛,就愈发诡异起来。

  文武百官,静静的看着隆正帝。

  却见隆正帝面色复杂,眼神波动,过了许久,才阴沉的挤出一个字:“宣。”

  苏培盛忙高声传道:“宣,宁国侯贾环,苗女蛇娘入殿觐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