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杨教授今天弯了吗_杨尘微【完结+番外】(51)

  杨筝顺从地站起身,打开电吹风。

  温热的风抚着陈念恩的头发,杨筝的手指擦过发丝。

  陈念恩眯起眼睛享受,心里溢满幸福的泡泡。

  快吹干时,陈念恩作势,往杨筝身边靠了靠。

  “杨教授,以后我能叫你姐姐吗?”

  杨筝记起了陈念恩那次表白,耳朵又红了。

  “好吗?”

  “嗯。”

  陈念恩笑得特别开心,爬起身,送给了杨筝一个大大的拥抱。

  下楼时,她主动牵起了杨筝的手,十指相扣。

  外边的景色有些壮观。

  临安很少下雪,要么下了雪落到地面就融化了。

  这次不一样,路上积雪了,虽然不厚,但也够壮观了。

  酒店门外的世界很气派,此刻蒙了雪,反而让人生出些危机感。

  天色还很早,东方刚泛鱼肚白。

  扫雪的员工偷懒,扫把丢了,不知道人哪去了。

  陈念恩先踩上去,杨筝在其后。杨筝昨晚不知道把隐形眼镜丢哪去了,此刻眼前是一片迷蒙。

  陈念恩牵住她的双手,一步一步地把她领下石阶。

  快到头时杨筝反而踩空了,身体前倾。

  陈念恩搂住了她。

  她的怀抱太温暖了,杨筝毫无顾忌地留恋着她的温度。

  车是陈念恩开回临大的。

  门卫十分好奇的目送她们远去。

  杨筝到宿舍先换了套衣服。

  昨夜预约好的粥熟了,杨筝盛了一碗放到陈念恩跟前。

  杨筝有用电饼铛剪了两个鸡蛋,卷了个手抓饼给陈念恩。

  做这些时陈念恩从背后搂住了她。

  杨筝僵了身,想挣脱开,又舍不得挣脱。

  “姐姐,你今天什么时候有课?”

  “九点十分。”

  “下午我们出去玩吧?”

  “你现在这个身份,我们能去哪里?”

  陈念恩懊恼的哦了一声,有点小失落。

  思忖了一会,陈念恩说:“我们还去兴平吧,跟你一块逛农贸市场我都很开心。”

  杨筝被她逗笑了:“我没见过你这么约人玩的。”

  “这只是举个生动形象的例子!”

  杨筝柔声道:“好,随你便。”

  “你经纪人和助理不会担心吗?”

  陈念恩抿了抿唇:“她们主要听我的。出了事我叔叔可以替我压下来。”

  杨筝摇摇头:“这怎么又跟小说里说的不一样。”

  “嗯?”

  昨天喝了酒,陈念恩嗓子有些哑了。这声嗯,听起来苏爆了。

  “你的助理应该立刻报告你的经纪人,然后你经纪人给我打来电话约我见面。之后你爸爸甩一张巨额支票到我面前……”

  陈念恩哑声笑了。

  “你这都看的什么东西。”

  “小说啊。”

  “别看那个了,多看看你的专业书吧。”

  ……

  就这么磨磨蹭蹭到下午。

  地上雪都快化光了,只有草坪和屋顶上留了些。

  不少环卫人员在地上撒盐,清雪。

  陈念恩从副驾驶的位置看杨筝。

  杨筝开着的样子很认真。

  隐形眼镜丢了,杨筝干脆带了框架眼镜。

  衬托得气质更加禁欲冷清,弄得陈念恩作恶的想法在脑海里翻腾。

  她好想看姐姐脸红的样子。

  杨筝开着车,没工夫注意陈念恩的小九九。

  通常情侣约会都在游乐场、电影院、法式餐厅……这些地方。

  可杨筝毕竟是杨筝。

  她把车开到了一处偏僻的书店。

  这书店看起来很老,周围建筑看着也有了些年代,墙皮都剥落了。

  杨筝推开那扇门,让陈念恩先进去。

  里边别有洞天。

  虽说外边老旧,可书店里装修却很简洁温馨。这里暖气也很足,刚进去,杨筝的眼镜上就蒙上了一层白雾。

  老板娘跟杨筝打了个招呼。

  “喝杯热饮吧。”杨筝提议。

  陈念恩这才注意到墙壁上的饮料单。

  “我喝红茶。”陈念恩说。

  “两杯红茶。”

  老板娘颔首,她和杨筝相识,却没有过问陈念恩的情况。

  陈念恩跟着杨筝转悠,穿梭在高大的书架间。

  “别跟在我后边,自己去挑书吧。”杨筝轻声说。

  陈念恩有点憋屈,她仗着个子高拦在杨筝面前,跟个小孩似的。

  杨筝无奈,只好去牵她的手。

  杨筝拿什么,陈念恩就拿什么。

  杨筝从角落里抽出一本《文化苦旅》,陈念恩就从角落里抽出一本《文化苦旅》。

  陈念恩说:“这还是我高中读过的。”

  杨筝没说话,她翻开了扉页。

  “我记得我当时写作特别喜欢用余秋雨先生的句子。”陈念恩说:“有一句怎么说来着,什么‘以此为归’来着。”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杨筝淡淡道。

  “哇哦,姐姐真厉害!”

  “别贫了,安静点。”

  最后,杨筝挑了本《文化苦旅》,陈念恩拿了本《千年一叹》。

  角落里有木桌,红茶已经被摆在桌上了。

  陈念恩尝了一口道:“这还真的是煮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娱乐圈 甜宠文 杨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