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_无棋【完结】(384)

  “卫风,你没事吧!”

  什么游大人糖葫芦啊,怎么孩子好像傻了呢?

  宋卫风确实傻了,不过他是高兴傻的!

  他期盼了许久的游大人,此时就站在自己眼前,而且还送给自己一根糖葫芦,让他如何能不激动?

  要是时机允许,他恨不得立刻昭告天下,他的游大人,是一位顶好顶好的男子!是全天下最清风霁月的读书郎!

  周自言:“……”

  他懂了。

  宋卫风对他的崇拜之情,现在已经超过了他们之间的情爱之意,所以孩子陷入了‘见到偶像’的狂热中,直接变成小迷弟状态。

  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周自言最后还是哭笑不得地揉揉宋卫风的脑袋。

  “……”宋卫风摸着自己被揉乱的头发,大有把头发也收藏起来的架势。

  “……”周自言。

  算了,卫风开心就好。

  监生号房在分配的时候就不考虑是不是外地举人。

  全靠抽签,抽到什么邻居就是什么邻居。

  宋卫风真是撞了大好运,他左手边,是京城上林苑监右监丞次孙的号房。

  右手边,是行人司左司副的小女儿的号房。

  一个是正七品,一个是从七品。

  不大不小的京官儿,夹着宋卫风这个外地来的小举人。

  此时,这两个人一边收拾自己的行李,一边偷偷往宋卫风这边瞟。

  奇怪,他们没看错的话……现在站在宋监生旁边的人,就是他们国子监的状元郎,也是现在在翰林院和国子监任职的周大人吧?

  他们都从自家长辈口中,听过周大人的事情。

  也明白周大人这人,在朝廷上的隐形地位。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更奇怪。

  周大人和这位宋监生,是什么关系呢?

  家中长辈为他们收拢行李的时候,专门准备出许多礼品,就是让他们用来在国子监行走的。

  他们收拾完自己的东西,从中找出一份礼品,放入盒中,不约而同都走到宋卫风这里。

  “宋监生,周大人。”

  二人对视一眼,整齐行礼。

  当然,是对着周自言做的礼节。

  周自言虚虚抬手,让他们起来。

  宋卫风站在一旁,看到这样的周自言,更加激动。

  周自言真的头痛,“……”

  “周大人,没想到能在这儿见到周大人,略备薄礼,望大人不嫌弃。”

  这二人送上自己手中的木盒。

  周自言只粗粗看了木盒外表一眼便都退了回去,只说:“你们既入国子监,便是国子监的学生。往后好好读书,用心科举便是,其他的,不需要多做。”

  “谢大人,学生明白。”

  这两位年纪与宋卫风相仿,看起来都是比较好说话的人。

  家中两位长辈大概也嘱咐过,所以他们都对宋卫风释放出他们的善意。

  宋卫风与他们交换了姓名,也算结识了在国子监的第一份友情。

  两个人在离开宋卫风号房时,都忍不住回头看。

  正好看到那位周大人正拆开他带来的油纸包,为宋监生递去一块又一块糕点。

  而他们的宋监生,只顾盯着周大人看,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吃下多少块。

  周大人行为之亲密,他们只在自己爹娘身上见过。

  宋监生是位小哥儿……难不成?!

  嚯!

  二人似乎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当下便回号房写信,要把这个小秘密告与家中。

  若真如他们猜测那样,说不得周大人不日就要成亲了,他们两家得好好准备拜礼才是!

  周自言看少年们啃完糖葫芦,又听说他们还没收拾好自己的号房,便拿出夫子的气势,把他们赶回去收拾号房。

  几个少年做着鬼脸跑掉。

  小的走了,剩下那个大的。

  周自言更头痛了。

  宋卫风一直保持着一种虚幻不真实的神情。

  周自言真的全身起鸡皮疙瘩。

  “卫风,你清醒一些。”周自言走到宋卫风号房里,关上门。

  宋卫风手里还抓着那根糖葫芦,“周大哥……不、游大人?总宪大人?”

  “……还是叫周大哥吧。”周自言看看宋卫风的号房,确定他号房里什么都不缺后,才坐到椅子上,“你可真心大,不仅不生气,还这副模样?”

  “我说,你准备这样到什么时候?”

  宋卫风强压心中激荡,放好糖葫芦,正襟危坐,道:“有什么好生气的,毕竟……周大哥也没瞒过我不是么?”

  “这倒是,我还以为你要再等许久才能猜到。”周自言单手托起下巴,调侃宋卫风,“比我想象的聪明嘛。”

  宋卫风眨眨眼,“谁让我们周大哥的过往经历,都被写成堂谱,放到率性堂里了呢?”

  周自言:“……原来你是这样猜到的。”

  宋卫风点头。

  周自言还想说什么,就见宋卫风又盯着自己看个不停。

  “卫风,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周大哥,你当真是游大人么?”

  “如假包换。”

  周自言站到宋卫风身前,想让他捏捏自己的脸皮,“你瞧,是真的。”

  他嬉皮笑脸,想和宋卫风玩闹一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