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农_鬼屋夜游【完结】(218)

  满屋子,竟然没人说的出话来了。

  “最后……”我指指军报上的最末位:“我军入平壤后,拨粮糙给断粮的高句丽百姓这一条,敢问殿下,就凭我军带的那些粮糙,能支撑到几时?拨给了平壤,那别的地方要,我们拨不拨?拨,我们吃什么?不拨,等于火上浇油,bī着高句丽人反我们。一旦我军粮绝,这后果和损失,说句大不敬的话,咱大唐伤不起啊若要验证卫公和我的这番推论,最简单的就看这几天内是否有新的军报到。按了兵部惯例,十天一份军报。按日子算算,这两天内新的军报肯定是要到的,若是军报不到,那意味着什么?在座诸位心知肚明,何须乐休多言?”

  李治听我一席话说完,已经是满头大汗。

  他左右看看目瞪口呆的褚遂良和眉头紧皱的房玄龄,最后一咬牙:“鸣钟议事”

  “咣——咣——咣——”太子府的警钟长鸣九响,这意味着十万火急,凡长安城内,六品以上官员必须在半个时辰内赶到太子府议事,否则就得看人品,运气好,一顿廷杖后罚俸,运气不好,撞枪眼儿上,那后果就不一定了。

  警钟一响,当先来的是一尊大神,谁啊?长孙皇后

  “为善,好端端的为何鸣钟议事?”长孙皇后疾步走进太子府大厅,看见李治直接就问。

  “拜见母后”、“参见皇后”大厅里人人都行礼问安。

  “卫公?乐休?”长孙皇后眼睛扫了一圈,然后吃了一惊:“怎么连你们都惊动了?到底什么事儿?”

  李治给长孙皇后扶到首位上坐好,然后恭恭敬敬给刚才卫公和我的一番推论说了,最后道:“正因为事出紧急,所以儿臣才鸣钟议事的。”

  长孙皇后一路听李治解释,越听眉头皱的越紧,最后再次给军报看了一遍,然后把军报往案子上一放,揉揉额头道:“果然果然我等皆被大胜的消息冲昏了头脑,错非卫公和乐休在,恐怕真的就失之应对,悔恨终身了。”

  大厅之上没人吭声,都等着长孙皇后指示。

  “这议事,有为善、梁公(房玄龄)和登善(褚遂良)主持。卫公、乐休,你们随我到后面商议一下。”长孙皇后揉揉额头,然后发话道:“等会儿我会送条子到前面来的。”

  “是”所有人都躬身应道。

  长孙皇后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这事儿大厅里议论的就是表面文章,真正拿主意的还得她来。

  跟长孙皇后到了后厅,一杯茶下肚脑子清醒了点儿。这事儿不好办啊去的早了,李大帝嫌我们多事儿,他那正兴高采烈的庆功呢,我们跑一帮人杀过去,还愣说是救他去了,那等于去找抽啊去晚了,李大帝恼羞成怒,这一股邪火往谁身上喷?被喷的哪个受得了?这道理也简单啊,就像搞,大男人刚给一个女人放平,正想哈哈笑几声得意一下呢,被女人一个猴子偷桃,摘了重要部位上,是谁都得恼羞成怒不是。

  要说还是死了的杨万chūn可恨,怎么就挖了这么一个大坑出来,谁碰上谁眼晕啊难怪凭李靖的身份都感觉难受,说来说去,都是封建帝王制闹的全天下就皇帝面子大,谁还都得顾着他的面子来。

  “这事儿究竟拿个什么章程,还得卫公和乐休拿主意才行。”长孙皇后看看李靖和我,然后缓缓道:“别看前面还站了一帮子大臣,要我看,除了你们俩个,他们怕是问题出在哪里都不清楚”

  这话就绝对了,别的不知道,大唐牛人还是不少的,可惜,我知道的几个貌似现在还不上台面,否则这活儿倒也能gāngān。

  李靖眯着眼看了看我,然后道:“之所以硬把乐休拉出来,就是因为乐休做事圆滑,善能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这事儿直来直去肯定不行,太过婉转又耽误时间。我虽然能看出里面的蹊跷,但这种弯弯绕绕的处理手段却非我所长。”

  嘿老李这是过河拆桥,抓到杠头撂挑子啊

  长孙皇后居然还点点头,虽然没说话,但这意思不就明白了么?

  厅里就三个人,俩都撂挑子了,这不就看我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躲都躲不掉

  闷头不吭声,脑子转的飞快,这事儿处理的方法不是没有,但坚决不能我去,得抓一个顶缸的出来才行。

  长孙皇后和李靖也不催我,就这么看着我。这不说话的压力,比说话大多了

  脑子里转来转去,想到了能gān这活儿的三个人,但问题是这三个人如今的身份都不合适。第一个是苏定方,老苏无论才智、手段都gān这个都够了,可惜,如今他也在高句丽呢,就在右骁卫大将军程名振手下。第二个,李治这太子府的舍人、如今的崇贤馆直学士人猫李义府,这货别的不行,但这弯弯绕绕的手段还真行,这活儿倒也能gān。可惜,这货不是好人啊?咱不能跟他走太近,否则后患无穷。第三个,上官仪身份没话说,能力也不错,唯一遗憾的就是有点儿直,还没达到老练圆滑的境界。所以如果让他去,这事前就一定得关照好,帮他把套路理清楚。

  理理思路,冲长孙皇后和李靖拱手行礼道:“细细思量之下,这事儿不派兵救援也行”

  李靖眼睛一睁:“哦?计将安出?”

  “嘿嘿,犒赏三军”我笑眯眯的说道:“只要咱们舍得花点儿粮糙,这事儿反过来想想,说不定倒是给新罗、百济、倭国一起坑进去的一个契机”

  -------------------------------

  粽子叶还浸在水里呢,糯米、ròu块、赤豆、红枣也都准备好了,下午包粽子会的多不是好事儿,这点大家牢记。最好是会的多,但别人不知道

  上部 第一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坑(三)

  更新时间:2011-6-6 2:28:22 本章字数:3876

  第一百七十三章好大一坑(三)

  什么叫国家?这个学过初中政治课的就知道……这世界上本来是没有国家的,因为有了人,所以才产生了国家。可以说,国家是人类的衍生物。从这个推论来讲,只要是国家,那就也必然遵循一个简单的循环,即诞生——发展——qiáng大——衰亡——湮灭。这个过程或长或短,有些还会跳跃式发展,即诞生后直接湮灭,中间几步就算省了。

  既然国家是人类的衍生物,那国家究竟代表谁的意志?这个问题就深奥了,理论上的东西咱就不掰扯了,因为有些理论永远都只是理论,根本不会被实现。至少人类发展至今的历史上就没实现过。所以,国家永远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志。皇帝是什么概念?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封建社会,可以简单点儿认为,皇帝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这么讲不算错吧?那影响皇帝的又有哪些人呢?贵族?官僚?呵呵,简单点儿,用上层人士来说应该也不错吧。

  普通老百姓最容易受谁的鼓动?呵呵,还是上层人士对不对?既然如此,高句丽如今的局还不好解么?

  我这儿才给思路理顺想好,还没开口呢,李治气呼呼的进来了。

  “为善,为何不在前厅议事?”长孙皇后皱皱眉头问道。

  “回禀母后,前厅那些官员如今正齐声赞颂,说是要大庆呢”李治给长孙皇后行个礼,然后气呼呼的说道:“我这才开口说军报,他们就一个个争先恐后的齐声称赞,居然没一个人能发现问题,我这一肚子话又不能直接讲,应付了一阵,着实烦闷,所以才jiāo给梁公和褚遂良去应付,我还是来这儿听听主意。只要这儿主意拿定,我这心里才有底。”

  长孙皇后轻叹了一声,点点头:“也好,那你就一起听听吧,卫公、乐休皆是国之栋梁,眼光长远不说,更兼算无遗策,此番这局,还得他俩拿了主意才是……乐休,你刚才想说什么,赶紧说来听听。”

  呼——说就说吧,反正早晚李治也会知道的。

  我笑了笑说道:“杨万chūn之谋,说白了也简单。高句丽十月之后天寒地冻,不宜行军。他此时开城投降,就是算定我军入城之后,既受天气影响,又要理顺高句丽上下,短时间内必然无法撤离。伏兵于民,自献首级,无非是行哀兵挑拨之策。其目的无非是想在高句丽百姓中埋一颗仇恨我唐军的种子。我唐军入驻平壤,又无法在短期内撤离,等杨万chūn埋下的这颗种子发了芽,自然就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之境。说不定还会有高句丽死士抱着荆轲刺秦的心态来对我朝陛下不利。万一这计策成了,那杨万chūn必将永垂高句丽青史,他岂不是混个虽死犹荣?”

  李靖和长孙皇后点点头,李治恨恨说了句:“狗贼好歹毒的心肠。”

  没理他们,自顾自说道:“其实要解高句丽的局不难,我这儿有上中下三策可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鬼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