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修真药农_吃货天成【完结】(6)


风俊辉也意识到了自己现在的qíng况。身后背的包已经被树枝划破了几道,身上的衣服裤子到处都是破dòng,甚至已经快全部变条状了。还好,他至少遇到水的时候,还好好梳洗过,不至于被人当做乞丐。
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自己该怎么解释,总不能说自己这是送一只鸟回家,然后落得这番模样吧?而且这只鸟还是传说中的大鹏鸟!想了下,风俊辉回道:“我本来是出来旅游的,一个人背着行李就上山去玩。结果没想到进山里迷了路,在山里兜兜转转的过了很久,越走越远。今天好不容易才走出来了。”
“哎哟,你说你这孩子,这山里是能随便进出的。好歹人还好好的出来了,要不然……”老农也不再多说,人老了,对年轻一辈的都多了份关怀,即使风俊辉和他只算是陌生人。看风俊辉láng狈的模样,还有些害羞的挠头的小动作,老农一笑,邀请到:“要不你先到我家里去吃口热乎的,这些天在山里可遭了不少罪吧。”
“好,谢谢大爷了。”风俊辉自然是满口答应。
果子也不摘了,老农带着风俊辉就原路返回村子。这个村子不大,坐落在山脚下,房子也多是砖瓦混着石头建的房,看上去并不富裕。这一出山,应该是真正的走出了昆仑山脉了。在山边往对面一望,全是平坦的土地,少有的起伏,也只是矮小的土坡。
在不远的地方,还有几户散落的人家,再远些,还有一些小的村落。老农带着风俊辉从围着村子的一条只是压实了泥土,铺了小石仔,两米来宽的公路回村子。
“还是政府好,这路修了,以前上镇子得走一个多小时,现在坐车,眨个眼就到了。”踏着这顶脚的石仔路,老农十分满意,都忍不住和风俊辉聊起这路。
风俊辉也随意聊了两句,这些惠民政策他也是觉得挺好的。不过他现在他最关心的还是这个村子位于哪里。
“Q省!”风俊辉激动了,不是因为自己两个多月从辽阔的新疆走到了Q省,而是因为他的老家也在Q省。只是离这边稍微有些远,他还要到省会去转车回去。还好,老农这村子离着近的镇上,有直达省会市的班车,虽然每天也就两班。
老人家是汉人,姓姜,风俊辉称他为姜阿爷,阿爷其实就是他们称爷爷的意思。姜阿爷也是乐呵呵的应着,直说还是读了书的娃儿好,懂礼。特别是知道风俊辉也是老乡后,那更是开心了。
本来一开始风俊辉还用着普通话,后来两人都直接用方言。虽然一个省的,但是口音也还是有些差别,不过不影响沟通就是了。和姜阿爷一路往村子里走,村子里不少人看到浑身破烂的风俊辉都十分好奇。姜阿爷都打发了,怕风俊辉脸皮薄,被人笑话不好意思。
姜阿爷家就他和老伴在,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外打工,也都成家了。孙子孙女的也都在读书,平日里冷清得很。姜阿爷的老伴也是个好客的,看到风俊辉那模样,直道风俊辉遭了罪了。把她家小儿子的衣服收拾了一套出来,让身材差不多的风俊辉去洗个热水澡换上。
趁着风俊辉洗澡的时候,老太太给做了一碗gān拌,这里人爱吃的面食,煮好的手工面条过了凉水装盘,再淋上臊子。剁碎的ròu粒炒了土豆粒做臊子,油汪汪的不说,一盘gān拌里面得有半盘ròu粒酱。再热上一碗家里煮好的杂碎汤,那就齐活了。等到风俊辉洗好澡出来,看到这么一盘一碗冒着热气的gān拌和杂碎汤,眼泪花都出来了。
这gān拌和其它地方的gān拌面差不多,好吃又管饱。风俊辉是真的馋了,又是从小爱吃的口味,呼噜噜几筷子就吃了大半盘。那杂碎汤是老太太用羊杂做的,还掰了些泡馍进去煮,风俊辉几口就解决大半。
“瞧这孩子饿得哟。”老太太心软,已经脑补了风俊辉进山是受尽了苦难折磨,风chuī日晒,还得防着蛇láng猛shòu,想到后面,眼泪都出来了。
“奶奶,我这就是好久没吃到家乡味了,心里想。”风俊辉咽下嘴里的吃食,还安慰着老人。
“锅里还有,娃子,还吃不?”老太太擦擦眼角的泪花问道。
“吃饱了,奶奶手艺真好!”
吃饱喝足,风俊辉也没有立刻走,而是把手机找出来充上电。这一开机,风俊辉就被短信的提示声给惊呆了。他家里人反复给他打电话,已经不知道是几百次,还是几千次了。想到自己父母怀着如何的心qíng给自己打电话的,而电话一直关机,父母着急的模样,风俊辉连忙给父母回了电话。
“妈,我没事……就是进山里采药了,手机没电……我明儿就回家……我好好的,妈,别担心……”和他妈妈说了半个多小时,才让他妈妈放心下来。
本来风俊辉是归心似箭,不过在闲聊中他得知两老的大孙子就在省会上大学,老人家是想给大孙子寄些山里的野果子,又怕寄坏了。风俊辉就主动提出帮忙把东西送去省会,算是报答老两口的收留之恩。
老两口自然是高兴得很,他们知道风俊辉是本省的人,还在北京读过大学。看风俊辉说话也斯斯文文的,就觉着风俊辉准不会是坏人。而且就是些野果和家里的吃食,也不怕风俊辉不给带到。
老太太更是直接进厨房去忙活了,姜阿爷又往山上走,背了背篓,要多摘些野果子。看到老两口这番的忙碌,风俊辉不由想到了自己每次回去满桌喜欢的饭菜,仿佛就看到了自家父母忙碌准备这些的身影。
一些想法隐隐在他心里生起。

第七章 省会卖宝

“那个,小辉啊,你看我们这,也没个准头,东西好像带得多了,我挑挑再装好,你再等我一会儿。”姜大爷挺不好意思的,他这心里想着给大孙子送东西去,在山上是见着野果子熟透的都给摘了下来,兜兜转转没一会就是一大背篓。要不是拿不走,他估计还得在林子里多摘些。
“没事,姜阿爷,这点东西我能带走,不过得要用你这背篓继续装着。”也不知道姜阿爷家的大孙子会不会嫌弃。很多在校大学生若是看到家里用背篓给他送去东西,不会高兴,反而觉得丢了他脸面,冲着家里人生气。
“那就劳累你了,这背篓你背去就是,家里也没有别的趁手工具,难为你了,等我大孙子放假的时候再带回来就是。”姜阿爷满口答应,那边老太太也准备了几包吃食。家里腌的酸菜,油炸的各种丸子,做的腌蛋、ròu酱等等。两老口那架势,真是恨不能把整座山、整个厨房都搬到学校去,让他大孙子挑着吃。
一大早,姜阿爷就联系好了村里跑摩的的人将风俊辉送到镇上去坐车。老两口就像是送自家的人一样,将风俊辉送出了老远。还单独包了一大包吃食,送给风俊辉的,还让风俊辉回到家后记得打个电话报平安。
这让风俊辉十分感动,虽然没有送金送银,但是这份关怀却是最为难得的。悄悄的拿出在昆仑山里采到的一种灵糙递给姜阿爷:“姜阿爷,这个是我在昆仑山里采的。我看着有鸟在啄着吃,又饿得紧,自己就吃了些。吃了后,身体好了不少,浑身有劲,这些你拿着。”
这种糙很奇怪,长在比较深的杂糙丛中。夜晚有月光的时候,就能在杂糙丛中显出来。因为这种糙的叶片在月光下能够发出微微的银白色光芒,因此叫它月光糙。是一种对修缮身体损伤的药材。
“这个你自个儿收着,我们不能要。”姜阿爷年岁大了,也曾听到过不少从昆仑山上采到特别的糙药或者果子吃后,治疗好了病痛或者身体变好的事。
就他们村还有一个老爷子,马上百岁了,身体十分硬朗,每天还自个儿出门溜几圈,看着也就七八十岁的模样。据那老爷子说,他就是年轻的时候偶然吃过一种以前从没人提起过的果子,所以身体一直很好,从没生过大病。
“我还有呢,这几颗你收着就是。”风俊辉说着,将月光糙塞到姜阿爷手里。自己快走几步,到村口那里坐上约好的摩的后面。
看到摩的经过后扬起的尘土,老太太叹道:“这孩子实诚。”
“老婆子,这东西可不能对外人提,等家里娃儿都回来后,熬了汤让一家人都喝点。留点以后遇着事了再拿出来用,就是对家里的娃儿也不能提这事,几个娃儿都是好的,老二、老三媳妇那……哎。”姜阿爷说道。
“要你老头子说,我能不知道?”老太太不高兴了,这话说得好像她多不懂事一样。
后来,这姜家成了远近闻名的长寿之家,这家几代人,最长寿的活了一百二十多岁,就是稍差的也有九十多岁。姜家人为善,也让附近不少人认为是因为善积德而长寿,将这里的风气变得好了很多。
不过,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qíng了,且说说这边风俊辉。坐着摩的一路到了镇上的一个临时车站,其实就是在街边画出的一个停车区域。去省会的大客车已经等着了,里面只有三五个人。
估计平日里乘客也不多,售票员和司机都在旁和人聊天。风俊辉自个儿上了车,反正等下有人来卖票的。也因为这样,他背着大背篓,也没人让他放到客车下面放行李的位置。
姜阿爷家的大孙子就读的是在Q省挺出名的一所地质学院。长途大巴虽然还算舒适,但是在一路经过很长一段小道,九曲十八弯的,也颠得让人难受。下车后,风俊辉直接叫了辆出租到地质学院,途中给姜阿爷的大孙子打了电话。
姜阿爷家的大孙子叫姜浩华,今年大三了,课业有些重,各种考试不断,风俊辉连续拨打了几个电话都是无人接听。实在无法,等风俊辉到了地质学院,已经十一点多了。他gān脆找了个地方自己坐会,等下中午的时候,姜浩华估计就会回电话给他。
别说,风俊辉身上穿的是姜阿爷小儿子以前的衣服,又背着大背篓,头发几个月没打理了,看上去真的是土pào进城。偶尔路过的学生,都会多看他两眼,不少学生眼里多少都有些嫌弃。不过风俊辉也不觉得少了块ròu,想想当初刚到京城读大学的时候,这样嫌弃的目光他看多了。最开始还有些不舒服,后来就习惯了。
这所地质大学里面的风景倒是挺美的,就说风俊辉所坐的这里。一个小型的人工湖,湖里面种着很多睡莲,花开得正好。而在湖边则有很多钟林怪石一般的布景,体现了很多特别的地理面貌。
他这会坐着歇气的地方就是看着像假山石林,实则里面暗藏着很多羊肠小道,而且还散落着安排了很多坐的石凳子。在这些假山上面,还有一些植物,或者在转角处有些不大的树木,让这片地方就像是野外的山石之间,别有一番趣味。
“李教授,老李同志,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有好的材料,怎么自个儿藏着,应该拿出来大家一起研究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