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寰妤:许我倾室江山_殷寻【完结】(14)

  ☆、卷二040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2)

  一句话问的朝廷之上议论纷纷,问女子芳龄原本是忌讳之事,但她明白他话中含义,倒也不隐瞒,淡声回答:“民女今满十六。”

  “诸位大臣们听听,这女子才十六而已,年纪轻轻哪懂什么国家大事?皇上,请明鉴啊。”

  她没有反驳,只是静静站在那里。

  景帝微微蹙了下眉头,“依照袁中郎之意如何?”

  楚凌裳只听着这声音耳熟,这才想起他就是昨晚在宴席之上进谏之人。

  袁盎立刻回答:“方今之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如此方能平复叛乱。”

  众人听了纷纷低语。

  “皇上切勿再犹豫了,昨夜皇上已经下旨今日午时将晁错腰斩,如若有反悔之意放了晁错,不但会引来七国叛乱的借口,而且还会树敌意,那匈奴左贤王昨夜在宴席之上便咄咄bī人,他一是bī着皇上斩了晁错,二是——”袁盎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楚凌裳,“公然向皇上索要楚姑娘,他的目的只是想要挑起事端引来大汉与匈奴之争,皇上万万不可中了蛮夷jian计啊。”

  “朕昨夜也只不过是拖延之计,难道真的要朕为了平乱便罔顾重臣xing命?晁错是人才,朕极为爱惜,而楚寰妤冷静果断,朕认为她足有平定天下的本事,她已被朕封为女官,又哪有将朝中官员送人的道理?”景帝的面色显得有些不悦,很明显他有心倾向楚凌裳。

  “皇上此言差矣。”袁盎言辞更加咄咄bī人,声音也提高,“古往今来从未有女人封官进爵,皇上此种举止并将为天下人当做笑谈,臣以为大汉如今国基不稳,文帝在位之时,朝中因抗击匈奴早已经使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为了黎民苍生,臣等都甘愿为皇上赴汤蹈火抛去xing命,难道楚寰妤就不能做此牺牲?”

  身后有众多大臣点头同意袁盎的话。

  景帝见此,衣袖下的拳头紧攥,良久后看向楚凌裳,“楚寰妤,对于七国平乱,你主张主动出击,而面对匈奴滋扰,你又有何良策?”

  楚凌裳抬眸,不难看出景帝眉梢间滑过一抹隐忍,淡声回答:“大汉与匈奴厮杀近百年,往往都是败多胜少,原因很简单,就在于大汉战马不良。”

  “有何良策?”

  “匈奴战马qiáng悍,大多为汗血宝马,此种马匹可日行千里,奔跑之时犹如生出两翼,大汉若要qiáng盛,必先引进此种宝马作为战马,屯兵养马才是上策。”楚凌裳给了一个极为中肯的建议。

  众多大臣又开始议论纷纷。

  袁盎闻言冷笑道:“照楚寰妤的方式去做,那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出兵匈奴?真是笑话!如今战事在前,楚寰妤的计策并非良策,皇上还是接纳臣的建议,午时将至,勿要给匈奴左贤王留下攻汉的借口才行。”

  “皇上,袁中郎之言并不妥当,末将愿领兵迎战,保我大汉江山。”朝廷之上另一武将跪地请命。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她顺势看去,好一个威武男儿,虽身未带兵器,可那眉宇间尽是沙场英气。

  ☆、卷二041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3)

  景帝想了想看向楚凌裳,“今日大臣们进谏,有希望诛杀晁错以平息战乱,正如袁中郎之意,让朕不爱一人以谢天下,又有赞同出兵迎战,正如周将军的意见,楚寰妤一直进谏为迎战,与周将军的想法一致,你可有详细妙计?”

  周将军?她这才知晓,刚刚开口说话的这位男子究竟当朝赫赫有名的周亚夫大将军。深吸一口气,她看向景帝——

  “圣上,叛乱之意就正如‘yù加之罪’,纵使诛杀晁错也未必可平复战乱,说不定适得其反更为糟糕,如若为了大汉平定,民女不会在意皇上是否同意和亲,但在民女认为,大汉君威天下,将军更是威风凛凛,正如朝上有周亚夫大将军,又有栾布、窦婴为左右手,此战必要主动迎击才行。皇上可命周将军为太尉,亲率诸位将军迎击吴楚叛军,派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率兵解齐之围,并命窦婴为大将军,驻荥阳督战。如此一来可令吴王措手不及,再想掌控时机就难了。”

  景帝听了,微微点头做思考状,许久没有开口。

  楚凌裳也一直站在殿前,静静地看着殿上的景帝,见他眉眼依旧露出闪烁之光,心中知晓他心中尚且存有疑虑。

  “皇上,此举万万不可啊。”袁盎立刻反对进谏,“吴王发兵叛乱已杀我汉军数万人,如不诛杀晁错,叛军更会以此为借口直攻大汉。据臣所知,吴楚叛军声势浩大,单说吴王就有近五十万大军,如皇上真的决定迎战,前线军队不足,临时调动人马也来不及,大汉的百姓又将置身水深火热之中,到时候民怨连连,只因皇上保晁错一人所致,有损我大汉国威啊。”

  朝廷自是分派分流的,袁盎的建议一提出,他身后的几名大臣也同时跪地,“袁中郎所言及是,还望皇上三思而后定啊。”

  楚凌裳微微转头,看着朝堂之上的qíng形,又见景帝的面色一直在犹豫,再度轻柔开口,“皇上如若担心吴王叛军人数之多,民女认为这并不足为怕。”

  所有人又将视线转到了她的身上。

  景帝愕然,“此话怎讲?吴王叛军可是足足有五十万。”

  “不,这人数令人质疑。”她淡淡一笑,说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大汉自文帝之后国泰民安,皇上登基以来更是做到国民昌盛,百姓一向爱戴大汉朝廷,自然不会希望改朝换代。吴王是犯上作乱,此举本就不得人心,又何来的五十万大军呢?依民女看来,此次叛军最多不过二十万,这二十万大军中不免会有亡命,怎会尽心效力?相反汉军一心为朝廷,只要皇上下令主动迎战,大汉毕竟赢取主动,只会胜不会败。”

  她的声音虽轻,却很有力度,大胆的推测更是令所有大臣们全都愕然,周亚夫、栾布及窦婴(窦太后堂兄之子)也纷纷跪地请命,异口同声说道:“末将愿为民请命,请皇上下旨迎战。”

  “皇上,此时出战只会给北方匈奴留下机会啊,匈奴这几年屡屡有进犯之意,而今,左贤王又将进殿面圣,如果皇上真的决定迎战,匈奴贵族自会以大汉不尊重外宾为由,与吴王勾结攻打大汉。”又一位重臣大声提议。

  景帝揉了揉额头,没有开口。

  楚凌裳将景帝的样子看在眼中,心中倒也明镜似的,如今的局势在景帝看来是骑虎难下,左贤王的觐见就好比卡住了他的咽喉,发兵不是,不发兵也不是。她能够看得出景帝的确有发兵主动迎战之意,但又怕左贤王以此刁难,发兵与吴王勾结,此时qíng势势如水火,轻易不得。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轻叹一声,这个左贤王来的还真是时候,看样子是个诡计多谋的人没错,如此一来她更加相信,这个左贤王此次前来,绝对不是为了和亲,相反,他一定会找出各种缘由为难大汉。

  正在大殿的气氛实为凝重焦灼之时,便有宦官传话——

  “太后娘娘驾到——”

  “臣等恭迎太后娘娘。”众大臣均跪地叩拜。

  ☆、卷二042窦太后的决定(1)

  窦太后出现在朝廷之上早已不是稀奇的事qíng,楚凌裳见到这位太后第一眼的时候,就看出她有长命之相,但命宫之中又缺乏主气之兆,预示着她注定无法与相爱之人携手一生,甚至有可能还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命理之事她一向是纳入眼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窦太后今天穿得依旧朴实无华,由贴身宫娥扶持着缓缓走进了朝廷大殿之上,百官纷纷叩首祝福长乐无极,连景帝都亲自起身迎接,可见她虽身处后宫,威仪之态还是令人折服。

  当她清楚了朝廷上争执的事宜后,威严开口,“皇上不用再为难了,哀家已下令午时腰斩晁错,这个坏人哀家来做。”

  “母后?”景帝一愣,连忙压低了声音说道:“晁错是良臣,他何错之有?”

  “错就错在这是皇上昨晚亲自颁下的圣旨,君无戏言,如果皇上今日不斩晁错,那个左贤王会善罢甘休吗?昨晚他已经咄咄bī人,再加上我大汉国基不稳,军臣单于自从上次拒绝和亲后就一直想要直取长安城,他们的野心已经可见了。”

  景帝自然明白“覆水难收”的道理,眉间染上惆怅之意。

  殿下大臣们也只能低叹着摇头,凡事参加宴席的大臣们都知道昨晚左贤王是怎样令皇上骑虎难下的,为了大汉江山,只能牺牲晁错一人了。

  窦太后又将目光落在了殿下的楚凌裳身上,眼中的光亮虽然平淡,但又透着几许深思熟虑后的深沉之意,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这份凝重,全都将目光转向了楚凌裳。

  皇上是了解自己母后的,见状后连忙开口,“母后——”

  刚开口的话却被窦太后抬手轻轻阻断,良久后再度开口,“楚凌裳,你抬起头来。”

  她缓缓抬头,只是轻轻对上了窦太后的双眼后,又想起她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敛下了眼眸。一直以来,在她的印象中窦太后都不是严苛的,相反她的双眼一直泛着柔软的光,但眉宇之间又透着威严之气,她是个传奇的女人,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又怕靠近。

  可,越是这种女人,她内心的就越深。能够做到权力之峰,并不单单只具备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还要学会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步步莲花。

  “凌裳。”窦太后意外叫出了她的名字,淡淡问了句,“昨夜宴会之上,左贤王心仪于你,哀家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良缘,今日决定准了这事。”

  景帝一愣,殿下百官们倒是个个点头,很明显他们对太后的决定很是满意。

  楚凌裳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神qíng看上去没有太大的变化,可心中早已经惊涛骇làng!白袖下的手指感到一阵阵寒凉,这股子寒凉又沿着每一寸肌肤渐渐蔓延开来,直到全身各处……

  太后竟然将她许给左贤王?

  呼吸感到异样窒息,心脏跳得快要从胸口的位置蹦出来似的,她从没有过这种感觉,这种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感觉。脑海中不经意窜过赫连御舜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眸、那总是微勾着浅笑的薄唇……

  难道,她真的要成为他的女人?

  ☆、卷二043窦太后的决定(2)

  窦太后见她既不应允也不反抗,微微蹙了一下眉头,“凌裳,你对哀家的决定还有异议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殷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