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边军一小兵_老白牛【完结】(801)

  听说这名字还是永宁侯爷亲自定下的。

  他们各人有各人的研究任务,吴世宦原来是木匠泥水工,当然主要研究的便是制械、城建方向。

  按吴老头说的,这真是光宗耀祖的事,自己临近入土了,没想到还有成为官人,拥有类似文人称号的一天。

  不知不觉,吴世宦进入王斗体系已经很多年了,他的须发更是完全花白,不过仍然jīng神抖擞,拥有使不完的jīng力。

  他现在也生活富裕,当初王斗让利于民,一些不重要的厂坊分包给民众,当时吴世宦便与家中子弟开了一家水车厂,现在水车厂生意兴隆,成为宣府镇有名的大厂之一。

  衣食无忧,又身居要职,拿着丰厚薪俸,吴世宦别的没什么心思,就想着自己能否青史留名的一天。

  便若粟都尉赵过一样,发明耧车,名扬千古。

  多年来,他也识字不少了,更决定在年底通过文化考核,拿下匠师的称号。

  现宣府镇工匠云集,上等匠士众多,匠师却没有一个,吴世宦老当益壮,决定率先成为宣府镇匠师第一人。

  当然,若赖源龙等人愿意考核,他们要成为匠师还是轻而易举的,毕竟书吏大使出身,不过他显然没有进入工匠体系的意思,只在军科司任了职,挂着高级研究员的称号,一心研究自己的火器。

  李茂森文化水平差了一些,李之芬潜意识认为自己是士绅,就没有想过去考匠师。

  此时这片院落为民科司一些研究员合用,各自在捣鼓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邻近吴世宦这片大院的,便是一个叫龙琨的中年胖子,一样是个中级研究员,整日神神道道就在搞一些蚯蚓。

  “不对,不对,如此麦子虽可收割,但散落满地,更增人工……”

  吴世宦在图案上改来改去,总觉不满意。

  他想研究的,其实是一种收割机,由于漠南要进行大开发,又暂时地广人稀,没有机器跟人工抢饭碗的问题,短时间内要多产粮食,这就对高效率的机械需求极旺。

  按吴世宦的想法,世上有快速播种物什,自然也有快速收割的机械,近期他在研究的,便是这个东西。

  此事更已经在民科司立了项,拿到了大笔的经费,只是迟迟不能出成果,让吴世宦心急如焚。

  他放下眼镜,踱出自己的办公室,来到前方大院中,一些助手与工匠,正对着几架木制机器忙活着,看着这些机器,吴世宦眉头皱起,眼下有几个难题。

  一是麦子割下后,如何整理整齐,装筐妥当,否则散满一地,还不如手工cao作呢。

  二是效率问题,依吴世宦的估计,此物成后,不过收割速度比人工快两倍罢了。

  此物若只比人工快两倍,肯定难以推广出去,耧车能日种一顷,但因为价格高昂,民众都不愿意使用,这物更不用说了,这收割速度,必须要提高上去。

  只是怎么改进呢?

  带着烦恼,吴世宦在院中踱步,更不知不觉踱到邻近的龙琨那方院落去,二人没事,也会串个门,或在一起闲聊喝茶。

  到了这边,就见龙琨指挥着助手们,正往一yīn湿安静所在,不断堆积着牛、猪、马、jī等粪便,还有大量的果皮、树叶等堆上去,一边喃喃自语,在笔记上记着什么。

  “……地龙习xing喜静,偏好cháo湿,冬日更需铺上厚叶,粪便,以免无食而死……”

  他在忙活着,根本没注意到吴世宦的进来。

  这个胖肥的中年男子因贡献了糙场养jī法,还有土缸孵蛋法,使宣府镇的畜牧业大大发展,几年过去,他现也成为了民科司的主力人员,他身家一样丰厚,因为各用糙场养jī鸭的畜场,都要向他jiāo纳一定的专利费用。

  他现在在研究用蚯蚓喂养jī鸭,因为他发现,养蚯蚓耗费少,喂养出来的jī鸭,更又大又肥,下蛋率都提高不少。

  而且蚯蚓粪便可以增肥土地,医药又称地龙,可以入药,具有清热、镇惊,利尿,止喘等功效。

  所以这两年,他都在研究这个蚯蚓的事,民科司成立后,更是专门为此立了项。

  他喃喃自语着,吴世宦虽然进来,其实还是挂念着自己的事qíng,他看着龙琨在动作,又似乎没看到,只是忽然喃喃说了一句:“麦子割时散落一地怎么办?”

  龙琨无意间的回了句:“用筐筐着呗。”

  吴世宦眼前猛然一亮:“对啊!”

  他匆匆忙忙出去了,龙琨仍然继续往自己笔记上记着什么,根本没意识到吴世宦的进来,出去。

  他们这些搞奇技yín巧的人,在宣府镇这种环境下,个个都焕发出火热的工作激qíng。

  第764章 君子津

  十月二十日,钟素素出塞而去,此时塞外处处飘雪,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只有白桦树的树叶仍然枯huáng火红。

  她的辖地为都护府漠南中镇,东到源洋寨,西到灵照寺,北到大沙漠,辖地颇为的广,内有肥沃的平原糙原,高山大岭,也有贫瘠的沙砾戈壁。

  一路她冒着风雪,取道兴和所,只往归化城而去,有时甚至道路不好走的,还动用雪橇,马爬梨等jiāo通工具。

  钟素素领着护卫,一行人跋涉而行,寒风凄厉,大雪随朔风纷扬,到处白皑皑的一片。

  这辽阔的银妆大地,马匹蹄迹过去,也很快被风雪掩没,一行人跋涉着,似乎天地间只余她们那孤独的身影。

  风雪满天的旋转飞舞,冷风贬人肌骨,众人头脸都是包得紧紧的,钟素素也是用一块面巾将整个脸包住,只露出铁尖盔下一双明亮的眼睛,睫毛颤动间,似乎都带着一点霜冰的味道。

  塞外一向比中原冷得早,眼下山西各地虽有下雪,却没有这么的大,还未到冬至,已经大雪连场,若是隆冬时节,更是难过了。

  这种天气赶路也是苦楚,好在一路过去,有“源洋寨”、“东阳寨”、“集宁寨”、“下水海寨”、“小黑河寨”等军寨,晚上歇息的时候,可以吃上热饭,用上热水,减轻了行路的苦楚。

  这些军寨的设立,也方便了旅客路人,已经有机灵的商人,赶在大开发前夜,在做军士与商旅的生意。

  他们沿着这些军寨路线,一直将生意做到归化城,多少减轻了辎重营运送辎重的难处。

  这日,钟素素一行人终于到了归化城,此时驻守城池的,是虎烈将军李光衡,率中军骑兵营战士驻着。

  与往日比,归化城也热闹了不少,不时可见一队队商旅冒着风雪进来,驼马成群的,就见各色口音喧闹,地上车痕láng籍,商货聚集。

  这些也属于jīng明的商贾,抢占先机之人,归化城作为未来安北都护府首府所在,自然免不了商机,在此设立商站,还可从归化城北上,顺着什尔登口等处,将生意做到漠北去。

  而且城内驻军也免不了粮米商货等需要,作为靖边军的甲等军,他们个个财大气粗,购买力非常qiáng,这些都是生意,jīng明的商人不会放过。

  钟素素等人到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充满生机的景象,这让她很满意。

  作为半东道主,李光衡迎接了钟素素一行,钟素素她别的不要求,先洗了个热水澡,然后众人坐在火盆旁大吃一顿,疲惫的一行人才缓过气来。

  随后顾不得疲累,在李光衡陪同下,钟素素在城内巡视了一番,归化城这外壳还不错,周长二十里,料想以后发展,定能与永宁城,宣府镇城一样繁华。

  而且这里以后还是属于她的管辖地盘,自然是到处细见,看了又看。

  眼下城内更显空旷,因为原属于蒙古人的各式棚户,片片地窝子,帐篷等等,已经被驻军拆除了,未来这些地方,都要重新规划,彰显大都市的样子。

  钟素素最关心的一件事:“李大哥,大将军行辕是设在哪?”

  李光衡带钟素素到了改回“弘慈寺”汉名的银佛寺面前,笑道:“眼下归化城破败,便是连顺义王的王宫,都是破旧非常,因此当时大将军行辕便设在这大召寺庙内。”

  钟素素立时眉头皱起,她认真道:“李大哥,大将军作为堂堂侯爵,征虏大将军,岂能与那些喇嘛们住在一起?大都护府府邸,必须另觅所在。”

  李光衡沉思道:“依钟妹……哦,钟兄弟的意见,该当如何?”

  钟素素道:“我看原属古禄格等人居住的那片府邸就不错,虽然也破旧了一些,但架子却在,现城内废弃木料甚多,大可重新修葺一下……便是不够,城内破屋烂房的木料便拆来补上……一些寺院都没人了,空在那里作何?还有城外各板升的蒙古人闲也是闲着,叫他们来gān活吧,每天给点吃的,也免得他们冬日饿死。”

  她认真的qiáng调道:“修葺大将军府邸,为我等驻军当前第一要务。而且,以后该府邸也是都护府衙门所在,不可轻视了。”

  李光衡道:“嗯,你是中镇总兵,这些事qíng,便你作主吧。”

  ……

  第二日难得不下雪,带着护卫,还有一gān民政屯官,钟素素沿着大黑河,往西面下游巡视而去。

  沿途所见多废弃板升,田地水渠痕迹明显,土默川平原东至蛮汉山,北靠大青山,南濒huáng河及和林格尔huáng土丘陵,整个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一向盛产小麦、甜菜、胡麻等各类作物与蔬菜。

  历代汉军多在这里开垦,俺答部以前也多有经营,仅在云内与丰州两处,便开田地万顷,连村有数百。

  这些地方,当然是优良的军屯所在,不过眼前荒糙遍野,寒风呼啸,蒙古人对此地的经营太粗糙了,可挖掘力道,非常的qiáng。

  钟素素盘算着来年如何在这片地方经营,随行的民政部屯官也非常激动。

  他们个个道:“此处灌溉便利,地力肥足,大可种上chūn麦与莜麦,甚至稻谷。一些不利灌溉之处,也尽可种上杂粮杂豆高粱,此地为天赐我大汉之所。”

  因为土地实在广阔,他们建议钟素素采用轮耕制,一大片地方种麦,一大片地方种豆,然后又有一些地方种甜菜、油菜、苜蓿等物,最后又轮过来。

  作为民政部屯官,他们广习《齐民要术》等农书,轮作法,代田法,闲耕法等等,个个娴熟于心,知道休耕肥田的道理。

  而肥田作物中,豆科作物天生便具有固氮的能力,这比化肥什么其实还好。毕竟人工肥料成本高,而且又污染水源与空气,长期使用还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扳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