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边军一小兵_老白牛【完结】(845)

  沿着渭河边的大道上,行进的士卒cháo流,红色的洪流,正往潼关城不断bī近。

  站在原边眺望,孙传庭深深呼了口气,他对自己道:“自己一定会守住潼关,护住陕西!”

  ……

  当晚,孙传庭又顾不上疲惫,在行辕内,与众官将,众赞画彻夜议事。

  他的总督行辕,就设在麒麟山上,靠近上南门那边,此处有正楼、箭楼多间,山原上,又楼台,兵营,庙宇众多,更居高临下,视野辽阔,作为行辕重地,再好不过。

  离凌云门不远的一座城楼,“三军司命”大旗高高飘扬。

  此时上下三层灯笼高照,赞画幕僚来来往往,最顶层上,雇佣军营部赞画们,个个忙着挂地图,摆沙盘,将此地部署成指挥部的样子,底下二层,也各有司职。

  看着雇佣军忙忙碌碌,吴争chūn,高寻,温士彦等人也是jiāo头接耳,孙传庭突然有种cha不上手的感觉。

  他看着赞画们忙碌,依地图标记,将抬来的各类沙盘不断拼接成形,然潼关附近的地形,就出现在自己眼前,特别以今日巡视过的远望沟,禁沟等详尽jīng细,便若山川河流,浓缩在自己眼前。

  他还看吴争chūn、赞画等人,不断的在各要紧部位作着标记,cha上各类的小旗,果然形式一目了然,孙传庭心想:“以后这个潼关沙盘,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听着雇佣军们窃窃私语,写写画画,不断罗列出种种事项,他们规划之详尽,让人瞠目结舌。

  比如守卫远望沟,整条沟,有多少战略要点,有多少需要守卫之处,需要建多少段护墙,每处需要兵力多少,他们该如何呼应,他们后勤该如何供给,更有排号标位,一号、二号、三号。

  甚至医疗救护,各军官名称,军种构成等等,听得人头昏目眩。

  孙传庭心想:“自出现靖边军后,这作战形势,与往日完全不同了。”

  他罢官这些年,收集的幕僚也算是jīng英,然此时只能给那些赞画们打打下手,gān些跑腿搬运的活。

  人才的缺乏,是自己与王斗的最大差距。

  依温士彦收集营中赞画的谋划,最后jiāo到吴争chūn手中,向孙传庭禀报的,防守潼关,事务繁多,有两点是排在优先位置的,一,修整远望沟防线,二,搬迁远望沟东面所有屯堡卫所。

  赞画们规算了当地的生活水平,可能的财产损失,迁移这些军户,觉得每户补偿十两银子为好,将他们移到南原或西原后,也可以让他们gān些后勤方面的活,且供给口粮。

  若南原的军户最终要搬迁,也依此而为。

  “每户十两银子?”

  孙传庭身旁几个亲近幕僚,差点惊叫起来,打仗时坚壁清野是必要的,然向来都是官府一声令下,百姓qiáng制执行,哪有什么补偿?最多施一点粥,已经是大仁大义,还每户十两?

  只有张尔猷眼睛发亮,若军户们都有补偿,至少这个年月他们可以安然无恙度过了。

  孙传庭脸色难看,每户补偿十两,统计起来不是一个小数目,自己虽然借了二百万两银子,然花钱如流水,每天都有巨大的开销,潼关之战,又不知要打多少……

  最后他心一横,反正已经欠了二百万两银子,最多花完再借,他一摆手,沉声道:“便依吴将军吧。”

  吴争chūn真诚地赞道:“督臣体恤百姓,末将佩服。”

  看着他那张佩服的脸,孙传庭有心发作,却发作不出来。

  ……

  潼关卫承袭第十代指挥使张尔猷xingqíng恬静,然此时却抑止不住内心激动,作为本地守将,他的任务,当然就是奉督臣之令,率东原的军户百姓搬迁。

  起初他召各卫所屯堡军官宣布此事,众人还半信半疑,不过等他率自己家丁,还有虎爷的骑兵,带着一箱箱的银圆,到了东原一个叫北头堡的军堡,当地一个千户所城。

  他招齐军户,当场打开箱子后,露出内中层层叠叠,白花花,圆滚滚的东西,所有的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最近不断有贼骑在周边窥探,传说流贼还数十万bī近,军户们都是惶恐,不知道是该坚守呢,还是投贼呢?晌午时把总回来言孙督让军户搬迁,每户都有补偿,众人都是半信半疑,会有这样的好事?

  他们多半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人走了,家中的房屋,周边的麦子被流贼糟蹋了怎么办?穷家破户也是自己宝贝啊,而且家园毁于一旦,以后又如何生活?

  然上官命令下来,卑微小民如何敢抗拒,不怕被抓到正法?正在犹豫间,看是不是藏到哪个沟口避避,眼前一幕,却证明传说的事qíng,竟然是真的。

  有见多识广者还惊呼:“那是宣府镇的银圆。”

  眼前的银子好奇怪,扁扁的,还圆滚滚的,每一枚外形、成色、重量看上去几乎一致,见多识广知道,这是宣府镇的银圆,目前只在省城与一些大城流通,十足十的硬通货。

  不说银圆,便是见过铜圆者,回来都可与乡邻们chuī嘘半天。

  迁移者,每户就可得这十个银圆?搬!为什么不搬?

  有时好事也可以传千里,在qiáng大的银圆攻势下,东原的百姓们没有丝毫抗拒之心,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接过银圆,扶老携幼,赶着猪羊,带着家当,从远望沟源源不断渡过来。

  迁移的队伍,浩浩dàngdàng,甚至很多不知跑到哪里去的军户又跑回来了,消失很久的隐户也相继出现,他们拿到银圆后,个个感激涕零,皆道:“孙督真是大仁大义。”

  拿到补偿的银圆,他们也无师自通的知道了如何感受手感,抚摸上面的花纹图案,那种chuī一口气,听银圆发出的嗡嗡声辩别真假方式,更在军户中快速流传。

  督标营四处,护卫百姓安全,又负责监督,让每户十个银圆,一个不少,更让军户们感激。

  “孙大人公侯万代。”

  东原的搬迁,有条不紊,人流顺着沟上的小道涌向南原,然后他们看到原上孙大人的旗帜,看到了旗下的孙大人,他全身披挂,身边众将簇拥,如群星拱月一般,形象是那样的高大。

  众军户百姓都真诚的向大旗欢呼,很多人还一片一片的跪拜,感谢心中的守护神,慷慨仁义的孙大人,看着他们真诚的样子,孙传庭忽然觉得,每户十两银子,也不是很多。

  他更怔怔的想:“吾辈饱读圣贤书,也是为了百姓安乐……钱财乃身外之物也。”

  ……

  新任陕西总兵高杰约在十七日下午到达潼关,此时新军已经全部到达,潼关城进入热火朝天的防备准备。

  接赞画们规划,他们军伍沿渭河,西原各处分布扎营,然后一只一只进入关城,南原,禁沟等处,看帅营对他们的安排。

  陕西各镇中,高杰、郑家栋、牛成虎随新军防守潼关,他们正兵营,各三千到五千人不等,然后镇内游击级别的将官需出兵,每人一千多兵,二千多兵,甚至几百兵不等。

  三镇有出营兵一万五千人左右,内中实数不可能这么多。

  毕竟各营吃空饷,喝兵血纯属正常,当时连杨国柱等人都避免不了,腹地还更为败坏,他们的实际总兵力,约在一万,或一万一千人左右,内马步兵不等。

  因为孙传庭有王斗援助,算是财大气粗,一口气将半年的欠饷都发了,现在每月也有军饷,因此士兵们士气很高。

  虽然陕西境内现很多人对孙传庭怨气冲天,然军队大体是支持他的,他们也不管孙传庭银钱从何处来,总之有钱就好。

  不过旧军积弊,岂是一时就可理清的?高杰算是克期到达了,然随他一起到的,只有一千多马兵,数千步兵还远远落在后面,可能要几天后才能到达。

  余者各路的游、援兵,固原、临洮二镇兵马,到达的时间,就需要更久了。

  对营兵们的安排,帅部的意思,是让他们打野战,作为游兵,只有部分随同新军们防守。

  各方兵马不断到达,潼关城内外,驻满了马步军队,帐幕延绵,金戈铁马气息蔓延,随着探马消息不断传来,流贼越发bī近,孙传庭加紧了二沟的防线修葺。

  靖边军赞画们认为,让新军们参与防务修筑,可以累积他们的实际经验。

  还有南原、西原、潼关城内外军户百姓,也不能让他们闲着,应该让他们知道,这场战争,不是与他们无关,然要注意方式方法,应该以利诱之。

  孙传庭也豁出去了,依吴争chūn等人意见,大量雇佣军户百姓做事,编入辎重队,给工钱,供衣食,让军民们的热qíng非常的高。

  二十日,孙传庭巡视城防,从城内到城外,从南原到西原,所到之处,欢呼一片,无数人对着他的大旗欢呼:“督臣,督臣,督臣。”

  孙传庭忽然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他身旁温士彦高兴的道:“军民同心,其力断金,潼关已是铜墙铁壁!”

  第798章 打粮

  辽阔的中州平原在眼前延伸,极目远去,四下一片焦土,廛市止存颓垣。

  大约出襄阳府起,村落已空,有时出城百里竟不见一人,唯城邑还有十一二留存,近城之田,有城中人耕种以糊口。过南阳府城北上,关厢俱毁,城郭平夷,城址成一片荒糙。

  特别城外无一居民者,田畴俱成蓬蒿,数百里如一,飘摇有若糙原。

  乱世来临,首先遭殃的还是普通百姓,特别居于平川之地,没有结寨,没有自保能力的百姓。流寇处处,土贼遍野,还有过往的兵痞恶棍,都威胁着他们的生命。

  成为白骨的人多了,他们也醒悟了,幸存者纷纷逃离,各县仅余的居民们,也大多觅山之高而上有平岗者结寨而居,大县可能有数十寨,小县不过十余寨,自耕自给。

  他们对外界警惕无比,无论哪一方势力都不可能得到他们好感,甚至逃入深山的民众,避世独居,一代代下来,浑然不知外界之事,不知有晋,何论汉唐?

  是不是有旱灾,现在已经不重要,因为河南已经没有社会组织,民众重新被丢回了丛林,相互撕杀,弱ròuqiáng食。

  除了有自保能力的豪qiáng大寨,现居于平川之地,只是平白吸引各方劫掠,无数土匪流寇注意罢了,土地再肥沃,田地再广阔,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沿途所见,城邑村落止存废址,野兔逃窜,蒿糙丛生,路上走几天几夜不见一人,太正常了。

  很多官道小路更长了数尺长的野糙,田地杂糙丛生,狗尾糙招摇,有时连绵几百里,不明白的人,还以为到了塞外糙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