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边军一小兵_老白牛【完结】(909)

  那领头顺军笑了笑,他身边的顺军也是轰然而笑,那领头顺军挥了挥手:“又是这一套,搜吧,这小家小院的,藏不到哪去。”

  他们翻箱倒柜,到处搜查,杨八姑惶急的看着,不久后,她就听到自己女儿的挣扎哭叫,还有那些顺军的欢呼声。

  然后,她就看到两个顺军拉着自己女儿,从后院中过来,杨八姑的眼泪大颗大颗的滚落下来,她颤声道:“不要……”

  她急急而行,又从一个隐密处掏出家中最后两个银圆,然后双手捧上,她号啕大哭,乞求道:“天兵老爷,这是家中最后的银钱了,全部都给你们,只求能放过我的女儿。”

  那领头顺军接过她手中的银圆,说道:“哟,还有银圆,前面的兄弟不仔细啊。”

  他慢条斯理的收好,然后一挥手:“带走!”

  众顺军狂笑着,拉着杨八姑女儿就出门而去,念奴大哭着,她回头挣扎叫道:“娘亲……”

  杨八姑嘶心裂肺地叫道:“不!”

  她号啕着冲出门去,一把就抱住一个顺兵的腿,然后就那样被拖着走。

  张守银凄厉咆哮道:“念奴。”

  他同时冲出门去,要将自己的女儿救回,然后被那领头顺军劈面一拳打翻在地,然后又三四个人围着他拳打脚踢,打得他满地翻滚,最后大口鲜血呕出,在地上挣扎难动。

  而余下的人仍然拉扯着念奴,狂笑着走。

  杨八姑一路号啕大哭,她尖叫着,就那样被拖了近百步,满身满脸的血。

  最后那些顺军玩腻了,一脚将她踹开,杨八姑眼睁睁看着自己女儿大哭远去。

  杨八姑慢慢爬了起来,她神qíng癫狂,凄厉大笑,她朝周边大叫道:“天兵进城了,大伙都过好日子了。”

  她更拍着手癫狂的唱起歌谣来:“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她拍着手过来,还在叫着:“义军所过,秋毫无犯,大顺天王曰:杀一人如杀吾父,yín一女如yín吾母……”

  张守银挣扎爬起来,他满身满脸的鲜血灰尘,看杨八姑过来,他颤抖道:“八姑。”

  杨八姑看着他,眼神陌生,她直愣愣的盯着他道:“你,你为什么不守城,你为什么放这些贼子进来?你枉负皇恩啊!”

  她咆哮着去扯打张守银,张守银任她打着,他最后号啕大哭,慢慢跪在地上。

  最后二人拥在一起痛哭,哭声凄厉,音如泣血。

  ……

  远远老胡看着,他的内心一阵阵抽动,他猛然下定决心,不能让这一切在宣府镇重演。

  进京后老胡的心思不是没有变化,他想着闯王,不,是顺王这么快就得了天下,他登基后定然会大加封赏,然后自己……

  只是接下来的事qíng让他意想不到,最初追赃助饷时,老胡还有些兴灾乐祸。对那些勋贵官员,富户豪绅,他并没有好感,只是随后事qíng失控,最后波及到这些普通民众时,他内心有个声音隐隐道:“不应该这样。”

  他内心有一种恐惧,若让这些蝗虫似的流贼进入宣府镇,眼前一切会不会在自己妻女身上重演?在宣府镇的乡梓父老身上重演?而他们是那样的善良,他们对自己是那样的真诚,自己怎么能让他们若眼前所见一样毁灭呢?

  他久在贼营,也知道他们失控是早晚的事,却没想到来得这样快,这样的……

  这根本不是新朝气象。

  而现在京师到处是这样的场景,他根本管不过来,有时阻止乱军,他们甚至会拔刀相向。甚至他营中一样乱了,除了部分发展的qíng报人员,余者营兵一样的疯狂。

  他沉默良久,看向身边一样沉默的孔三道:“孔爷。”

  孔三知道他要说什么,他道:“快了。”

  他看向不远处那对夫妻,他们仍拥在一起痛哭,不但二人,整个街坊乡梓都是号哭一片。

  他们的哭声,充满最深沉的绝望。

  第856章 转机

  追赃助饷不只是在京师展开,顺军一路攻城略地,在各府县都有驻扎兵马,而且因为到达京师的人马太多,京城内外塞应不下,遂分驻各处就食。

  当刘宗敏在京城意气风发的拷打官员勋戚,顺兵挨家挨户的破门索财时,这股风cháo一样蔓延到大顺所占各区域。

  如在大名府,“布州县各官,毒掠缙绅”。河间府,“檄征绅弁大姓,贯以五木,备极惨毒,酷索金钱”。顺德府,“士大夫惨加三木,多遭酷拷死”。天津卫,“索饷竟脑匝、夹棍、pào烙、拷打。”

  追赃助饷中各官绅体面扫地,家财难保,xing命难留。他们原指望投靠新朝,再保以前富贵,然后依然失望。大顺录用的官员极少极少,如京官为例,几千京官,用者不过百多人,而且都是三品以下。在地方来说,都是选用未曾出仕过的举人为官,原来的官员基本不用,还统统抓去拷饷。

  这让原来的官员士绅彻底失望,一些被抓去拷饷,侥幸活下来的人更是不胜愤慨道:“是岂兴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贼而已矣。”

  在京师中,所有的明朝降官皆生悔心,他们或是yù乘机遁逃,或是心中饮恨,暗地谋算。

  一些受职的官员也不好受,特别是地方官,“凡遇顺兵过,先搜民间妇女供应,稍或不足,兵即以刀背乱下,州官苦不可言。美者携去,恶者弃下,仍命本官云:留待后来者用。”

  追赃助饷演变劫掠风cháo,很快也波及各地方平民百姓,既然你高官将领可以勒索官宦,我小兵小校一样可以向普通百姓下手,京师民众的惨剧一样在顺军所占各区域上演。

  “兵丁斩门而入,掠金银奴女,民不胜毒,缢死相望。”

  “杀人无虚日,民始苦之。”

  曾经民众是多么期盼闯军、顺军,李自成等人的到来,李自成未进京前,京城民众“每言流贼到门,我即开门请进。不独私有其意,而且公有其言。”

  哪知前门驱虎后门进láng,这群饿láng比前虎更残bào贪婪,所以他们后悔了,“今不如昔”的怀旧思想首先从民众中产生,无数人开始怀念那个曾经被他们诅咒无数遍的明朝。

  而对大顺,不,流贼!他们恨之入骨,他们过去有多期盼,现在就有多痛恨!

  他们暗地痛骂李自成是贼胚,杀千刀的骗子,一群要人命的响马土匪,望之不似人君!

  一场追赃助饷让李自成等得罪了所有的人,如果说之前他们起兵时多士绅反对,很多百姓还期盼支持的话,现在他们只有恨,深入骨髓的痛恨。

  所以历史上也产生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未进京前人人期盼闯王的到来,他率领的军队也是望风景从,攻城略地,无有不胜,然进京后这种现象就断绝了。

  他兵败出京后,所战无有不败,所到州县,也没有人再欢呼他的到来,百姓不是冷眼旁观,就是随诸生与前明官员杀逐伪官,驱逐贼寇,宛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

  事qíng微妙的发生了变化,进入四月后,京师明官,无不后悔,京师百姓,无不恨贼。

  一些流言讹言也悄悄在坊间传布,他们有鼻子有眼的传,说太子已由义士搭救出京,现在他逃到宣府镇,正与永宁侯爷,征虏大将军王斗准备发兵,不日就会歼灭流贼,救民于倒悬。

  四月初八日,忽然有人在西长安街张贴“私示”,云:“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于本二十日立东宫为帝,改元义兴。”

  刘宗敏虽杀戮贴帖处数十家居民,然民间自发的,新的“私示”却不断出现。“私示”内容大多荒诞不经,但对饱受毒害的京师民众来说,无疑是一种动员令,也点燃了他们心中隐藏的熊熊怒火。

  ……

  京师的突然失陷,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消息传到冷口、山海关等地,杨国柱、刘肇基、吴三桂等人都不敢相信。

  在各人估算中,京师高大坚固,兵力也不算少,就算不象外界那样乐观说可以坚守一年半载,然防守二、三个月还是可以的。毕竟鞑虏也几次入关,每次也不少于十万的兵力攻打围困京师,然都可以坚守不陷。

  他们饱经军伍,自然知道鞑子比流贼qiáng悍得多,没理由鞑子围困多次不陷,轮到流贼攻打,就那么容易的攻打下来。

  然冷酷的现实就是如此,确定的消息传来,京师不但陷了,还是二日而陷,国君在十九日死社稷,他们也尽数成了国破家亡的孤臣孽子。

  杨国柱等人确定消息后,无不号啕大哭,三军缟素,为皇帝举丧,然后接下来的,就是各人彷徨面对命运的选择。

  作为边关重将,他们自然不能轻易一死了之,此时无论在冷口长城外,还是山海关关城外,都布满了鞑虏的大军,他们若是为国殉节,岂不就给鞑子轻而易举入关的机会?

  虽然此时关墙外的鞑子停止了进攻,显然他们也得到明朝皇帝死难的消息,但他们仍然不敢大意,谨守关墙。

  然后他们书信往来,询问各自意思,接下来该怎么走。

  而此时大顺王李自成派遣降将唐通来招降了,给的待遇不错,杨国柱许以封公,刘肇基许以封侯,吴三桂父子皆封侯,仍保持原来兵马不变。然后各人就陷入矛盾抉择之中。

  按理说身为大明臣子,君父死难,他们理应发兵为君父报仇,只是朝中诸公都降了,各地官将也降了,百姓们望风景从,自己投降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京师失陷之时,他们也仍然在边关血战,尽忠到这一步,可谓仁至义尽,没人会说什么。

  而且大顺怎么说也算汉家体制,衣冠,语言,体制,无不如一,各人不会有投降塞外胡虏的那种心理障碍。

  每朝还有气数,大明到这一步,显然气数已尽,否则京师不会二日而陷,不论官员百姓都举城欢迎顺军进城,可见大顺众望所归,改朝换代之事顺理成章。如唐宋明一样,一个新的中原皇朝将诞生,或又如大明一样连绵数百载。

  大顺之兴已成定局,自己又何必负隅顽抗,徒增手下伤亡?吴三桂与刘肇基倾向投靠新朝,封侯等条件,也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虽然他们心中也有疑虑,毕竟以前李自成是流寇。

  但料想新朝新气象,肯定会有所改变,朝中诸公都不担心,自己又担心什么?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