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代昏君_樱桃【完结】(63)

  中秋之后,我军与朝廷再次开战。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魏铎统领,自西路攻击,一路由戚长缨带兵,自东路杀向京城。二人皆为我朝名将,朝廷将领虽多,鲜有二人敌手,因此开战之后,我方一路取胜,直bī京城。

  魏铎擅长快战,出击之后他疾行军,于三天内连下五城,海内震动,而戚长缨所率十五万大军则在函jiāo与朝廷二十五万大军正面遭遇。函jiāo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我方占住此地后,与二十五万大军jiāo手,先赢一场,而后派出三百人骑兵队趁夜烧毁对方粮糙大营,又以区区两万人绕至敌后,切断对方补给线。而后十五天,我方据城不出,敌攻我守,bī得二十五万大军弹尽粮绝,不得不以糙根果腹,士气大挫。这二十五万人本就从淮江调来,不擅北地之战,眼见天气渐寒,补给已断,全军上下竟连一件可以御寒的棉衣都没有。戚长缨见时机成熟,又起了坏心眼,一方面叫人暗中联络军中几位偏将,一方面派出人马,入夜便在地方军营附近大唱淮歌。那淮歌勾起了士兵的思乡之qíng,几位偏将又是戚长缨在淮江剿匪时的老部下,如此多番配合,我军某日尽出jīng锐,将对方杀得一溃千里,二十五万大军尽收囊中。

  这二十五万已经是从淮江调来的了,再要调兵,便只能动京畿守备大营与西南驻军的心思。更何况素为“天下粮仓”的淮江一线刚遭洪灾,再要调兵,粮糙从哪里来?若此时qiáng行征粮,只怕天下百姓捂不住,就都要反了。

  我坐在军帐里都能想到殷燕宁如今该是如何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他坐镇京师,手握天下兵权,本来占尽优势,奈何老天不肯帮他,发了淮江一场洪水,名将不肯帮他,纷纷投至我麾下。函jiāo一战大胜后,我旗下不缺良将,更有如柴飞荣、李虎等人已在连番征战中成长起来,可独当一面。我料定殷燕宁绝不会费时费力去调西南守军,于是将戚长缨、魏铎两股大军的会合地选在了唐州。

  唐州,北地七府十五县中最重要的地方,也是京城的最后一道屏障。过了唐州,京城将无险可守,顺地形一攻而下,京畿重镇将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而唐州守将张良镛,文官出身,读过兵书,早年戚长缨还未去东北平乱时,他曾在东北呆过几年,毫无建树。我对他的评价很简单,就两个字:无能。

  都不用戚长缨与魏铎亲自出马,柴飞荣上阵都能轻易把他打趴下。

  故而我大军长驱直下,于十月初到达唐州。刚到那,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

  唐州守将已于日前悄然换了,来者正是我们的老熟人――

  卫明。

  论我朝近百年来最为人钦佩的名将,非石栋老将军莫属。

  我祖父时,糙原蛮族猖獗,曾一度进bī京城,祖父不得不割地议和,并嫁出了自己最疼爱的碧城公主和亲,才换来蛮族退兵。祖父一生叱咤,遭此奇耻大rǔ,愤而将后半生的jīng力都投注在练兵上。祖父的一番努力,成就出无数名将,其中最耀眼的一个便是石栋。

  有石栋将军驻守的伏虎关,蛮族不敢南下而牧羊,近十年边关风平làng静,我祖父也能了无遗憾地在龙chuáng合上眼睛,将皇位传给我爹。

  石栋将军六十岁时,仗打不动了,请调回京。他向朝廷推荐了自己的徒弟替自己镇守伏虎关,那徒弟就是卫明。卫明是石栋将军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徒弟,他一身武艺兵法皆自石将军处学来,驻守伏虎关十年,被人称为“常胜将军”。他们师徒二人齐心协力,不仅震慑蛮族不敢入侵,更使离间之计使糙原分为狄、羌两族,两族内战多年,我朝坐山观虎斗,高枕无忧。

  石栋将军一生对我祖父,我爹两代帝王忠心耿耿,手握足以倾覆江山的兵权,却甘为帝王手中长鞭,任帝王差遣。石栋将军晚年回到京城本该颐养天年,却在得知大皇子与八皇子兵临京城之时不顾高龄披挂上阵,最终战死沙场。他的忠心像一身本领一样传到卫明身上,京师告急之时,我爹发出圣旨号召各地守军进京勤王,接到圣旨,卫明是第一个动身,也是第一个到的。

  后来卫明被我卸掉军权,留在京中。他不领兵了,可军中依然称他为“军神”,便是新一代伏虎关守将魏铎,心里头这么跟他不对付,也想处处跟他比个高下,好chuī嘘自己曾胜过卫大将军。军中这一代,要么是与卫明一同成长起来的,要么是听着卫明的传奇故事成长起来的,卫明在他们心中是不可战胜的人物,谁要是有幸与卫明一战,输了也荣光。

  所以就算知道自己与卫明早晚有此一战,魏铎与戚长缨也如临大敌,拿出了自开战以来前所未有的谨慎与认真,简直恨不得搬来神兵,好赢卫明将军。

  然而我军对战卫明,第一战惨败。回营休整之后,自认已定出万全之策,再战,仍旧惨败。第三战,魏铎与戚长缨使出浑身解数,将几十年的领兵之道全付于眼前,不惜兵行诡招,偷袭奇袭之类更是全用上了,然而卫明于城门前摆出九转连环阵,轻轻松松便叫我军溃不成军。

  三战三负,这对我军而言是从未有过的。军营中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氛,主帐中,魏铎与戚长缨面对沙盘也久久不能言语。

  要打赢卫明……太难了。

  “若是……”许久,戚长缨道,“若是有办法破九转连环阵,我军还有一丝获胜的希望。”

  “老戚,你说得轻巧。”魏铎嗤道,“这阵法是石栋将军生前所创,卫明能扬名海内,就是靠这套阵法。若阵法这么好破,卫明凭什么能做这么多年常胜将军?”

  “凡是阵法,必有法可破!”戚长缨道,“我在东北征战时,地方曾摆出一字长蛇阵,打它中间,两头合拢,打它头尾,另一边立即支援。这么难破的阵,我愣是想出办法破掉了,九转连环阵会破不掉?我不信!”

  接连三败,戚长缨心急了,魏铎语气也有些不好,道:“一字长蛇阵岂可与九转连环阵相提并论?连环阵中融合八卦五行之术,若不曾学过这些,便是告诉你破阵之法你也不懂。我是个粗人,没读过书,八卦五行半点不懂,老戚,你懂么?”

  戚长缨眼睛瞪大如牛盯着他,却说不出话,好一会儿,他狠狠一跺脚,泄气道:“我是个粗人,我也不懂。”

  魏铎咬牙一拳砸在沙盘上。

  忽然,旁边有个声音说道:“二位将军参不透破阵之法,可帐中有个人懂。”

  魏、戚二人猛地抬头,只见孟士准幽幽对我一拱手道:“当年陛下不是对臣说过,温泉山庄您与láng王遇刺,对方便使出了九转连环阵。当时陛下解阵,láng王破阵,尽戮对方九人,臣记得对不对?”

  我一直沉默不语,万万没想到过了这么久,孟士准记xing这般好,竟将其说了出来,不得不道:“卿没记错,朕是会破九转连环阵。破阵之法是当年朕为皇子之时,殷燕宁教的。”

  此话一出,魏铎与戚长缨双双瞪着我,像是没想到我还有这份本事,叫活活吓着了似的。

  孟士准瞥了他俩一眼,走到我身边道:“臣斗胆请陛下来破此阵,如何?”

  “此阵正如魏卿所说,融合五行八卦之术,阵眼所在稍纵即逝且只有一次机会,破阵需要速度,也需要运气。”我道,“当年在温泉山庄,组成此阵的仅有九人,朕与láng王心意相通,彼此配合默契才能侥幸将此阵破了。军中没有与朕这般配合默契之人,朕也不敢再保证有这份运气,可以一击找准阵眼,破了此阵。”

  我方已连败三回,损失不小,再败,只怕就军心涣散,不可能再赢了。

  “既然如此,不若今次由láng王领军如何?”孟士准突然道,“若不尝试,陛下怎知这次没有以前的运气?何况陛下乃天命所归,臣相信老天一定会站在陛下这边。至于配合默契……láng王领兵,还愁不与陛下心意相通吗?”

  这老狐狸原来打得是这个主意,我怒道:“哈丹此刻身在后方,他身受重伤,军医嘱他要好好休养,否则日后会落下病根。”

  “若我军此时止步不前,将前功尽弃!陛下难道甘心因一时儿女私qíng将皇位拱手他人吗?”孟士准争道,“陛下,臣已修书一封,方才用战鹰递出,相信不日便会到达láng王手中。来或不来,不如jiāo给láng王定夺。”

  “孟士准你混账!”我勃然大怒,“哈丹接到此信怎能不来?你安的是什么心!”

  “臣安的是一颗忠君爱民的忠心!”孟士准“扑通”跪地,大声道“臣亲赴糙原迎接陛下时便说过,只要能叫陛下回京复位,死有何惧?今日一同昨日,若láng王能助我军破城,陛下就是要杀臣泄愤,臣也死而无憾!”

  这就是在bī我了。

  我咬紧牙关,狠狠地盯着孟士准,真恨不得把他一脚踹倒,再补上几脚狠狠地踢一顿。我俩君臣太久,彼此了解,我知道他不是真的请死,只是以死bī我,他也知道我定会因为哈丹的缘故在此事上犹豫不决。我不能杀他,他却能先斩后奏,将养伤中的哈丹叫来,打这生死未卜的一场仗。

  好一个孟士准,真是忠臣、良臣、能臣。

  我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数日后,哈丹快马而来。

  他自己说伤早就养好了,可我看他嘴唇仍无血色,实际qíng况恐怕没他说得那么轻松。他一来就钻入军帐,与我、魏铎及戚长缨三人研究破阵之策。九转连环阵可大可小,九人可摆,九万人亦可摆;阵法千变万化,可为长矛制敌,亦可为盾牌御敌。连环阵制敌时,我方要防得滴水不漏;连环阵御敌时,恰是我方攻击的好时机。破阵的机会只有一次,若能抓住机会一击制敌于死地,再有魏铎与戚长缨二人率军在两翼配合,我方即可大举破城。

  破阵之人宜少不宜多,多者联动不便。除火铳队外,哈丹又从军中挑选身手出色者共计两千人,日夜cao练,以求哈丹一声令下,两千人行动为一人。哈丹负责破阵,我则负责解阵。若我身在阵中,只观一隅,不能dòng察卫明全军动向,于解阵无益。可如何才能将对方阵法尽收眼底?

  哈丹道,前日他去附近勘测地形时,曾发现北侧有一矮山,向南可俯瞰整个战场。若破阵当日我率人立于矮山上,以赤、橙两色旗子挥舞,哈丹观旗语便知阵眼所在。戚长缨听了,却不怎么赞同。

  “那矮山我知道,我方当日占领之时曾试图从那里观望唐州城动向,然而矮山距城太远,只能模糊看个大概。陛下在矮山上站着看战场是没问题,只是láng王要看旗子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