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山记_石头与水【完结+番外】(141)

  谢莫如道,“我已经同太后说明白了,太后如今也明白过来了。”

  五皇子道,“施粥的事,原是咱家牵的头儿,叫大哥二哥闹的,又有些小人心坏,倒是咱们脸儿上不大好看。”

  “理会这个做什么,凡事,就没有能叫所有人都满意的,咱们心下坦dàng就是。明白人自然知道咱们是善行,倘是龌龊小人,你就是拿出御田粳米去施舍给他吃,说不得他们还嫌你没给他配些山珍海味儿好下饭呢。”

  五皇子想起一事,道,“三哥家委实不是有心,三哥还特意来与我解释了一回。”

  谢莫如对五皇子一笑,“嗯,三嫂也来同我讲了。”

  两人说了一回施粥的事儿,谢莫如并不计较,五皇子好在也是个心宽之人,就此便放开了。谁也没料到,就这么一场施粥的善事,还闹出了不小的乱子。

  出乱子的倒不是五皇子府的粥棚,也不是四皇子、三皇子府的粥棚,而是皇长子府与二皇子府的粥棚,这兄弟两人为了一争高下,都是用的很不错的稻米。就如谢莫如同苏妃说的,寻常人家尚吃不到这样的好米好饭,何况那些穷困人家呢?他们施得这般香喷喷的jīng米饭,非但吃不上饭的跑去领施舍,就是有些衣食周全的也去领来带家去吃。前几日倒还无妨,但待这两家粥棚好米好饭的消息传了出去,去的人实在太多,粥棚从早供应到晚,仍有许多人领不到,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些辛辛苦苦排一天队啥都领不到的,先是言语冲突,再者肢体冲突,最后发展成群殴踩踏事件,粥棚也叫人给掀了,死了三人,重伤十数人,轻伤就不计了。

  四皇子心有余悸又暗自庆幸,三皇子则立刻吩咐自家粥棚叫换了糙米饭,尽管帝都府没在朝廷上说这事儿,而是私下回禀的穆元帝,但帝都是何等地方,略消息灵通的也都知道了。

  穆元帝很是训斥了二人一通,骂他们,“既是有心行善,就得色色料想周全,你们也是在部里当差领事的皇子,怎地这般轻率!连一件施粥舍饭的小事,都能酿出人命来!”虽然是皇子妃们打头儿gān的这事,可这里头的猫腻私心,穆元帝心知肚明,正是因此,穆元帝方更是生气,儿子有些竞争的意识不是坏事,但要将好事做成坏事,穆元帝就是再想做慈父也不能忍了。

  将二人骂的灰头土脸,令皇长子去帝都府学着看帝都府如何施粥舍米,令二皇子去主持这次群殴踩踏事件的处理事宜。穆元帝方打发他们各自去了。

  穆元帝委实气的不轻,打脸,太打脸了。

  相较之下,三皇子不得不失中规中矩,四皇子么,老四媳妇生产就在眼前,估计是图省心随了老五家,所以这次没出乱子。做得最好的,当然是五皇子府,这也很容易理解,谢莫如每年都会设粥棚,她是做熟了的。每日几时熬粥,何时施粥,如何维持秩序,皆井井有条。这次皇子府们一道设粥棚的事,也是谢莫如打头牵线……穆元帝思来想去,并没有从中看出谢莫如有半点儿私心来,谢莫如会打头牵线很简单,都是出宫分府的皇子府,平日间妯娌也有往来,这事儿要五皇子府不与其他几位皇子府说一声就自己gān,于兄弟间就不大好了。故此,谢莫如与其他几家说了。后来,谢莫如还因为用的是陈年糙米受了太后的责难,当然,这是太后受了小人挑拨,但很显然,老大老二家用上等米的事没同老五家知会一声的……如今出了乱子,便是穆元帝这个亲爹也得说一声自找了!

  因为皇长子府、二皇子府都出了乱子,于是,没出乱子的三家就格外光辉了。

  三皇子心下庆幸不已,谢贵妃还私下提醒了儿媳妇褚氏一句,“这也给你们提个醒儿,日后但有这一道做的事儿,就什么都一样的做。”

  褚氏道,“母妃说到我心坎儿上去了,先前设了粥棚,听说谢表妹和四弟妹都是用的糙米粥,我就于心不安了。”不想出事的反是皇长子府与二皇子府。

  谢贵妃安慰她道,“你是无意的,我都知道。其实就是我在娘家时,娘家逢节庆也会偶尔舍米做善事,那时多是将父亲的禄米送到寺庙,让庙里帮着舍了。禄米也就是寻常大米了。”

  褚氏心下稍松,婆媳两个略说些话,谢贵妃管着宫里事忙,褚氏便告退了。

  待褚氏走了,谢贵妃不由轻叹,这次侥幸儿子府上未出事故,到底还是年轻……想到“年轻”二字,谢贵妃不禁想到谢莫如,谢莫如与三皇子同龄,比三皇子妃长一岁,也只是一岁,谢莫如就有这般思虑,非但做出的事光明正大,更是让任何人都挑不出一分不是来。

  谢贵妃不由想到当初母亲进宫同她说的话,“你父亲让我来问你一声,倒不为别个,怕娘娘日后后悔。”

  她当初的确轻率了。

  她委实未料到,谢莫如这样的年岁,就有这样的智慧了。

  褚氏这次是走了大运的,他们府上平安,谢贵妃也平安。赵贵妃却是受儿子连累,穆元帝好几日不曾见她了。赵贵妃难免也找媳妇来问一问,崔氏满面羞窘,“我已吩咐管事去买些寻常大米来,我在娘家时,也跟着家里母亲做过这个,用的都是次一等的大米。不想殿下私令管事买了好米,待我知道时,已是舍了好几日粥了,我想着,还是换成次一等大米,不然这么一比较,四弟妹五弟妹的名声传的很不好听。毕竟是五弟妹挑得头,倒把她衬成个坏人了。我这么说,殿下只是不听。”甭说不听了,她丈夫还在家里骂二皇子jian诈来着。

  在婆婆跟前,崔氏也不能总说丈夫不是,崔氏道,“殿下就是心太实了,也怪我没能劝着殿下。出了这事,我劝了殿下几遭,想着咱毕竟是好心,何况这原是我们几个妯娌想出来的,就是不周全,也是我做事不周。咱头一回做,没经验,吃一堑还长一智呢,下次就好了。再者,以后日子长了,老话都说日久见人心,如今父皇又给了殿下帝都府的差使,只要殿下用心做好了,不负父皇期望,也就没辜负了父皇母妃的心了。”

  “你们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赵贵妃念了声佛,道,“也别说是你张罗还是他张罗,夫妻本是一体,既是陛下有问,他一个男人,难道还叫你出去顶缸?”

  崔氏暗叹,要是丈夫真拿她出去顶缸,她可就当真要心冷了。

  心冷的不是崔氏,当然也不是吴氏,二皇子心下分明,既然他爹又把善后的事jiāo给他,就是再给他机会,二皇子早就废寝忘食的去安排踩踏事件的善后事宜了。

  心冷的人是卫国公,卫国公已经叫儿子从儿媳那里打听出来了,那日儿媳进宫给胡太后请安,说的就是几位皇子设粥棚的事,还是他家儿媳提醒的胡太后,皇子府各有粥棚,前头三位皇子用的米都不错,就四皇子五皇子府用的糙米,外头人都说这两家抠门儿呢。四皇子妃要生产,估计顾不上这些个,只是她在外头听到些风声传言觉着不大好云云。

  儿媳出身承恩公府,乃承恩公与宁荣大长公主的幺女,身份不可谓不高贵了。胡氏在胡太后面前素有脸面,也能说得上话儿,这些,卫国公都知道。只是,卫国公就不明白了,人家皇子府的事儿,gān你何事啊!你要去太后面前生事!你还知道你是谁家的人么!

  胡五儿这事,瞒不了人。

  穆元帝都叫卫国公去坐冷衙门了,没几天,四皇子也查出来是胡五儿在太后面前生事。近来四皇子正为媳妇好人有好运庆幸呢,老大老二家出了事,四皇子就同媳妇道,“咱们是傻人有傻福。”

  四皇子妃道,“是啊。”

  四皇子又道,“有件事说与你听,你可别动怒。”

  “什么事啊?”

  四皇子就把胡五儿的事给说了,四皇子妃冷笑,“是五儿小姑姑啊。她呀,自来眼里没人,觉着她比世人都qiáng的。平日间爱笑话个人就罢了,怎么又到太后跟前儿去多嘴。”当初她随父母刚回帝都,就是这个小姑姑总笑话她说话有口音,土气来着。

  四皇子道,“谁晓得她如何想的,真是自作聪明。如今卫国公去了冷衙门,说不得就是沾她多嘴的光了。”

  四皇子又把这消息同他五弟说了一回,当初太后为粥棚的事为难谢莫如,太后是想着四皇子妃是她娘家侄孙,是故将四皇子府择出来。虽然太后是一片偏心,四皇子心下却是不大自在,如今查出原由,自然要知会五皇子一声。

  就此,真相大白。

  真相大白之后,于户部郎中任上蹉跎多年的谢松升任工部右侍郎。

  ☆、第116章 威风八面

  粥棚事件后,一场大雪纷然而至。

  诸皇子、皇子妃、公主、驸马都在文康长公主的邀请下去长公主府参加赏梅宴,长公主是穆元帝唯一胞妹,于皇室地位自不待言,故此,众人皆捧场,就是皇长子、二皇子差使再忙也是露个面儿方告辞而去,这两人因粥棚失分过多,正是在挽回御前分数的阶段,也就无心赏梅了。

  谢莫如见着江行云,又有苏不语的妻子戚氏,谢莫忧嫁给戚国公府三子,与戚氏成了姑嫂,谢戚两家是正经姻亲,七拐八绕到谢莫如这里,总是沾了些亲戚关系了。何况谢莫如与苏不语一向相熟,谢莫如生辰时,苏不语打发人送过东西。

  大家见了,自有一番说笑。

  江行云装模作样地,“万梅宫的梅花想来也快开了。”

  谢莫如一向闻弦歌而知雅意,何况她与江行云多年jiāoqíng,笑道,“我一时倒没空去万梅宫赏梅了,你要不要去?”

  “那我就不客气了。”向谢莫如借了万梅宫来用,歪头一笑,“我怕是要住到过年的。”

  谢莫如笑,“住到明年都无妨,屋子还是要有人住方有人气。”

  自长公主府的赏梅宴回家,苏妃的生辰便近了,苏妃的生辰与方氏颇近,方氏是腊月初一的生辰,苏妃比方氏早一日,十一月三十。

  谢莫如将奉给苏妃的礼单给五皇子看了,五皇子看过礼单,又亲瞧了东西,皮毛药材绸缎等物自然都是上好的,其中更有一对宝石盆景更是宝光流转,颇为不凡,五皇子赞,“这盆景儿不错。”

  谢莫如笑,“我也觉着这盆景不错。”

  二人说些话,用过晚饭便歇息了。

  第二日,江行云过来王府,谢莫如写了张条子,江行云领了就搬家去了山上万梅宫小住。当天傍晚五皇子回府,用过晚饭后,谢莫如同五皇子道,“有件事想跟殿下商量,咱们分府时陛下连带庄田、铺面儿、银两都给齐全了,这半年中秋、重阳、万寿,光往宫里走礼就花了三万银子,这还是咱们成亲晚,没赶上太后的千秋,还有过年时,也要有一份年礼。再有平日间人qíng往来,不说别家,就是咱们这几家生日节庆,外头亲戚走礼,虽是有来有往,我略一估量,一年也得两三万银子,再加上咱们自家府里开销,少里算,一年也得一万银子。这些算下来,咱们一年光出不进,少说也得十来万银子,这还是正常qíng况,没有别的开销。再说咱家的收成,庄田铺子,拢共加起来能有五万银子就是丰年了。殿下一年一万银子的俸禄,咱家一年顶天儿收入六万银子,我算着,再有两三年,就要打饥荒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石头与水 宅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