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山记_石头与水【完结+番外】(344)

  有用的全给谢莫如拉拢走了,谢太太一个内宅女眷能如何,无非是劝着闺女同谢莫如搞好关系罢了。

  好在,闺女对谢莫如,尽管心下微辞,面儿上向来只有好话的。就听闺女道,“我在宫里,也不晓得外头的事,倒是听老三说江南那边儿挺顺利的,如今全帝都都知道五殿下战功赫赫,我也为莫如高兴,她一个女人家,在帝都不容易。”

  谢太太想了想,道,“我不如娘娘消息灵通。容不容易的,也是为朝廷尽忠了。”

  谢贵妃有些讶异,“母亲没听说么,听说,外头戏班子都有五殿下平定江南的戏。”她娘可不是消息不灵通的人哪。

  谢太太颇有深意的看向闺女,道,“那些戏怎能当真呢,前头咱家请了戏班子,也有几出这样的戏,一看就知道是讨好主家的,你父亲惯不爱如此,命人删了去。”

  谢贵妃忖度着母亲的意思,不再多说。

  谢贵妃是个懂得分寸的人,谢太太告辞之后,谢贵妃就悄提醒了儿子,命儿子少提五皇子之事,就是家下人,也约束着些。

  谢贵妃这些年的贵妃不是白做的,她自然察觉得到怕是有人特意推动此事,谢贵妃不介意添把火,但家族对此已有察觉,谢贵妃当即立断,命儿子约束好府中人。她可以不着痕迹的给五皇子府添个堵啥的,毕竟,谢贵妃心下难服,她是宫中贵妃,她的儿子出身比五皇子更为尊贵,结果,竟叫五皇子占了上风……但,纵心有不服,谢贵妃观帝都风向,也是不会与五皇子为敌的,从她在宫里对淑仁宫颇为周全的照顾就能感觉出来,谢贵妃一直向五皇子府表示善意。既然家族已有所察,谢贵妃当即收手。

  收手的不止谢贵妃一人,赵霖赵时雨也提醒了大皇子,别再推波助澜了。赵霖并不似谢贵妃有谢家的消息,但赵霖够机敏,他察觉到,五皇子府的人在调查此事了。

  大皇子不以为意,“坏话不叫说,好话也不叫说?世上有这个理?”这位以前是真的说过五皇子府坏话,然后被五皇子一状告到穆元帝跟前,然后大皇子被臭骂一顿的历史。

  赵霖道,“该做的已做了,难道殿下此时要与闽王府翻脸?”

  大皇子并不很担心,“老五家的还敢找上门儿不成?”

  “找上门儿不至于,只是殿下难道要代东宫去与谢王妃相争?”

  “那不能!”事实上,大皇子打得是渔人得利的主意,就盼着东宫与五皇子互掐,两败俱伤,叫他捡个大便宜方好呢。他此番帮着火上烧油,无非就是想着现下把五皇子的名声抬起来,东宫必有后手,东宫与五皇子府掐得越惨,于他越是有利呢。

  大皇子很肯听赵霖赵大人的话,也识趣的撤回了人手。

  至于六皇子妃,正在与谢莫如说自己小妹妹的事呢,“唐家家风,家父母也是极仰慕的。只是我家兄弟姐妹六人,三妹最小,父母难免多疼她一些,今岁二妹嫁了,父母的意思,是想多留小妹两年。”

  谢莫如笑,“如今唐大人在江南,一时半会儿的也回不来。这亲事,原是结两家之好,其他皆是小节,都可商量。就是小唐,他是心心念念准备明年chūn闱下场的,什么时候成亲,你们两家商量就好。关键,还是看人品,对不对脾气,有没有缘分。”

  六皇子妃笑,“五嫂说的是,我也这么想呢。”铁家对这桩亲事倒是挺乐意,无他,铁家其实是走清流路线,可铁王妃入了皇室,铁二姑娘嫁了李宇,李宇属豪门,到三姑娘这里,因是最小的闺女,铁御史自己清流出身,就想给小闺女说个会读书的。可同样,铁家的家境,上面两个闺女婆家门第,父母对闺女的疼爱,铁家也得给小闺女寻个适龄般配,门当户对的人家。

  小唐的条件不是最好,但也绝对不差,唐家千年世族,家族底蕴远胜铁家。再说小唐这个人,虽然跳脱了一些,但六皇子妃仔细打听过了,一直在闽王府当差,身边儿也没乱七八糟的人。倘这两点,还不足以动铁家之心,铁家最看重的,是另外两样:其一,小唐是举人,虽然是在闽地那穷乡僻壤的偏僻地界儿考出的举人,也是正经举人哪。其二,小唐是江北岭的徒孙,而且,不是记名徒孙,而是实实在在受江北岭指点教导的徒孙。

  再想一想,小唐的爹也是做过一地总督的,虽是外官,品阶比铁御史只高不低,高嫁低娶,门第堪配。故此,小唐的条件虽不是最好,但想找个与小唐旗鼓相当的,也不容易。

  铁御史铁太太还亲见了见小唐这个人,就十分愿意了。

  谢莫如与铁王妃都是有身份的人,既是说定,此事便定了下来。至于定亲迎娶之类的事,自然要等唐家人出面的。

  谢莫如做媒给铁三姑娘说了门好亲事,铁王妃管着六皇子府里里外外,自不能叫府中人给五皇子添乱。

  张薛二人将事查明,就是临近年关了,这也是他二人做事有效率,不然,哪儿能查得这样快。

  谢莫如看了一回名单,对二人道,“我知道了。”

  张长史道,“自吴国公战亡,太子极是依赖宁徐翁婿。”宁是指宁祭酒,徐就是宁祭酒的榜眼女婿徐宁了。

  谢莫如微微颌首。

  薛长史道,“娘娘若有差谴,微臣愿效犬马。”虽然谢王妃说她有法子,但谢王妃毕竟是女眷,倘谢王妃有不便之处,他们是很愿意帮忙的……

  谢莫如收下二人的好意。

  其实是张薛二人把事想复杂了,还什么郑伯不郑伯的,郑伯要就这点儿手段,江山早是共叔段的了。谢莫如没急着破局就是因为,她也需要提高一下五皇子的声望,不过,凡事总有个度。如今五皇子名声有了,谢莫如也不会任其继续,想要破局,根本不必去找东宫算账或是给吴国公府难堪,谢莫如直接给穆元帝上了一封奏章,她写的内容,与穆元帝偷看的谢莫如给五皇子的家书也差不离。

  谢莫如写的是:城中颇有赞扬殿下军功之事,臣以为,殿下得失,自有圣心知之,倘有赞颂,何不选现下名将秩事,广为传播。如此,一可令百姓知我朝军备实力,安以民心;二可以名将建功封侯之伟业,动以民心,招募新兵,扩充军力……

  基本上,谢莫如的意思就是,与其这样歌颂五皇子,不如去歌颂此次战事的将军们,叫人知道,打仗能建功能封侯能富贵能封妻荫子,如此,多多宣传,好趁机招募新兵啊。

  朝廷打仗,军队折损不是不严重。

  要补充兵源,就要募兵,而募兵,可以硬摊硬派,但如果能鼓舞人心,百姓自发愿意当兵,岂不更好!战时,就得有战时的宣传策略。

  在谢莫如看来,穆元帝手下的宣传部门就很不合格。

  所以,她给穆元帝递了奏章。

  当然,王妃的奏章,有王妃奏章的递法。

  既是东宫对闽王府设局,那么,能破东宫此局的,非穆元帝莫属。

  而穆元帝此人,向来对事不对人。

  朝廷内外都说五皇子的好话,穆元帝倒没觉着怎么着,他自己也很看重五儿子。至于郑伯不郑伯的事儿,穆元帝还不至于为有人说他五儿子的好话去疑心这个。

  但,朝廷,江山,在穆元帝心中永远是第一位的。哪怕穆元帝对谢莫如的指手划脚有些看法,但谢莫如的话是对的,有建树xing的,穆元帝也会用。

  穆元帝直接cha手舆论,舆论顿时换了方向。

  此时,他远在江南的五儿子还愁眉苦脸呢,有人要把他chuī上天再叫他掉下来跌死,五皇子能不郁闷能不发愁么。

  五皇子知道自己现在也管不到帝都的事儿,且以他媳妇的聪明,他都能察觉不对劲了,他媳妇肯定更早就察觉出来了。五皇子就想着,他媳妇会怎么应对呢?

  这事儿,叫五皇子应对,他除了多多写信跟他皇爹联系父子感qíng外,五皇子还真没啥好法子。

  直至过了新年,正月里再接到他媳妇的信,五皇子看后大乐,百愁全消,五皇子将信翻天覆地看了数遍,而后,方欢欢喜喜的将信收起来。想着,近来他深觉自己颇多长进,跟他媳妇一比,还是略有不如的啊。

  五皇子将自己与妻子的智商差距归结于俩人的年龄差距上,毕竟,妻子比他年长几个月么,所以,比他聪明也是有道理的。

  ☆、第274章 jiāo锋之行云之一

  帝都大后方有妻子坐镇,五皇子十分放心,一开chūn,显然靖江王已经搞定了自己的内部纷争,又派出难缠的冯飞羽,五皇子yù收复皖地,皆因冯飞羽善战,几番jiāo锋,胜负各论。

  五皇子虽心急,倒也稳得住,毕竟,纵冯飞羽骁勇,柳扶风也能挡他一挡的。何况,冯飞羽虽是难得的将才,但靖江世子一死,世子嫡长子虽立为太孙,太孙在政治地位上也是合法继承人,但在政治经验上,怎敌得过野心勃勃的靖江诸子。尤其是邱侧妃所出的穆三,此次世子在穆三府上被毒杀,靖江王虽将此事扣在穆元帝头上,可这种结案方式,有多少是出自对局势的需要?而穆三,就果真清白么?

  饶是靖江王压服手下各方势力,qiáng势的册立太孙,但没有重惩穆三,也是事实。

  冯飞羽重返前线,粮糙却掌于邱姓人之手,当然,邱家一向是靖江大户,深得靖江王信任。而且,邱家也没脑子犯抽,不会在这时候给冯飞羽下绊子。

  只是五皇子方如何肯放过这等机会,江行云就细研究过冯飞羽的背景,冯飞羽与靖江世子颇有渊源,说来冯飞羽是靖江世子母族出身,少时却过得颇为坎坷,倒不是出身不好,事实上冯飞羽还是靖江世子母族的嫡系族人,冯飞羽自己也是嫡出。之所以坎坷是因为冯飞羽有个脑抽的爹,迷信,超级迷信,闲着没事就一个爱好,算命。冯爹对算命的爱好痴迷到,出个门都要算一算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冯飞羽呢,少时命运颇为不济,出生时母亲难产死了,然后摊上个爱算命的爹。冯爹不知找哪个高人算的,说冯飞羽命硬,出世就克死母亲,要养在身边,接下来就要克死冯爹了。可想而知冯爹对这个儿子多么嫌弃了,冯飞羽自幼是给他爹扔田庄里长大的,按他爹的说法是,离得远些,不令其命硬克着自己。这么个不受主家待见的孩子,可想而知,少时日子是怎么过的。冯飞羽命硬不硬不知道,但有本事的人,怎样都不会埋没的。冯飞羽少时就有智擒山匪的逸事,主要是冯爹为防这个儿子克着自己,把儿子扔的田庄不是寻常城外田庄,而是不知哪个犄角旮旯穷乡僻壤的山林田庄。那儿临山,地方穷,有匪患,基本上比穆元帝收拾六皇子的山村好不了多少,但冯飞羽显然不是六皇子那怂货,人家冯飞羽十二岁就设计端掉了一窝山匪。管那片山林的冯家管事倒是有些见识,觉着这位小主子不是池中物,把这事儿告诉了主家,不是冯爹,而是冯爹的伯爷冯氏族长,冯族长的见识更非冯家管事能比,亲自见过冯飞羽后,不忍他埋没,最后此事为靖江世子得知,靖江世子不信什么命硬不僵硬的事,冯飞羽是他母系族人,就此入了靖江世子眼缘。靖江世子看他在武事上颇有天分,命人悉心教导,冯飞羽文武皆有不错天分,世子原是想留他在身边给儿子做个伴读,冯飞羽却是另有打算,十五岁就去军中历练,累功至飞羽大将军,世人都称一声冯飞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石头与水 宅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