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世国师_木兰竹【完结+番外】(143)

  何况当地贵族都是和高句丽整个政治体系息息相关,高句丽灭了,他们的利益也没办法保证了。而且他们的家国观念也更qiáng,若是他们自己人建立国家也就罢了,昱朝这种中原王朝,他们不会真心服从的。

  因此必须给他们来一下狠的,那种和高句丽王朝利益关系最紧密的死忠,绝对不能留下。

  昱朝的兵力还要做这些,就捉襟见肘了。且若是这些人投降,咱们也不能烂杀俘虏,也不能随意抢劫,不然回去之后,朝堂上都会参他们一本。本来是功劳,说不准就是祸了。

  但若是当地人自己bào动,那就和他们没关系吧?

  鼓动当地普通老百姓,去抢他们贵族的田地金银粮食,应该没问题吧?咱们可是登记造册,除了粮食之外,分文不取哦。其余的要么带回朝中,要么分给当地老百姓了。这是多么正义多么仁慈啊。我们还帮着当地的老百姓搞民生,分土地,安排防卫力量,甚至重建城市。简直没有比我们昱朝军队更加正义仁慈的军队了。

  这次连慕晏都忍不住偷偷抹了一把汗。还好这次开会的都是将领,墨家的人不在。不然他们听到了,说不定会再也不肯依附宿谊了。

  不过他们没有听到这些,只看到了宿谊做的表面上这些事,大概会更加死心塌地吧。

  慕晏忍不住同qíng了他们一下。

  宿谊讲完这些之后,谈兴大发,继续往深了讲。

  稳定当地民心是最基础的、最先要做的事,之后要彻底将这个地方收服,就应该从文化上着手了。

  当然,互相搬迁民众也是有效的,但这会引起当地反抗,反而激起矛盾。搬迁灾民也就罢了,若没占一地便这样,是不可能的。

  文化上怎么入手呢?我们应该统一语言,统一文字,让这里的人学习我们的语言,学习我们的文字,并且将其qiáng行作为常用语言。我们要在这里开设学堂,让他们学习我们的知识,让他们进入我们的科举体系,可以当官,但不能暂时不能回当地当官。

  我们还要写许多神话传说,告诉他们,我们五百年,不对,几千年前是一家,都是炎huáng子孙,我们都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而生。

  许多民族许多枝花,我们都有一个名字叫做……咳咳,不好意思,扯远了。

  众位将领眼睛已经在画圈圈了。

  慕晏gān咳一声,道:“这样……”

  宿谊接嘴道:“这样对当地人其实是很好的。他们经济繁华了,文化也昌盛了,成为我们泱泱华夏礼仪之邦的一员,不好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本就是我们陛下的子民,我们自然有责任,带领他们过更好的日子。”

  慕晏起身作揖,正色道:“天师高德。”

  其余将领也起身抱拳躬身道:“天师高德!”

  宿谊目视前方,目光悠远。哎哟哟,其实我也觉得我蛮高德的,让我自己都有些佩服我自己了。

  既然这些人都高呼天师“高德”“仁慈”了,那么这件事自然就这么定了。

  本来这一城的老百姓本以为昱朝来了,他们肯定没好日子过了,什么杀烧抢掠肯定来了,留得一条xing命就不错了。

  没想到昱朝军队却张贴告示,百姓家分文不取就罢了,还为百姓做主,高句丽不管的事他们管,这些贵族有没有欺负你们欺压你们啊?有没有杀人放火抢夺钱财土地啊?来,都说给咱们伟大的宿天师听,宿天师会为你们主持公道的!

  高句丽虽说一直朝着封建主义靠拢,朝着汉朝学习,但是他们当地仍旧是半封建半奴隶,特别是底层三韩民族,过得十分凄惨,要说没有血债是不可能的,qiáng抢个什么民女,qiáng夺个什么土地,在街上纵马撞死个人什么的,都是正常的。

  别说高句丽,昱朝也杜绝不了这些事。

  虽然这些人半信半疑,但总有些身负血海深仇的人愿意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糙。宿谊很快就搜集到了这里贵族的罪证。

  抹抹眼泪,真是罄竹难书啊。

  慕晏大手一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咱昱朝可不管你们什么高句丽的贵族,我们就是为了解救当地老百姓的,请你们伏法吧。

  于是该砍头的砍头,该抄家的抄家,昱朝只收取少部分粮食和金银,其余粮食开仓济民,器具全部分发,土地全部分配。

  没有土地的人快来登基啊,这里送土地给你们种啊,还有昱朝亲发的土地证明,是官方认可的,以后这就是你们的私产了哦亲。

  前提是这里是昱朝的土地的话。

  对了,那些风评jiāo好的小地主们,昱朝还嘉奖了他们,并且让其跟随昱朝留守官员学习政务,说以后要将其城池返还给他们。

  他们只是为了打击现在残bào不仁的高句丽政府,给广大老百姓送温暖来着。

  在做的时候,慕晏等人也没有贻误战机。他们让人将此事散播出去,告诉他们,投降昱朝,所有老百姓都有田地拿,都有粮食分。高句丽那些狗大户们再也不能剥削你们了。百姓们,揭竿而起的时候到了!

  与此同时,慕晏留下部分留守的官员和新编的“民兵”,带领大军继续朝着高句丽的都城进军了。

  “不用担心那些当地民众组织的军队会捣乱。”宿谊道,“他们都是分得田地和粮食的人,绝对不会愿意到手的东西又拿出来,回到之前一穷二白的地步。而且若是高句丽回来了,他们可不是一穷二白,甚至连xing命都可能丢了。”

  能在当地作威作福的人,在高句丽朝中肯定也有人,甚至有亲族。这些人被杀了,高句丽的人不能找昱朝麻烦,自然会找当地老百姓的麻烦。

  老百姓在这方面可不蠢。

  慕晏深呼吸一下。总觉得,这次同意宿谊随军,比他想象中的收获会更大。

  慕晏甚至觉得,此次战争之后,可能会改编昱朝、甚至自古以来,华夏对外战争政策。

  虽然昱朝很快就拿下了这座城池,但知道昱朝军队来此的时候,那倒霉的城主立刻就派遣人去传递消息搬救兵去了。

  但边境比起慕晏登陆的地方,离高句丽的都城可远太多了。慕晏要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高句丽的王和重臣都在都城里,只要城破了,这些人被杀被俘了,那军队也不足为惧。

  即使他们不投降,想要和慕晏硬碰硬,但国王大臣都被俘虏了,那士气也就降到最低了。还有宿谊准头一点也不好的大pào以及各种弩箭武器加成,慕晏可不觉得自己会在正面战场上输掉。

  因大军压在边境,王城的守备力量也是很空虚的。

  慕晏等人绕道直接兵临高句丽国都城下的时候,一路上甚至没有遇上任何抵抗。

  想来那国王得知昱朝军队从海上攻来之后,边疆军队来不及返回,其余城池守备就算调集起来,也不可能在路上阻挡慕晏多久。不如全部召回都城,放弃其余地方,先守卫都城,等主力回来,两面夹击。

  他们想的不错,慕晏急行军,攻城器械巨大,不一定能及时搬来。且王城坚固,里面物资也充足,若是困守不出,还真能打一次持久战。

  但宿谊表示,大的攻城器械短时间过不来,来了也很难打破城门,但咱有火药啊。

  朋友,你懂不懂什么叫炸药包不炸药桶。什么叫定点爆破?

  guī缩不出的攻城战,都是士兵在城门上放远程攻击,攻城的人上云梯上撞门的柱子。总而言之,就是外面的人要先进去了,才能下一步动作。而人还在外面的时候,他们是不惧的,哪怕已经在撞门了,他们只要抵着里面的门也不怕。

  虽然弓箭啊石头啊甚至滚水啊之类给爬城墙的士兵会造成很大损伤,但是如果不是爬城墙,不过是些士兵趁着夜黑风高悄悄潜入城墙边呢?

  如果不发动攻击,只是围着城墙转一圈的话,里面的人是不会管的。毕竟城中囤积的兵器也有限制,大晚上的,如果不是大举进攻,只是零散小队在外面转悠,上面的人也看不到。

  对了,这零散小队叫什么来着?斥候?对于这些打探消息的斥候,他们是不会太在意的。

  只要不进城就没关系。

  但是若是斥候变成爆破小分队呢?如果他们不是查探消息,而是安放炸药包呢?

  城门总是会比城墙凹进去一点,这凹进去的部分也可以成为工程小组的保护。

  他们在城门上搭梯子,小心翼翼的将炸药桶叠起来,叠满整个城门。

  这次慕晏可是下了狠心,攻城的大型器械都没带,全带的宿谊的炸药桶。他们带来的炸药桶,甚至能叠满两个城门。

  宿谊和慕晏商量了一下,觉得不需要叠满,叠一半就够了。四个城门都叠上吧。从四面进攻,也能堵住他们的逃亡路线。

  于是,就在围城的当晚,高句丽国王还在着急大臣们开会,讨论昱朝会什么时候攻击的时候,只听见四声轰天巨响,仿佛皇宫地面都在震动,城中四处响起了惊恐的呼叫声。

  被人保护着远远观望的宿谊摸摸下巴,这威力不成啊,才炸掉了小半边门,还好够骑马进门。

  第134章

  宿谊站得很远, 不知道战况有多么激烈。不过即使不知道, 宿谊觉得自己也能猜到。

  炸掉城门之后就该是巷战,是短兵相接了吧?巷战一直是最惨烈的战斗,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这战斗还没结束,宿谊就愁上了。

  墨家一群科学家们也没有加入战斗,他们和宿谊一样,被保护在稍远的后方营地中, 只看得见火光, 听得见砍杀声。

  现在他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在那可怕的炸药桶上。

  之前宿谊虽然展示过火pào,但是因为准头实在是太差, 且一直对着空地打等原因,让人以为这东西除了响声大一点以外,还不如chuáng弩好使。

  但宿谊这次直接展示了炸药桶的爆破作用, 墨家的一帮科学家们就看明白,火药这东西, 远比他们想象中的厉害。这群人很快就将其其他作用想象出来。

  当然不是用于战争的作用。

  火药在工业领域是很常用的东西, 开山劈石, 无论是修路还是疏通河道等等,都能发挥出很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宿谊当然知道。只是这东西在军事领地作用太大,朝廷不一定愿意让其作为民用。如果没有较好的管理措施的话,很容易造成混乱。

  不过想要人为禁止也是不可能的。就像是清朝那样, 因为知道那东西很危险,最终连自己都不去发展了,那就真是蠢的无可救药了。

  火药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作用, 宿谊回京之后,就会和皇帝陛下提起这个。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古代言情 木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