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说纨绔不读书_五军【完结】(144)

  书院有自己的学田,其中除了齐府投入的部分外,还有周围富户捐赠的,学田每年的租银会交给盐商典商生利息,这样一年下来连带本金至少能有一两千银子的收入。

  因此书院的山长可以拿聘金,脩脯银,程仪银等丰厚报酬,各位师兄以及日后师弟们也有膏火银,住宿伙食书院全包,不必为生计犯愁了。

  张御史目露赞同,褚若贞却摇头拒绝道:“不可不可,书院山长需请学问博通的名士大儒来做。”

  “乃兄你既有文望品望,又是齐鸢的老师,足以诲人也,我看齐鸢的提议很有趣……”张御史笑道,“齐鸢,我跟你老师先去书院看看。你也跟兰庭出去逛逛,今日端午,年纪轻轻的要适当玩乐,莫要只拘在山上。”

  齐鸢:“……”合着自己往外跑了半天,就只为做这一顿饭?

  第59章 端午佳节

  褚若贞看出了齐鸢的不情愿, 但他今天跟张御史有要事相谈,因此只当没看见, 用过午饭后便立即跟张御史下山去了。

  端午佳节, 男男女女皆盛装出行,赏景取乐。褚若贞跟张御史并没有直奔沐风书院,而是从随着看龙舟的人群到了虹桥, 有船家看见, 早已搭了踏板过来,请两位上船。

  张御史笑道:“看来乃兄早有准备。”

  端午节出行的人多, 各家女郎不必再等夜半出行, 而是大白天就可乘香舆坐画舫, 名为躲五毒。因此那些洁净的画舫会被人提前租走, 如果没有准备, 临时到桥头来问,运气不好便只能坐到小船破船,甚至是清洗后用来临时载客的灰粪船。

  褚若贞笑呵呵道:“张兄远道来访, 怎好怠慢。”

  说罢请张御史上了画舫,里面果真预备了好酒好菜, 烟雨楼的蒸鹅,炸蟹、百味羹、羊脚子,排蒸荔枝腰子,色香味美,另有栗子、核桃、西京雪梨等甜食果子, 皆是张御史最爱。

  张御史连连摇头,哎呦一声叹道:“乃兄对齐鸢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明明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 非要在乃园用完饭再来, 让我吃人嘴软。”

  “若不是凑巧,我哪舍得让你们也吃。”褚若贞“哼”了一声,得意道:“那可是我学生煮给我的,张兄门下学生也不少,可有人洗手下厨为张兄做饭?“

  说完让船家去温酒,又将香鸭炉里的熏香点上:“这香饼也是齐鸢送我的,你闻闻。”

  船家荡开画舫,微风入船,香气盈舱,是莲花和鹅梨类的清椒气息。张御史闭目深吸了几口气,摇头直叹。

  “齐家制香果真一绝,这香有朝阳之气,清新丰美,在京中都十分少见。”张御史又深吸了几口,这才缓缓睁开眼,“齐鸢之才世所罕见,只可惜齐家富贵对他来说弊大于利。”

  “此话怎讲?”褚若贞道:“钱知府是看重了齐家钱财?”

  “齐家虽有累世之财,但比起淮扬盐商,他们只能算是中贾。况且齐家并不吝财,齐方祖在打点关系上很舍得下本钱。”张御史道,“我听说钱知府曾要过齐家香方?”

  褚若贞之前对齐府并不关注,摇了摇头。

  张御史便不再说话,一直等船行江中,才压低声道:“前朝重臣钱唐你可记得?钱唐权倾朝野,独拥京城的披香宫,家中更是珍宝无数。后来钱唐因故下狱,钱府被抄,整个披香宫里却只抄出了五千两白银。当时便有人说,早已高人料到钱家要遭此惨祸,因此将钱府金银都藏了起来。”

  褚若贞当年升为侍读学士后,曾听皇子们议论过此事,众人似乎对钱家藏起来的宝藏十分在意,甚至号称那笔藏宝富可敌国。

  “可这跟齐府有什么关系?”褚若贞道,“齐家世代制香,如今的产业也是一滴一毫攒起来的。”

  “原也没人怀疑他家,直到有人在齐家看到了猫耳石。”张御史道,“宋朝贼相蔡京曾得一块奇石,形似猫首,自体生香。这块石头在前朝时被赐给了钱唐。钱府被抄家时,猫耳石却不见了。直到几年前,有人在齐府发现了这样宝物。”

  钱府的东西出现在齐家?

  “猫耳石有两块,若齐府里的那块是流落在民间的那块呢?”褚若贞问,“这样草率认定齐家藏有巨富,岂不是冤枉人?”

  “猫耳石的确有两块。”张御史道,“但在上个月的时候,另一块已经在京城出现了。”

  ***

  “当年那道士说齐府有猫耳石,我还不敢全信。齐家若真有那钱,何苦经万涛之险做这制香的买卖!齐方祖若想改换门庭,花钱打点捐个官便是。又何必逼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没想到,竟是齐方祖这老贼狡猾,将天大的秘密瞒得滴水不漏。他那儿子更是装傻佯懵,故意做出绣花枕头的样子了,今年见势头不对,立刻就露出獠牙,显出本来的面目来!”

  钱弼右手握拳重重捶在桌子上,恼火道,“若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一个小小儒童有这等心机!会做两篇文章也就算了,他竟提前防了一手,这文章让我用无可用!可恶!着实可恶!”

  府试阅卷马上要结束了,原本要费时半个月的阅卷,因钱弼怕夜长梦多,所以才十天便提前出了结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五军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