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说纨绔不读书_五军【完结】(177)

  这的确是一个制胜的例子。

  魏胜的心里这渐渐静了下来,他发现是自己太着急了,甚至因着急失了底气。

  “其实我一直想不明白。”魏胜狠狠搓了把脸,来回走了两步道,“晋安王之乱,作乱的是精兵强将。所以大军久攻不下。可现在我们上游的不过是几处贼寇,怎么就这么难打呢……”

  谢兰庭抬眼看他,随后又垂眸,手指在沙盘上随意地勾画着。

  “听说楚王在京城梳拢了名妓赵卿云。而赵卿云办生辰宴时,青州卫、大宁卫、庄浪卫等地的指挥都着人送了厚礼。”谢兰庭说完,轻轻一笑,“看来这些卫所指挥,跟楚王交情不浅呐。”

  第75章

  当年元昭帝弑兄夺位, 引得朝中议论纷纷,后来为了平息朝臣议论。元昭帝便勉强留下了兄长的独子, 只是这位独子虽性命无忧, 却被人废去一条腿。

  这人便是楚王。

  楚王这些年在封地一直表现的谨小慎微,治理藩地也只是无功无过。这次他看中了名妓赵卿云,想要纳对方为妾, 还千里迢迢入京陈情, 以免惹元昭帝不快。

  而元昭帝也对这位皇侄也十分宽和仁厚,因楚王行动不便, 元昭帝这次还准许他中秋之后再回封地。

  这样一位胆小的藩王, 身体不佳, 这些年也未有子嗣, 的确不值得元昭帝警惕, 对其优待还能搏一个好皇叔的名声。

  朝臣们对此也都心知肚明,然而现在谢兰庭却以晋安王比楚王。

  楚王会反?

  魏胜心中惊诧,下意识去看另一边摊开的卫所舆图——若以京城为中心, 大宁卫在北,青州卫在东, 庄浪卫在西,如今仪真匪寇在南,再加上楚王封地……假如这人真有反意,几地合兵为阵,那京城危矣!

  “大人, ”魏胜倒吸一口凉气,“若真是如此……”

  “魏大人可有得力的副将?”谢兰庭却神色漠然地打断了他的话, 淡淡道, “下官凑巧路过这里, 倒是可以随大人的副将一同逆江而上,看看沿途风景。”

  魏胜愣住,随即反应过来——谢兰庭的意思是他要亲自带兵越寨而攻?!

  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魏胜当下也不管京城和楚王如何了,立刻激动道:“有!我这就安排!”

  翌日,魏胜拨了得力副将,随谢兰庭一起,带了三千精兵,一百二十艘船朔江而上。因贼寇驻地距离金陵的新江口水操营比较近,魏胜又给新江营提督去信,请新江营共同剿匪御敌。

  ——

  望社总社的集会当日,千名士子齐聚虎栖山,携文交友。虎栖山乃逸禅先生所有,上面建有栖园。栖园后是一处书院,院中明伦堂前的阔地便可容纳上千人,明伦堂内则于东西设好了二十五张席位,二人一席,给今日参加总社雅集的士子们。

  这五十人便是前几天各分社选出的代表。其中北方各分社、广东福建等南方诸省各十五人,江浙分社、江西分社则各十人。

  这五十人在殿中斗文时,其余士子即可在殿外观战,也可自行游园爬山,饱览金陵风景。

  刘文隽没能被选中参加斗文,因此入园后便跟其他人约着爬山去了。乔景云带着齐鸢孙辂等人往里走,一路上不断有人跟他打招呼致意,孙辂见状微微一笑,调侃道:“看来乔兄人缘很好。”

  “望社起于金陵,浙江文风又省,所以我们江浙二省的成员最多。我经常来回活动,自然认识的人也多。”乔景云大方地笑笑,随后又叹了口气,“但这两年江西分社的社员越来越多。就连总社斗文都单独给了江西十个名额,抵我江苏和浙江总和了。”

  “还不是因为幽社首。”另一人低声道,“幽玄公子的母舅家是江西的,自从他做社首后,几个表弟都入了江西分社。”

  “这只是一方面。”乔景云摇摇头,慢步道,“他有意扶持那边不假,但最重要的还是朝廷中江西人士最多。这两年的考官有三分之一都是江西人。再者江西人都很注重同乡之谊,在京城中也要比邻而居。幽社首与他们走得近,日后入朝为官,仕途当然要更坦荡。”

  而其他各地分社成员,与江西分社关系近的也会受到提拔。因此幽玄有意偏袒,众人默认,江西分社当然水涨船高,在这么多省份中独占了五分之一的名额。

  假如这次社首之职也被江西争取了去,那以后望社便要成为他们敛才结党的营地了。

  那几人忿忿不平,然而却不敢深讲。齐鸢对此倒是心知肚明,张御史那天说的比这个直白多了。

  “听说今年朝廷又要为江西增设科举之额,给事中的折子都递上去了。”另一人压低声道,“结果最后被阉党给拦了……”

  “阉党还会干人事?”

  一听跟科举有关,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

  齐鸢在人群最后默不作声,心里却很清楚缘由——那群江西朝臣拥护的是太子,而阉党权贵则是拥护二皇子。两派之争,说到底也是为了储君之争。

  这次张御史让自己阻挠江西人,所以他果真是蔡贤一党?谢兰庭是蔡贤的义子,张御史与谢兰庭私交不错,按说这样推断没错。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五军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