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弄潮_瑞根【完结】(2962)

  至少在东北,就没有多少人知道赵国栋,这一点刘拓深有体会。

  “刘岩,国栋的成功自然有其道理,政治局会议上的争执也就代表一个趋向,中央在任用干部上也更趋于年轻化这是一点,还有一点就是更注重创新开拓能力,那种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干部现在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央越来越需要一切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勇于开拓创新的干部,这种干部才能最贴近现实民意,能最准确细致的把握到社会发展的脉搏并迅速作出反应,这也反映了中央在体察民情、贴近民意上的一个重大转变,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标志着中央在这些方面做出的改变。”刘拓在电话另一头沉默良久才缓缓道:“而赵国栋这几年所作的一切无不把握住了这一要旨。”

  第三十四章 享受过程

  刘岩在电话里也沉默了一阵,才道:“国栋在这方面的确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敏锐性,审时度势的能力无人能及,但是他这一次去安原只怕未必是一件好事啊。”

  “你担心什么?”刘拓在电话里反问。

  “还能担心什么?大哥你不也是从部里边出来的,凌正跃此人心胸如何你又不是不知晓,国栋在升安原省委常委时不就是他在作梗,如果不是应东流很坚定的支持,只怕还真有可能出幺蛾子,有了这个心结,只怕无论是国栋还是凌正跃都难以解开这个扣,或者说即便是他们内心深处想要解开这个扣,但颜面攸关,谁能搁得下这个脸?”刘岩淡淡的道。

  “恐怕不完全是这个因素,凌正跃虽然心胸不算宽,但是也绝对说不上狭窄,能在中组部常务副部长上干那么久,真没有点胸襟,那能成?”刘拓在电话里沉吟着道:“关键是两人的思路观点以及性格问题。思路观点这个现在还不好说,凌正跃原来主要是从事组织党务这一块工作,我还不太清楚他在发展经济上的一些想法,但是看这一年安原情况,似乎也不能说没有一点想法。问题是国栋的思路现在看样子在经历了发改委这一年多时间好像也有些变化,到了安原免不了有些雄心壮志,两人能不能合拍不好说。另外两人性格都是有些偏硬,这也是一个潜在的导火索,一旦在某些问题上看法观点不一致,会不会引发冲突白热化,也是一个问题。”

  “国栋才去,怕还是要收敛一段时间吧?”刘岩有些迟疑。

  “难说,就算是才去国栋会隐忍,但是这积在心里不满多了,没准儿就在哪一次爆发出来,那更糟。”刘拓下意识的摇头,“要我说平时磕磕绊绊还好一点,积怨已久,那就会酿成大问题。”

  “嘿嘿,这是你当省长的经验?”刘岩笑着反问。

  “也算是经验之谈吧,但是未必对每个人都适用,最终还是的看国栋自己灵活操作,这种事情别人帮不了他。”刘拓叹了一口气,“起来得太快未必是好事,根基太浅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好在国栋也算是安原出来的,这也是个有利有弊的因素,但就我看来,利大于弊,走一步看一步吧。”

  ※※※

  躺在床上,赵国栋浮想联翩,都说要保持淡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是要真能做到这种超然物外,只怕不是圣人就是先哲了,赵国栋自认做不到。

  刘若彤同样有些睡不着。

  赵国栋的动向一样牵动着她的心,赵国栋在京这一年里,自己呆在家里的时间却不多,好容易把手里一些比较紧要的工作处理好了,想要好好稳定一下的时候,赵国栋又要走了。

  这是不是真的预示着两人的缘分出了问题?刘若彤心中暗叹,自从那一次之后,两人的感情就进入了封冻期,不是那种一下子降到了冰点的封冻,而是那种由浓转薄逐渐冷下来的感觉,这种感觉比起那种大起大落的感情来更让人从骨子里感到冷意,从不知道后悔二字的刘若彤也有些懊悔那一夜自己怎么会鬼使神差的冒出那样一句话来,难道这就是言由心生?

  “什么时候正式确定下来?”刘若彤幽幽的问道。

  “可能很快吧,也许明后天,最迟也就是下个星期,不会拖太久,中央决定的事情一般说来都是雷厉风行,不会给外边传言太多的时间和空间,免得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不少国人都有八卦情结,尤其是这种事情,更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赵国栋将手搁在脑后。

  “现在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赵国栋觉得刘若彤问的话题有些奇怪,“你这个所有人指什么范围?如果只是相关利益影响者,我估计这个时候应该都知道了,超出这个范畴,那就不一定,和他们无关的事件并不一定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国栋,去安原是不是有些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我感觉你好像很兴奋激动,还有点焦躁不安的味道,嗯,情绪不是很稳定。”刘若彤平静的道:“安原就真的那么好么?中央让你去安原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他们基于什么考虑让你去安原,而不是其他地方?”

  刘若彤一连串如同泼冷水般的反诘让赵国栋心境顿时一凛,原本翻腾不止的心绪也为之一震,虽然有点像泼冷水,但是这一连串冷水泼下来,还真是让自己头脑一清,眼睛一明,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

  “安原好不好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说,在我看来,经济实力排在全国前几位,人口全国也是前几位,基础加基数,很考较人的本事。”赵国栋沉吟了一下慢吞吞的道:“中央基于什么原因,我无从知晓,但是脱不开几个因素。我从安原出来,情况熟悉,安原班子变化太大,需要一个熟悉情况的本土干部担纲,这是其一;安原处于一个关键发展时期,需要有所创新突破,这是其二;凌正跃是搞党务组织出身的,经验老到,性格沉稳,而我以搞经济出名,年轻有冲劲儿,正好互补,希望来个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是其三;当然也不排除中央让我到安原是磨练,我和凌正跃关系不太融洽,这样在这种环境下打开局面,携手合作,算是对我的一个磨练加考验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