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阀_宋默然【完结】(1484)

  皇帝一时无言,倒是身后的完颜亮道:“这些年,南方一直在积蓄力量,但大金也没有闲着,梁王不必担忧。”

  兀术突然咳了起来,手无力地抬起摇了摇:“不可轻敌,南军今天,恰似我军昨日,我军眼下,正如南宋往昔。将帅好逸,士卒厌战,我虽然极力经营,奈何……”

  身为大金国的领袖,军队的象征,兀术说出这种话,怎能不叫人泄气?金帝顿时色变,失声问道:“诚如此,如之奈何?”

  兀术喘了一阵,忽道:“中原,淮东……”

  “什么?”完颜亮没听明白,往前小移一步问道。

  “把中原和淮东,还给南朝,向他们求和……”兀术有气无力道。

  “什么?”完颜亮加重了语气。

  金帝也为之愕然,质疑道:“这是为何?”

  “我一死,陛下就向江南派出使臣,以中原淮西向南方求和,不附加任何条件。对了,扣留的宋使,也给他们送回去。告诉南朝的少帝,告诉徐家兄弟,我们乞和。”兀术的话,很容易让人想到他是不是病入膏肓,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力。

  完颜亮听得匪夷所思,忍不住道:“梁王,我大金虽失陕西河东一部,但襄汉前线,宋军何曾进得一步?上回他们发动北侵,不也被一阵杀回?纵使如今我朝无力灭宋,但敌若来,大金的勇士岂有畏惧之理?不战而归还中原江淮,岂不灭自己威风?南人眼见如此,只怕越发轻视大金!”

  他所说的,也正是金帝完颜亶所想的,因此他一说罢,大金皇帝就看着兀术,静听下文。

  “迪古乃。”兀术呼唤着完颜亮的女真名。“遇事,要冷静沉着,多动脑子。你以为,我真的怕南军么?我自追随太祖皇帝起兵,征战一生,何曾惧敌?”

  完颜亮无言以对,默不作声。

  “梁王此议,想必另有深意在?”金帝问道。

  “主动割地求和,示弱于南方,使其轻我,骄其军心,此其一;收中原淮东之军渡黄河,集中力量,此其二;中原淮东既还,则南朝之中,主和之人便有由头,以此拖延其发兵时机,动摇其北伐决心,此其三;南朝既得失地,必遣军驻军,如此,则襄阳淮西之师必往北移,分散力量,自失天险。我军待机渡河,于中原四出之地猛击,歼其精锐,此其四。”

  兀术没糊涂,完颜亶和完颜亮现在非常肯定这一点。

  “等这一仗打完,南北方可真正言和。陛下,我们已无力灭宋,把他们打到坐下来谈,这是唯一的办法。”兀术话说得太多,此时已经有些接不上气了。

  完颜亶俯下头去,小声问道:“梁王之计,可阻南军,可契丹人怎么办?”

  兀术许久也没有回答,闭着眼睛,不知是不是睡着了,金帝连问几次,他才道:“契丹人不足虑,大石一死,孤儿寡母还能成什么气候?”语至此处,他又停了好一阵,继续道“我担心的,是徐家兄弟。他们一个在朝执掌政府,一个在外手握雄兵,是为大金心腹之患。不要给他们机会……”

  金帝听罢,稍稍放心,正分神时,只见兀术勉力伸出手来,金帝慌忙握住,只听梁王道:“愿陛下念先人创业不易,好自为之,好自为之。”

  听到这句,完颜亶也不禁心酸,紧握着叔父的手道:“梁王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卿忧之。”

  兀术没接皇帝的话,转动眼珠子又看向完颜亮,气若游丝:“迪古乃,迪古乃……”说到后头,竟不可闻。

  宋兴熙四年,金皇统八年,大金国的缔造者之一,手握金国军政大权的梁王兀术去世。金帝完颜亶对于这位又敬又畏的叔父,表示了极大的悲痛。下诏辍朝,追封,陪祀太祖庙庭,给予极大的荣誉。

  兀术追随金太祖起兵反辽,为将身先士卒,战功赫赫,为相能力挽狂澜,安邦定国,于大金来说,自然是一大功臣,能与之比肩的,也就是汉名宗翰的粘罕而已。只是可惜,这位大金国的英雄,志在一统天下,攻灭南朝,奈何时不予他,几次南侵无功而返,面对襄汉铁板一块无计可施,反倒损兵折将,伤了金国元气。西夏败亡以后,他埋头经营内政,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总之,这位枭雄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担忧离开了。他的谢世,其意义远不止本身这么简单。他为继斡离不、粘罕之后女真领袖,他就是金军的化身,撒手一去,将军国大政交到完颜氏第三代手里,他那些成长于安乐之中的晚辈们能继承先辈的遗志么?

  他去世之前,在他榻前的两个人,金帝完颜亶,尚书左丞完颜亮,一个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孙,一个是庶长孙,这两堂兄弟都有一个共同点。完颜亶拜大儒为师,喜好中原文化,穿汉服,读经典,俨然汉家天子;完颜亮更不得了,他比他的堂兄水平更高,居然能写得一手还算不错的诗词。

  这两个都是浓浓的汉文化氛围中长大的,兀术这一辈人处心积虑要灭亡南朝,可还没等征服南朝,完颜氏第三代就已经醉心于南朝的服章礼仪,诗词歌赋。

  兀术恐怕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临死之前,根本就没提什么灭宋,即使嘱咐金帝要歼灭宋军精锐,其目的,也是以战迫和,希望能和南朝坐到谈判桌上来,保住既得利益,不敢再作其他奢望。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每个王朝初创之时,第一代和第二代领袖,普遍都有雄心壮志,因为他们起于忧患之中,有一种使命感和紧迫感。但往往到第三代,就不成了,这一点,不仅适用于金,也适用于宋。后世那句“富不过三代”,想来跟这个也有些关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