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_画凌烟【完结】(1047)

  一旦出现拖欠,必然会引发新政执行中的混乱,进一步引发人心动荡。

  到目前为止,皇帝也给出了几个赚钱的办法。

  例如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新城新政,卖地就是赚钱的办法之一。

  目前北京城是属于朝廷直管,卖的地全部归朝廷。

  “毕爱卿,找朕何事?”

  “陛下,这是今年各个部门上报的总预算,一共是8000万两。”

  崇祯接过来看完,对王承恩说道:“将郑三俊叫来见朕。”

  “是。”

  不多时,郑三俊来了:“参见陛下。”

  “郑爱卿,商税法已经颁发,此事需立刻在两京十三省严格执行,不得有误。”

  “臣领旨。”

  所谓新的商税,其实很简单,新的税法并没有规定那么复杂,也不会像后世那样繁多,要不然大家肯定会乱。

  分两档:10%,25%。

  一个季度缴纳一次。

  按照什么标准来呢?

  一个季度的营业额如果在120两以下者,免税。

  为何?

  一个季度营业额120两,一天收入1两银子,这种大多的小商小贩,就没有必要收了,也没办法收,人家也不记账。

  如果一个季度的营业额在120和600两之间,就要按照10%交税,这种一般都是小饭店、小酒楼等固定经营者。

  如果一个季度的营业额在600两以上,就按照25%来征收。

  例如京城最近如日中天的新富豪李如礼,做茶叶生意,一个季度的流水收入就是50000两,那么要交出的税就是7500两。

  按照这种简单的分层来收,是为了最大程度收上来更多钱的同时,减小中小型商业者的压力。

  也就是说,四月,就要在全国按照新的商税收一次。

  那么这就完了吗?

  没有。

  个人所得税也有。

  多少?

  月入1两银子或以下的,免交税。

  月入1两到5两的,10%。

  月入5两以上,20%。

  也就是说,现在大明朝的官员,拿了皇帝的钱没错,但大家都要交税了。

  今年可能要发出去5000万两的文官俸禄,交税就要交回来1000万两。

  毕自严又道:“陛下,按照目前的进度,依然无法满足今年的财政所需,老臣甚至担心,如果南部军区对安南国开战,届时士兵的抚恤金可能都会不足。”

  “你且不必着急,李长庚昨日还跟朕说,二月一日,北京新城的地就开始售卖了。”

  毕自严依然忧心忡忡:“也不知能卖多少出来,陛下,臣倒是认为现在将地方上的税暂且收回来比较稳妥一些,如若不然,朝廷确实比较困难。”

  “毕爱卿,先不必着急嘛,等二月一日再看看,而且红夷人的赔款,朕预计也快到了。”

  此时,韩府。

  成基命、刘鸿训和范景文都在。

  成基命叹了口气说道:“韩阁老,现在怎么办?”

  韩爌不说话。

  成基命有些着急:“这一次的新政,有诸多纰漏,就说那新城新政,售卖土地,这等政策一旦出来,必然有商人哄抬地价,造成民间动乱!韩阁老难道没有提醒陛下吗?”

  韩爌喝了一口气,神色虽然平静,但却心乱如麻:“我如何没有提醒,是陛下一意孤行。”

  刘鸿训也道:“这商人大量购买土地,又要投资建造,短时间内无法回账,商人会做这种买卖吗?”

  范景文道:“陛下执意如此,便让陛下去试吧。”

  “试什么试!北京现在在试,武昌也在试,这样做非要天下大乱不可!”

  “可你能如何?”刘鸿训无奈道,“当日陛下在大殿上宣布新政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凡是阻碍新政者,决不轻饶!”

  “依我看,就是那个邱禾嘉在背后捣的鬼,自从他回北京了,陛下就嚷嚷着要卖土地!”

  韩爌顿了顿道:“诸位且不急,马上就二月初一了,卖不出去地,陛下必然会废弃此条行政。”

  “可是朝廷现在没钱了,就指望卖地赚钱的。”

  第815章 皇太极又觉得自己行了?

  正月三十一日,沈阳。

  皇太极拿到了最新的情报。

  “狗皇帝没钱了!”皇太极霍然而起,看着佟养性,“这消息当真?”

  “千真万确。”

  皇太极又拿起昨晚刚送过来的大明朝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新政,疑惑道:“不应该啊,狗皇帝这新政里,新建了如此多新的衙门,朝廷开支必然增加,他若是没有钱,哪里来的底气?”

  皇太极实在感觉到不可思议。

  “这消息是谁给你的?”

  佟养性说道:“大汗,并非是谁给奴才的,这事现在已经是北京朝堂上公开的秘密了,大家都知道。”

  “那难道没有大臣阻止崇祯的新政推行?”

  “崇祯那暴君残忍无道,现在已经没人敢出声阻止了。”

  皇太极总结道:“哈哈哈,这就叫失道者寡助,本汗要引以为戒。”

  “大汗圣明。”

  “大汗,要不现在我们趁机领兵重燃战火,给狗皇帝雪上加点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