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_画凌烟【完结】(1071)

  毕竟是在水上,其他的船都在快速下沉,另外几艘就算烧着了又能如何?

  历史上郑芝龙用火攻荷兰人取得胜利,是因为郑芝龙调用了100艘火船,并且在上面浇了油,等靠近荷兰人的战船后才点火。

  所以,在明军施行闪电战狂轰猛炸的时候,郑军的一切计划都成了空想。

  前后仅仅用了二十分钟时间,就结束了战争。

  明军从俘虏中得知郑军布置下了三道防线,主力军在最后面造船。

  明军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全速往前。

  这种时候,就是要快,快到让对方根本反应不过来。

  当第一道防线被撕破的时候,第二道防线的郑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个小时后,明军已经神不知鬼不觉进入了第二道防线的郑军视野中。

  所有人都感到惊奇。

  “那是明军?”

  “那是不是明军?”

  “明军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

  大家还在疑惑。

  但明军已经开始了狂轰滥炸模式。

  不要怀疑明军的火炮,天圣军的18艘战列舰,一共携带10万颗炮弹,平均一艘船上就有5500颗炮弹。

  分出100木箱子装起来。

  每一颗红夷大炮的炮弹重达10斤,一共就是五万五千斤。

  以一艘朱雀战列舰的载重量,这点重量还是小菜一碟的。

  炮弹的数量绝对充足。

  毕竟有一个舍得花钱的皇帝,孙传庭所有的军费申报,全部批复,绝不讨价还价。

  只有一个要求,把安南国给朕尽快打下来。

  10万颗炮弹的成本是10万两,比起拿下安南国,这一点点算什么。

  红河上再次响起了钢铁的咆哮,空气被灼热,水面滚起了水浪。

  炮弹暴雨一般横扫而过,摧枯拉朽。

  碎木屑和血肉混在一起,迸溅到水中。

  有的郑军士兵还坐在船舱里睡觉,被突然砸碎了胸口。

  水浪被砸得飞起来。

  撕扯与毁灭中。

  明军一边火力全开,一边快速前行。

  随着距离的拉近,火力越来越机密。

  所有其他反抗的全部被撕碎。

  结果第二道防线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就被撕碎了。

  不仅仅第二道防线,连第三道防线也在下午三点半的时候成了河面上的断木。

  第三道防线的最后,有一个军官点燃了战船,但孤掌难鸣,无济于事。

  那么一下午,明军打出去了多少颗炮弹?

  3万颗!

  18艘船,每一艘轰出去了1667颗火炮。

  好在两面切换着轰,即便如此,不少士兵现在耳膜都在发疼。

  接下来呢?

  当然是继续往上,势如破竹般横扫郑慕最后的兵力,兵临升龙城下。

  第833章 兵临升龙城下

  天渐渐黑下来,明军并没有停下来,而且继续在红河上暴走。

  按照俘虏们所说,已经离郑慕的主力军不远了。

  天黑不久,果见前方有灯火。

  那里有50艘船,岸边有火光,周围的村民和渔夫被强行征调过来,正在连夜赶工。

  而在主船的甲板上,正在举行一场酒宴。

  击败阮氏海军的郑慕是立了大功的。

  此时让郑慕这一段时间都沉迷在一种飘飘然的状态。

  不过飘飘然并不代表他糊涂,设三道防线,大力采取火攻战术,绝对是上策。

  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对手出乎了他的认知。

  朱雀战列舰是一种性能非常高的远洋战列舰,它的船型做了许多改进,在航行的时候,速度大大快于福船和鸟船那类传统的海船。

  再加上又拥有转盘类的船舵,使得航行操作便捷了至少十几倍。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设计,简直是其他船的噩梦。

  除非是欧洲人的盖伦船,在同样数量规模下,还能对抗。

  “来!喝!”郑慕举起酒杯,与其他军官大口大口喝酒。

  准确的来说,安南国并不缺粮食,自然也不会缺酒。

  他们一起纵情饮酒,甲板上有一些穿着暴露的女子正在跳舞。

  这也是从村里强征过来的,虽然跳得不是很好,但也能给军中的枯燥生活添加许多乐趣。

  郑慕笑着说道:“不出半个月,就是明军的死期,在座的各位,以后都是我主的功臣!”

  “将军,依我看,若是这一次击败了明军,我军正好可以乘势北上,夺下钦州!”

  “对!夺下钦州!”

  “夺下钦州,北伐明朝!”

  “对,北伐明朝,末将愿意做先锋!”

  ……

  一群人高呼起来。

  喝了点酒之后的状态:这个世界都是老子的!

  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站起来,他一把抓住一个舞女,用力揉着那个舞女,豪言道:“将军,明日我就带着人去将明军统帅给您捉回来,给大家助兴!”

  郑慕大喜:“好!”

  “哈哈哈,带上我一个!”

  “我也去!”

  “还有我……”

  众人又跟了起来。

  只是话音未落,炮声已起。

  血浪飞溅,沾了怀中女子一脸,溅了周围人一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