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_画凌烟【完结】(297)

  如此以来,以后蒙古人对大明必然更是言听计从。

  三天后,五月十六日。

  孙传庭、卢象升和张之极,在约定的地点,与崇祯会合了。

  大概现在皇太极的兵还在提防着在路上会不会遇到明军。

  告诉你,他们现在一旦遇到明军,就是遇到五万二的明军!

  在草原战火格局突变的时候,辽东也终于不安分了!

  第236章 辽东血战

  什么?

  崇祯怎么会这么快知道皇太极分兵了?

  为什么崇祯的消息比蒙古各部都快?

  那你得去问刘乔。

  从前年崇祯派他出关,进入草原,他就日日夜夜都在勤劳地奔走。

  从喀喇沁部的牧民、农民、商人,到其他蒙古部的普通人、贵族,他都送过钱,也在关外买过女人送过去。

  他的经费都是绝密,是崇祯让王承恩私自从内帑里拨发出来的,绝对够刘乔做任何事情。

  从前年到今年,崇祯在关外的情报网上砸了多少钱呢?

  最少100万两!

  无论刘乔提任何要求,一律满足!

  有时候还给双倍!

  他只有一个要求:情报网要广。

  分布得越广,一旦使用起来,情报传递才越快。

  刘乔的情报人员除了草原本地人,其核心人员来源于哪里?

  来源于边境那个孤儿,大多十几岁,野生能力非常强,缺钱,可能活下去,可能未来有更好的生活。

  在刘乔严格的训练下,他们分散在各地。

  战争打的是钱没错,但战争打的也是情报。

  为什么说军情紧急呢?

  你不需要领先别人好几步,你只需要领先别人半步,就可以发挥出极大的优势。

  可见情报的来源重要性。

  例如现在秦良玉,五千白杆军在喜峰口已经集结完毕。

  辽西山脉和大黑山之间有一条河道,这条河道其实是通向辽东腹地的,只是路非常狭窄。

  历史上的己巳之变,皇太极就是走的这一条道。

  这一条道属于喀喇沁部的地盘,历史上明朝一直都给喀喇沁部粮食支助,到了崇祯皇帝登基后就把粮食支助砍了。

  喀喇沁部的束不的就不开心了,加上皇太极又哄又骗,还武力威胁,内部就出现了亲皇太极的声音,例如色棱。

  于是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借道喀喇沁部,一路狂飙南下,发动了骇人听闻的己巳之变。

  而现在,秦良玉将走这一条路,直接杀到辽东。

  迅速集结完毕后,五千白杆军一路飞骋,在壮阔的山脉之间,如同锋利的飞剑一样。

  此时的锦州城。

  袁崇焕麾下三大将,祖大寿、何可纲、王承胤,到了督师帅府。

  “启禀袁督师,三路兵马已经集结完毕,请指示!”

  “不必指示了,祖大寿听命!”

  “末将在!”

  “领两万人,把义州打下来,从左路进军!”

  “末将遵命!”

  “王承胤听命!”

  “末将在!”

  “你领三万人,有右路进军,沿途的镇武堡、镇宁堡、西平堡一律扫平,不准有任何闪失,否则提头来见!”

  “末将遵命!”

  “何可纲与本帅中路两万,杀向广宁!五天之后广宁挥师!”

  三人同时道:“末将遵命!”

  袁崇焕一口气出动了七万人,辽东兵力在关外一共有八万五千人,还有一万人在宁远,锦州只留守了五千。

  可谓是倾巢而出。

  如此大的动静,当然惊动了建奴。

  明军大举进攻的消息迅速传到广宁,广宁离锦州只有150里,骑兵两天之内即可达到,步兵三天抵达。

  此时镇守广宁的是其中一员大将是谁呢?

  大汉奸孙得功!

  天启二年(1622年)的广宁之战,大明朝丢失了辽地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广宁城,就是这家伙和李永芳出卖了王化贞,导致广宁沦陷。

  宁远当然不止他一个人镇守,建奴派出了豪格这样的猛将,在宁远城有一万精锐。

  建奴曾经非常自豪地说过:我们的一万精锐可以轻而易举击溃明朝十万大军!

  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从小就跟着皇太极,随同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是建奴中一员猛将。

  建奴是非常轻视明朝的,豪格自然也不将明军放在眼里。

  但来攻的人是把他爷爷和老子都打败过的人,他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

  连忙书信到沈阳。

  袁崇焕动的非常突然,之前完全没有预兆,召集大军也是当天做的决定。

  他完全可以这样做,因为锦州是辽东最前线,随时都是准备状态,根本不需要过长时间准备。

  当三路大军突然行动的时候,建奴前哨部队五百人,被祖大寿的两万直接砍成碎片了。

  祖大寿带着两万关宁铁骑疯狂朝义州冲去。

  义州是皇太极屯田之地,常备的守军有五千,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

  但眼下军情紧急,袁崇焕已经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五天之后,挥师广宁,祖大寿也没有什么顾虑了。

  两万人马黑压压的一片,在平原上流动,仿佛钢铁洪流在咆哮,大地在震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