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_画凌烟【完结】(361)

  这样他们自己会得到不一样的想法,朕之后再来引导一番。

  黄宗羲道:“陛下,学生斗胆直言。”

  “你但说无妨。”

  “新政是利国利民的仁政,学生所见所闻,新政之下,万物革新,有大气象,只是杀戮过重,以恐影响人心。”

  崇祯也不生气,他并不是那种听不进去意见的人,黄宗羲提的这一点,崇祯知不知道?

  他当然知道!

  杀那么多人,肯定会引起部分人的恐慌。

  但为什么每次朝臣在朝堂上说这种话的时候,崇祯就开始怼人了呢?

  因为某些话,你可以私下跟皇帝说,但不要在朝堂上说。

  你在朝堂上说,就是在引导大家一起来对抗皇帝的行为嘛!

  朝堂那个地方是有舆论力量在的。

  所以有一句话是:在公共场合,管好自己的嘴。

  那现在是私下,私下这样说影响肯定不大,而且黄宗羲也没有具体的职位,说这种话背后也没有别的目的。

  崇祯也不急着回答,而是继续道:“还有别的吗?”

  “没有了。”

  扯淡的没有了!

  你黄宗羲可是君主立宪派,怎么可能没有了!

  第286章 乖乖的站在朕这一边来吧(第三章)

  黄宗羲这种立宪派并不是受到什么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才形成的,他是正宗的儒学学者。

  之所以诞生这种想法,还是因为明朝君主权力太过集中,导致许多决策靠一个人,风险太多。

  朱元璋当年废除丞相,就再也没有人能分皇帝的权了。

  至于后来的内阁,那不过是皇帝的秘书而已,内阁的权力是什么?

  是票拟!

  就是写建议。

  最后签字盖章还是在皇帝这里。

  而丞相是什么?

  丞相是有签字盖章的权力的,是政府首脑!

  完全不一样的两样东西。

  实际上黄宗羲这是对万历和天启的一种反思。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朝堂行政运转几乎停滞。

  天启天天做木工,也是把朝堂整得人心疲惫。

  最后一道签字的权力叫批红,一般司礼监太监完成,但也需要上报皇帝,皇帝点头,司礼监才能批复,不然就掉脑袋吧。

  可天启就不同了,魏忠贤你随便玩吧,不要烦朕,朕要做木工。

  所以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都是有原因的。

  崇祯语气非常柔和,道:“无妨,既然朕找两位来,必然是诚心商量事情,任何话都可以拿出来说,朕也不是听不进去建议的人。”

  黄宗羲犹豫了一下,道:“陛下,学生却是有一个想法。”

  “你但说无妨。”

  “学生以为,陛下日理万机,忧国忧民,一人处理的事情太多,若是能重立丞相,则无忧矣!”

  黄宗羲就主张恢复丞相制度,设置政事堂。

  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达六部施行。

  意思就是天子不能完成的,就由宰相拍板,下达六部。

  这很像宋朝的那一套,这种制度其实比较合理,纠错能力也很强。

  而且黄宗羲还有一个想法,天子传位,传贤不传子。

  意思就是,皇帝你死后,如果你的儿子比较昏庸,应该把皇位传给贤能的宰相。

  这一点站在后世人的角度来看,其实也是正确的。

  但是,不适合现在的大明。

  现在的大明社会撕裂极度严重,要全面改革,就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

  丞相可以设,但不是现在。

  全国军政体系还没有完成,就设立一个丞相,搞出一个权臣来怎么办?

  所以啊,知识分子的想法是好的,可要结合实际来。

  皇帝道:“朕的《矛盾说》看了吗?”

  黄宗羲微微一怔,皇帝还有这本书?

  顾炎武也摇了摇头。

  崇祯笑道:“好像还在朕的桌上。”

  “朕还跟你们说说,你们也姑且听之。”

  两个人把耳朵竖起来了。

  “现在的大明与建国之初的大明有何不同?”

  “一、朝堂的政策无法下达地方,这叫行政官僚坏死,这是中央朝廷于地方之间的矛盾。”

  两人微微一怔,觉得皇帝这个用词虽然奇怪,但确实到了点子,形容得非常到位。

  “第二、贪污成风,没有钱就不办事,有钱也不办事,腐败无能!这是新政与现有的官僚体系之间的矛盾。”

  “第三、学术界的意识形态出了大问题,文人空谈误国,极少人帮朕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大明朝日益艰巨的民生与知识分子不作为的矛盾。”

  “第四、民间社会撕裂,知道什么是撕裂吗?你们在江南,江南的商业兴亡发达,可是陕西,朕去年去了,在吃人!可是为何东南有些粮食还趁机控台物价?这是日益兴旺发达的商业,与朝廷相应制度空缺之间的矛盾。”

  “第五、老百姓交税后,没有饭吃了,这是民间百姓生存与朝廷旧制度的矛盾。”

  崇祯一口气说了五大点矛盾,两人虽然没有看过《矛盾说》,但是听崇祯这么一说,似乎豁然开朗。

  皇帝的话非常通俗,但却是针针见血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