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_画凌烟【完结】(49)

  于是,吏部好几个官员都提出请辞。

  崇祯大笔一挥:同意!

  不干都滚蛋!

  第二天,崇祯就把王永光那个老狐狸给抓上来了,让他来做吏部尚书。

  王永光说:陛下,臣体弱多病。

  崇祯说:体弱多病还当什么官,回家种田吧!

  王永光又说:臣虽然体弱多病,但陛下交代的事情,一定能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就算是累死,也要完成!

  就这样,大明朝第一老狐狸王永光顺利登上了吏部尚书的宝座。

  接下来,王永光的生活明显就只有三种状态:上班、吃饭、睡觉。

  每天天没有亮,王永光就到吏部了,每天半夜,才回去。

  真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这老狐狸是绝对不愿意这么玩的,但没办法啊,皇帝每天都会把他叫来喝茶,一喝茶就谈论官员各种事情。

  起初王永光还打算糊弄,结果被崇祯当场不着痕迹揭穿。

  崇祯也很给他面子,你丫下次再这样就是欺君,信不信朕把你送到菜市口去?

  同样忙的还有孙承宗,简直恨不得把被子搬到文华殿去。

  辽东的军饷要发,京畿的皇家庄园要去看,去年税收要核对,江南那边弹劾魏忠贤的奏疏要看。

  总之,孙承宗也累得跟狗一样。

  至于徐光启,那更是直接就睡在现在的工部了。

  上一次搞的水泥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这些天他一直在忙着这件事。

  至于火药局,最近也在风风火火搞火药。

  崇祯大笔一挥,直接拨款一百万两银子。

  搞!给朕把火炮再改进!

  崇祯挥了两笔,四百万两银子就这样出去了。

  还剩二百五十万两,可能崇祯是觉得这个数字不是很吉利,再大笔一挥,辽东先给一百五十万两。

  最后还剩一百万两。

  崇祯心里舒服多了。

  用钱能摆平的事,就应该狠狠砸钱。

  花钱买完舒坦后,崇祯就带着一票人,跑去自己的皇家农田去溜达了。

  那些被从宫里开除的宫女、太监,有一部分被调到这里。

  去之前,崇祯还特意交代了,让宋应星过来见朕就行,其他人不要惊动。

  等崇祯带着人一路向自己的良田本来,宋应星带着几个核心成员,早就在这里恭候多时。

  “臣参见吾皇,万岁!”

  “宋爱卿免礼。”崇祯翻身下马。

  少年天子一身青色斗篷,穿着清淡素雅。

  宋应星领着崇祯参观了这里。

  第38章 福王该杀

  眼下虽然已经开春了,但不同于南方,顺天府依然还很冷。

  至少湖水还结着冰,地上还随处可见积雪。

  这个环境下农作物是很难生长出来。

  不过,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崇祯到田里一看,竟然已经大起了“大棚”。

  这大棚是用帛做成的,在帛的表面刷了一层油,防止透气,效果非常不错。

  眼看那红薯和已经种了几十亩下去了,崇祯不得不佩服宋应星办事效率之高。

  这要是搁在朝廷里那些大臣,没有个一两年,他们是弄不出来的。

  而宋应星,两个月,就已经行动到这个地步了,不得不说他的执行力是非常强的。

  将百姓吃饭的事情交给这样的人来办,崇祯感觉放心。

  “还需要人的话就跟朕说。”

  “多谢陛下。”

  “记住,这里你说得算,其他人都做不得主,还有,朝廷里谁都不要信。”

  宋应星微微一怔,听出皇帝的弦外之音了。

  朝廷里谁都不可信,除了朕以外。

  却说宋应星的田种得也还算顺利,二月种下去了种子,大概四月五月份,红薯就有收成了。

  这一段时间,崇祯没有干预,以后也不会干预宋应星种田。

  毕竟崇祯也不会种田,这种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好了。

  时间飞逝,一个月过去了,这国库里只有一百万两银子了,崇祯又最开始的淡定,变得后来的焦虑。

  而温体仁也回来了。

  温体仁回来,就代表福王已经差不多了。

  毕竟如果不查出什么东西来,温体仁也就不用回来了。

  想要弄死福王,普通的罪名肯定是不行的,毕竟是皇帝的叔叔。

  什么罪最有效呢?

  谋反。

  谋反的罪,就是最大的罪。

  可是人家福王长得又胖又乖,没有谋反怎么办?

  没有谋反也可以制造出谋反嘛。

  反正大理寺、刑部和督察院都管不了这事。

  唯一能管这件事的就是礼部。

  宗室给礼部管。

  皇帝要礼部逼福王死,你说这题目简不简单?

  温体仁就把这道题做的炉火纯青。

  他去洛阳去做了什么?

  只不过安排了一些情节而已,像古时代很多谋反必须出现的情节。

  例如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河里的鱼就闲得没事干,非要跑到岸上来跟人说,你快把我的肚子划开,我肚子里有东西。

  结果那哥们儿一刀切下去,咦?鱼肚子里还真有东西啊:大楚兴,陈胜王!

  结果温体仁跑去洛阳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