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_画凌烟【完结】(565)

  他也得出了一个结论:建奴可能不是来打仗的。

  袁崇焕和孙传庭分别给崇祯写了两封奏疏,在奏疏里都提到了建奴异常的举动。

  崇祯看完后,给孙承宗也看了。

  孙阁老直言不讳地说:“若真是如此,恐怕皇太极另有目的了。”

  崇祯站起来,走到地图前面,看了看地图,笑道:“朕当然知道皇太极另有目的,他真正要得到的是蒙古!辽河西岸的军队,只不过是声东击西的把戏。”

  孙承宗道:“请陛下立刻撤回卢象升,老臣以为没有必要派遣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到辽东。”

  他担心的是对的,军队一出去,每天都是花钱如流水,打仗就是在烧钱。

  两万天雄军,不是开玩笑的。

  崇祯淡淡道:“那是皇太极他不打,不代表朕不打,跟朕玩声东击西,朕就将计就计!”

  孙承宗心头一震,道:“老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朕已经给卢象升密旨了,让他不要顾虑,让他行冠军侯之举,给朕狠狠的打,让皇太极知道越过辽河也不行!”

  少年天子铿锵有力的声音回响在乾清宫里。

  孙承宗立刻明白过来,袁崇焕是肯定不会动的,因为袁崇焕的任务就是守住广宁,广宁至关重要,决不可有任何差错,而孙传庭打仗是出了名的稳,又是在锦州,离建奴有些距离。

  只有卢象升是从宣府赶过去的,这是绝密。

  建奴根本不知道有一支精锐已经深入到辽东了。

  皇帝这明显是要出奇兵!

  第444章 战略围堵皇太极

  崇祯三年七月,注定是一个不太太平的月份。

  南京户部尚书李元起被抓之后,牵扯出私卖粮食案,买卖的对象还是大明朝的头号敌人,辽东建奴。

  这件事在南京简直是炸了。

  几天之内,就有十几人受到牵连,被抓进了牢狱之中。

  南直隶的舆论眼瞅着发酵起来,而这才只是刚刚开始,因为有传言说不仅仅李元起与驸马冉兴让是合谋,浙江的屠家也参与了这件事。

  杭州也是风声四起,知府和知县全部被带走,震惊了杭州的官场。

  似乎有人嗅到了一丝政治风暴的气息。

  有人说,看似平静的表面,各方已经频繁走动起来。

  而这还只是七月的小插曲,据说辽东现在已经是剑拔弩张了,北线战火重燃。

  不少商人已经预感到发财的机会来了,都开始屯粮。

  在这种多事之秋,朝堂上也出现了众多声音。

  都围绕着内政和外战开始争论,有大臣说,皇帝再这样一意孤行,新政危矣。

  还有的大臣心中正在期待着皇帝对外开战,一旦战争打出胶着状态,必然会引发内政危机,出现政治动荡,一旦如此,又是新一轮的朝堂洗牌,则会释放出大量的机会。

  总之,忠心为国者在担心,政治投机分子在潜伏伺机而动。

  七月十七日,崇祯召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谁?

  陈新甲。

  为什么说他非常重要?

  因为他要立刻出使朝鲜。

  在崇祯的心中,朝鲜是这一次风波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明人家朝鲜待在一边当着吃瓜群众,谁也没有得罪,谁也没有打扰,怎么就成了不容忽视的存在了?

  原因还得从崇祯严查张家口、大沽口,封闭杭州湾说起。

  国际战略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说说而已。

  张家口、大沽口和杭州湾都查出了卖往建奴的粮食。

  现在都被崇祯堵住了。

  如果你是皇太极,少了很多粮食,下一步会怎么做?

  没错,找朝鲜要!

  所以,这一系列的行动之后,必然会让朝鲜成为皇太极接下来的重点打击目标。

  朝鲜也是农耕社会,

  而且早在天启七年年底,皇太极就爆锤过一顿朝鲜,朝鲜打趴下后,乖乖给了不少粮食和物资。

  从去年开始,崇祯见完朝鲜使臣,双方就约定在朝鲜北边的义州建立联合军事重镇,这件事已经在落地执行了。

  执行人正是登莱巡抚袁可立,前往朝鲜北境的是刘兴祚。

  但是陈新甲现在必须立刻过去一趟,以钦差大臣的名义从毛文龙的皮岛抽调一批人过去补充兵源,加速义州军镇的建设。

  “陈爱卿,你的时间不多,朕已经给毛文龙写信了,你要在9月之前,完成皮岛1万兵力的调度。”

  “臣必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这段时间就辛苦一下,皇太极要是知道咱们把他的粮食来源砍了,很快他就会找朝鲜的麻烦。”

  “陛下圣明!”

  “朕给你一柄尚方宝剑,速速启程!”

  “遵旨!”

  陈新甲出了皇宫,坐车上,一路便向大沽口赶去,他要在那里乘船去皮岛,然后从皮岛调兵到义州。

  北京城内到处都在议论辽东战局,有人说已经开打了,还有人说已经结束了,也有说人还没有开始打。

  从关外回来的商人,则带回了最新的消息,说袁督师和孙军帅的大军已经严阵以待,只要去过锦州,都能看见一队队身披铁甲的骑兵无时无刻不在操练。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