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_画凌烟【完结】(613)

  “岂有此理!火炮有问题他不上报,敢私自处置!”

  崇祯脑海中瞬间闪现一种可能。

  无利不起早,这件事不单纯。

  马德!张文成把火炮拿去卖了!

  卖给谁?

  有两种可能,一是蒙古人;二是建奴。

  辽东离这里很远,要运输过去,还是很麻烦的,皇太极就算要买火炮,也不会选择大同这边。

  所以更有可能是卖给蒙古人了。

  彼其娘之!

  哪个部族敢私下和边军交易炮火?

  看来某些人早就按捺不住了!

  “卢象升,即刻从神武卫抽调十门红夷大炮上来。”

  “是!”

  就雁门关这1000人,现在的状态,还能留下来,已经说明这个陈贤安还算不错了。

  连代县的都开始逃亡了,说明恐慌已经向内长城以南蔓延。

  崇祯突然大声道:“你们都是好样的!今晚换御林卫来值守,你们所有人都下去休息,朕要给你们好酒好肉,至于军饷,朕会给你们去解决!”

  皇帝这话一出口,城头的士兵们先是一怔,随即兴奋高呼起来:“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天快黑的时候,一队骑兵突然靠近雁门关,他们来的非常快,大约有五千人。

  为首的是喀喇沁部一个贵族,叫巴尔查干,是喀喇沁部的千户长,是万丹伟征下面一员猛将,就是他攻破了大同左卫。

  这十几天,他们在大同横冲直撞,杀得大明边军丢盔卸甲,信心爆棚,也算是士气大增。

  万丹伟征钦点他,让他来攻打雁门关。

  说是多尔衮的奸细在代县已经散步了谣言,现在代县都开始逃亡。

  代县一逃,雁门关就只剩下一个关隘,没有了后勤,军心早就崩散了。

  巴尔查干很有信心在两天内拿下这个雄伟的关隘。

  一旦雁门关失守,蒙古人的铁骑就能长驱直入关内,山西不保!

  现在万丹伟征在大同抢掠了无数物资,又抓了不少汉人,气焰嚣张一时无二。

  崇祯真在用热水泡脚,顺便喝口茶,外面便响起了震天的战鼓。

  骆养性立刻冲进来道:“陛下,有敌军攻城?”

  崇祯微微一怔:“攻城?”

  他连忙擦了擦脚,把靴子穿上,兴奋起来。

  这好啊,朕早就迫不及待想弄死你们了!

  第482章 今晚把人头堆起来

  穿好靴子,崇祯披上铠甲,披上披风,在锦衣卫的簇拥下,一路风风火火走出去了。

  战鼓声越来越响。

  巴尔查干在城外大笑道:“儿郎们,这雁门关可是只有1000明军了!”

  “儿郎们,你们这半个多月,也见识到了明军的胆小和怯弱,不必顾虑,攻上去,今天晚上就把这一千明军全部宰了回去领赏!”

  蒙古人发出兴奋的高呼,他们就像一只只闻到羊肉香味的饿狼。

  几千只火把被点燃,云梯开始被推上前,巨大的木桩夹在轮子上,随时准备好将城门撞击开。

  为了震慑住城内的明军,他们开始高呼:“伟大的长生天保佑我们,草原的勇士万岁!”

  随后,云梯迅速靠近城墙,喊杀声震天动地。

  雁门关的守军被撤换下来,在吃肉喝酒,这段时间压抑的心情终于好了一些,但突然听到战鼓声,大家立刻本能的拿起刀子就冲了出去。

  不过很快被御林军的军官安抚下来,没有让他们上场。

  陈贤安跑过来,着急道:“卢帅,是蒙古鞑子来了!”

  卢象升一脸淡定:“别慌,他们翻不了天。”

  卢象升正在恭候皇帝的到来,马世龙正在城头指挥。

  “陛下!”

  崇祯刚走过来就大声道:“神武卫的火枪手派上去,给朕狠狠打!”

  “陛下,已经在登城楼!”

  “骑兵呢!骑兵尽快在城门口集合,一旦他们向撤退,就出城追杀!”

  一边的陈贤安有些心惊,这敌人刚开始攻城,皇帝都已经做好了追杀敌人的准备了!

  这是不是自信得有些过头了?

  陈贤安道:“陛下!蒙古鞑子这次来的人不少,臣以为据守城门便可,他们久攻不下,自然会退兵。”

  崇祯大袖一挥:“朕早就想找他们了!他们敢送上门来!把朕的御林卫调出来,朕今晚要教他们做人!”

  “陛下,这……”

  “火炮呢!拖出来!给朕狠狠的轰他们!今天晚上朕就要看见城门口的人头堆起来!”

  “是!”

  不远处,一队队御林卫的骑兵正在集结,整齐一致往这边走来,他们在城门后面排列,已经做好了冲锋的准备了。

  “开始填弹!”

  火炮手的班长大喊道。

  每一个火炮手从木箱子里取出一颗实心的炮弹,他们小心放入炮口。

  炮弹从炮膛滑落下去,抵在最里面,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

  “准备完毕!”

  “调整角度!”

  “角度调整完毕!”

  “开炮!”

  砰砰砰……

  城头突然响起了震天的火炮声。

  一颗颗炮弹从炮膛道中喷薄而出,撕裂开空气,在被火光灼亮的夜空,拉出一道道白痕,向下面冲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