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_画凌烟【完结】(617)

  “你们别忘了,大明在草原上还有一个北庭都护府,那里驻扎着几万明军,一旦咱们动手了,很可能转身被北府的明军围了。”

  “这个台吉不必担心,多尔衮贝勒爷已经断了杨嗣昌的来路。”

  “好!”卜失兔道,“咱们也派一队人去攻打大同府,希望皇太极不要食言!”

  这会议结束后,那顺巴依尔立刻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出去给多尔衮,告诉多尔衮顺义王已经动摇,不日将会出兵。

  而他们不知道,顺义王的儿子俄木布也写了一封信,交给了归化城的明朝细作,土默特部的顺义王有反意。

  老子要造反,儿子告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在场的高级将领中,只有俄木布亲眼看见过皇帝的亲卫军是如何作战的。

  那种场面,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那种如同山洪海啸一样的铁骑,似要淹没草原,吞并八荒!

  皇帝亲征的消息还没有传到草原,草原上的各部就已经骚动起来了。

  实际上,这个局面连多尔衮都感到震惊,他曾经败于孙传庭之手,对明军有忌惮,但没想到大同镇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而他现在也很头疼,因为张之极的虎贲卫对他是紧咬着不放,他要抽身去大同镇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过万丹伟征此时整个人都进入一种全世界我最厉害的高潮境界。

  他的行为已经震惊了草原,蛰伏在暗处的人终于都有了行动。

  但是,没有人知道,雁门关前已经堆满了人头。

  第485章 一个月之内结束战争

  十月初一一大早,崇祯就起床了。

  他看了看科学院根据他写的东西制造出来的温度计,上面显示室内温度有二十度,倒是很暖和。

  可是现在室外的温度却有零下5度了,而且最近还在大幅度降温,北风呼呼的刮。

  这种天气,没有吃的是很难受的,南边现在有不少难民在逃难。

  为了稳定人心,崇祯还专门派了去发捷报。

  即便雁门关前的胜利只是小胜,但对于惊慌失措的老百姓们来说,足以成为定心丸了。

  穿好衣服后,刚用完早膳,卢象升就来了。

  “陛下,太原那边的粮草来了,是耿巡抚亲自送来的。”

  “哦,耿如杞来了,让他来见朕。”

  “是!”

  不多时,耿如杞便来了。

  耿如杞是山西的巡抚,这个人在历史上很悲剧。

  怎么说呢?

  正统历史上,崇祯二年11月,己巳之变爆发,皇太极长驱直入,兵临北京城。

  京师向全国发布勤王令,耿如杞带着山西的五千人前来勤王。

  结果在北京城外,一天被调离一个地方,五天之内,被调了五个地方,五天时间,都在去这里去那里的路上。

  最坑爹的是不给饭吃,这谁受得了。

  士兵就哗变了。

  哗变了之后,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一看,你他妈的这个时候你哗变,来人,把耿如杞砍了,于是这位老兄就人头落地了。

  不过历史已经改变了,耿如杞不会被五天之内调得每天来回走100里路了。

  他现在老老实实把粮食运到雁门关,并且见到了皇帝。

  “臣参见陛下!”

  “起来说话。”

  “谢陛下。”

  “辛苦你亲自跑一趟了。”

  “天子尚且亲征北境,微臣这一点算不上辛苦,且是分内职责。”

  “一路过来,你都看到了什么?”

  耿如杞微微一沉,道:“微臣看到了不少难民。”

  “这件事你怎么看?”

  “大同镇沦陷,是国朝未有之事,即便是前年的林丹汗来犯,也没有如此严重,臣以为,张宗衡有难辞其咎。”

  耿如杞是巡抚,巡抚是比总督低一级的。

  不过他是山西的巡抚,而张宗衡是大同镇的总督。

  双方是互不统管的。

  大同镇属于山西,但却不在耿如杞的管辖之内,因为它的军镇。

  “他现在在太原?”

  “张总督此时便在太原。”

  “他是什么时候到的太原?”

  “九月十六日。”

  崇祯推算了一下,张宗衡是九月十日左右离开的背景,从北京快马三天可以回大同府。

  如此说来,他前脚到大同府,听闻蒙古鞑子破了长城防线,后脚就脚底抹油跑到了太原?

  这次若不是他整个总督先跑了,大同镇何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先不提这个人,眼下最重要的是调派粮食,山西的粮食够不够吃?”

  为什么先不处理张宗衡?

  因为张宗衡这种罪名,还真不能立刻处理完,毕竟崇祯是要找整个大明朝刀法最好的师傅,给他剐个五千刀的!

  而眼下,最重要的是赶紧结束战争。

  “回陛下,今年山西产了不少红薯,老百姓都勉强可以过冬的。”

  这个耿如杞说话倒是老实,换做别的官员,怕是又要大肆吹嘘一边了。

  “如果再从南边抽调一部分粮食上来,够不够?”

  “粮价会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