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_画凌烟【完结】(873)

  前几天刚刚下了一场雨,草坪里还有许多稀泥,那里的确有车轮印,从轨迹可以看出,至少有十几架车。

  军队里的车轮印有两种,一种是辎重,一种是攻城武器。

  从情报得到的建奴此次出征人数,若车上拖运的真的是辎重,绝对是不够吃的。

  所以,这些并不是辎重车。

  而是攻城的武器。

  无论是什么,卢象升都可以断定,现在北府城的攻城战恐怕已经开始了。

  原本卢象升是打算北上后,直接东进,越过喀尔喀草原,闪电突袭辽西之地,打建奴一个措手不及的。

  而且他也制定了天雄军的粮草补给方案:强征蒙古人的粮食。

  这里与建奴的方式还是有区别的,建奴是直接杀人掠夺,而卢象升是征收。

  如此一路东进,神不知鬼不觉进入辽东之地,给皇太极的后方来一个大惊喜。

  不过他现在改变主意了。

  既然眼前有一支敌军,为何要舍近求远呢?

  卢老爷打仗,从来不看对方是谁,反正不管对方是谁,他都一样是提着他一百二十斤的大刀冲进去横推。

  这种风格,很卢象升。

  此去北府城有八十里,骑兵急行军可以在一天之内到。

  不过既然是一场大战,自然是不能急行军到,否则人到了,人困马乏,还怎么打?

  卢象升当即下令往西边的北府城,但正常速度行军。

  按照正常速度行军,大概是明日中午到。

  大军出动,探子先行,很快,探子们就出动了。

  而此时,东原城寨已经浓烟滚滚,城内死伤无数。

  城外建奴大军分两路伸展开了,如同一只巨大的鲲鹏展开了双翼一般。

  砰砰砰……

  大军行动,无数铁蹄踏在地上,大地发出震动声。

  远处的乌云仿佛要沉下来了一样,一阵阵风浪滚滚而来。

  在前面,两路明军的铁骑已经可以看到轮廓。

  长长的红色线条,在快速向这边移动。

  大地仿佛要被铁蹄踏得沉下去一般。

  明军的军旗迎风招展,如同红色的云在上空飞舞。

  而在“红云”的下面,一望无际的铁甲,仿佛钢铁的海浪,延绵起伏,一望无际。

  明军之中,每一支队伍都有单独的人骑着快马传达上级的指令。

  这些人是参谋部的人,一旦指挥中心的战术有变,就有这些人做中间的传输,保证大军的正常运行。

  这是大规模会战必不可少的。

  “启禀马帅,东南十里有建奴大军向我军右翼袭来!”

  “启禀马帅,东北五里有建奴大军向我军左翼袭来!”

  “启禀马帅,前方五里有建奴大军向中路袭来!”

  探子们来回送情报。

  同样,统领御林卫的尤世威也接到了探子们的情报。

  建奴方面在将明军的情况全部送到了各路的统帅。

  两军正面交锋,冲锋也是很讲究的。

  你不能提前太长时间发动冲锋,不然等你冲到的时候,你的人那股气已经卸下去了,而敌军则发动了猛烈的冲锋,基本你就玩完了。

  马祥麟不停用望远镜望,建奴军队明显越来越近。

  不过,要等到距离两里,是冲锋最佳的距离。

  第681章 铁血强军

  从高空俯瞰下去,明军如同海浪,正在向前滚动,尘埃飞扬而起,气势如虹。

  而建奴的左右路已经绕过了东原城寨,开始横向展开,使打击面变大。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意思是战场千变万化,无法预估,需要将领随机应变,不要墨守成规。

  原本北府兵打算以守城消耗建奴,以奇兵出击奇袭建奴。

  红夷大炮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局。

  马祥麟为什么一定要来就东原城寨?

  原因有二:

  一、作为最高统帅,一定不能在可以营救的情况下,随意放弃任何一支队伍,否则便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导致全军将士军心不稳。

  像杨嗣昌那种没有带兵打过仗的文官,当然不太明白这个道理。

  二、如果不救,皇帝知道了,你猜马祥麟的脑袋还能不能保住?

  大明朝的新军制虽然严格,但却是非常人性化的,决不允许随意抛弃任何一支军队。

  之所以如此,是为了使大明朝所有的军队都有凝聚力,让大家有归属感。

  所以,东原城寨,必须救!

  建奴的左路是蒙古八旗,蒙古人全部黑衣黑甲,他们手中还有弓箭。

  蒙古骑兵善骑射。

  科尔沁部为左路中军,敖汉、奈曼为左翼,克什克腾部和车臣汗部为右翼,来势汹汹。

  而对付建奴左路的是明军左路御林卫。

  御林卫以重装铁骑为中路,左右分别为轻骑。

  双方距离在迅速拉近。

  到两里的时候,明军中军忽然爆发出了惊人高呼:“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只是一瞬间,原本还慢跑的战马,仿佛得到了指令,迅速狂奔起来。

  左右翼似乎也得到了指示,跟着高呼。

  战马仿佛也被热血感染,发出嘶鸣声,身姿矫健,飞快往前冲。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