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_画凌烟【完结】(900)

  现在辽河岸边驻扎有6万大军,盖州有1万,朝鲜多尔衮那里投了两万,草原上投了十三万,另外还有三万驻扎在沈阳,这三万是不能动的。

  皇太极满打满算就25万正规军,所以只能在民间强征。

  好在皇太极最近一年多颁布了各种很不错的政策,在辽东刷了好几波民心,这次强征入伍倒是没有引发太大的反应。

  这一万人基本上都是辽东汉人,不过为了更好的控制,都由建州女真人做军官。

  六月二十五日下午,就从沈阳浩浩荡荡出发了。

  六月二十五日傍晚,一艘艘战列舰完成了从东南沿海到登莱的海航,整齐一致地停靠在登莱的海岸线。

  一队队穿着湛蓝色制服的天武军从军营里跑出来,在空地上集结。

  军官们开始分配名额,过程很简单,行动更快。

  不多时,几百台红夷大炮被运上了战列舰。

  所有的军队开始根据每一艘船开分配编制。

  一切都准备好后,天慢慢黑下来,明月东升,悬于海上,月光在海面上映照出森冷的光辉。

  “快快快!登船!”

  “开始检查火炮!”

  “报告长官,没问题!”

  “报告长官,没问题!”

  “……”

  不多时,下面的人向袁可立汇报了所有的情况,袁可立道:“出发!”

  “是!”

  厚重的号角声响起来了,六艘苍龙战列舰扬帆出海,划开海面,向东面行驶去。

  他们的目的地是旅顺港。

  六月二十七日下午,当皇太极的一万大军抵达辽阳的时候,六艘苍龙战列舰已经停靠在旅顺口。

  沈有容正在接受每一艘战列舰的检阅,并且他对全军开始讲话。

  六月二十七日晚上,十一艘苍龙战列舰从旅顺港出发,一路北上,他们的目标是盖州(营口)。

  不仅如此,当天夜里,从复州还调动了7000天武军,几乎是全城的兵力了,向盖州挺进。

  眼下是辽河之畔的关宁军和建奴的矛盾冲突再日渐加深,而辽东半岛却已经战火加剧。

  十一艘苍龙战列舰是什么概念?

  且不说一艘苍龙战列舰可以承载大几百人,就说一艘战列舰上有50门重型火炮,这样的杀伤力,放在东南海域的任何一方,都是能横着走的。

  至于在岸边,只需要停靠在那里,对着盖州开炮就可以有漫天密集的火炮从天而降,如同天罚一般砸碎盖州的城墙。

  就是这么一支海军,从旅顺一路北上,在六月二十九日早上的时候,已经靠近盖州沿海海域。

  而这个时候,建奴兵没有发现明军已经有大规模的海军逼近。

  鳌拜还在等待另外一万人马的到来,等凑足了2万人,他是打算主动出击复州的。

  六月二十九日中午的时候,7000天武军也已经逼近盖州。

  这是水路两路挺进,沈有容准备两路进攻拿下盖州城。

  双方约在六月三十日,同时攻城。

  崇祯给袁可立下达的命令是必须拿下盖州,袁可立也同样给沈有容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经过一夜的休整之后,六月三十日凌晨,天武军突然加快行军速度,再次朝盖州狂飙。

  鳌拜刚刚听完下面人关于援军的汇报,就听到外面有人喊着冲了进来。

  “大人!大人!”

  “何事慌慌张张?”

  “明军来了!”

  鳌拜一听,立刻仰头大笑:“哈哈哈,明狗还敢来,看来上一次没有打通他们,这一次就痛打明狗,本官要将他们全部歼灭!”

  说完,鳌拜站起来,朝外面走去。

  他开始调兵,并且这一次准备以骑兵为主力来追击到时候战败的明军。

  早上的盖州天空万里无云,海风吹来,轻快而凉爽。

  八旗正在道路上快速集结。

  不多时,鳌拜亲自登上城头,眺望下去,果然见到一支明军向这边逼近。

  鳌拜道:“儿郎们,今日,我们就痛打明狗,如何?”

  城楼上众人高呼道:“好!好!好!痛打明狗!痛打明狗!痛打明狗!”

  城楼上的人叫的正欢,忽然,在西城楼上的守卫,看到海面上,出现了一条长线。

  长线正在逐渐变大、变清晰。

  多了片刻,再看过去,人们才发现,那是海船。

  海船的轮廓很快变得清晰,样子也清晰起来。

  随着越来越近,船体看起来也越来越大。

  西城楼上的守卫忍不住深吸了一口凉气。

  有人震撼道:“这个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大的船!”

  “快!快去汇报!快去汇报给鳌拜大人!”

  那西城楼上的守卫话音刚落,却是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海面上突然响起了一连串的炮火声。

  一瞬间,上百颗重型火炮的炮弹划破天空。

  在空中撕拉出呼呼的声音,空气似乎都被摩擦得发出微微的红光,划出弧度,如同暴雨一般朝西城楼这边咆哮而来。

  从远处看上去,就仿佛无数星辰坠落下来了一样。

  这一刻,西城楼上的所有人都被这一幕震撼得连说话都说不出来了。

  第703章 直接轰,不差钱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