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之南洋再起_听风煮雨夜【完结】(664)

  如此,靖南军彻底归附!

  并且,明军还向靖南军治下各地发出公文,要求他们归降大明,重新打起明旗。

  且派出精锐兵马,准备前往浙江前线,接受靖南军经营出来的防线。

  ……

  朱宏煜放下了奏报,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十分的高兴。

  “哈哈哈!”

  “哈哈哈哈!”

  “靖南军归降,福建局势大定。”

  “老泰山也可归乡祭祖了!”

  朱宏煜如此对郑成功说道。

  郑成功也是面露开怀之色,忍不住大笑出声。

  “我大明复兴有望,复兴有望啊!”

  朱宏煜重重的点头,又开口说道。

  “大军也是时候开拔北上了!”

  福建之事已定,甚至李广远所部明军前锋也已经入了江南,朱宏煜也就没什么好等的了。

  亲率大军北上江南,迎战南下的清廷主力,便是眼下摆在他眼前的,最重要的事情。

  ……

  随着朱宏煜的一声令下,汇聚广州的明军主力,便开始准备开拔。

  朱宏煜为了江南决战,一口气调动了三个整编步兵师三万人,一个整编骑兵师万人,禁卫师万人,一个整编重炮旅三千人!

  加起来就是五万三千人的兵力!

  如果再算上已经在从福州,向江南开拔,负责为大军打前站的第五步兵师万人,那就是六万三千人的兵力。

  再加上负责侦查的哨探,医务兵,炊事兵等后勤上的兵员,负责维持军法以及督战的宪兵队,这个数字大概是六万五千人。

  而这六万五千人,就是朱宏煜能投入江南战场的全部兵力。

  也是如今大明全部的机动兵力!

  对了,还有一部分江南前线由靖南军整编成的归义军,大概能有万人上下。

  就近原则,他们自然也得参战!

  朱宏煜为了江南之战,他几乎已经将自己手底下的精锐,全部抽调一空。

  除去在吕宋,琼州,广州这三处,他各留了一部分光复军驻守之外,其他地方的驻军,几乎全部都是由归义军等二线部队负责。

  朱宏煜始终明白,面对控制着草原,不缺骡马牲畜的清军。

  自己想要在行军速度上取胜,只能依靠水路运输。

  而大明这边虽然水面力量全面占优,可治下的各种船只也都是有限的。

  要运输此战参战的六万五千人,并供应大军后勤,几乎已经是将大明最大的运输能力给发挥出来了。

  为了确保将船队的运输能力发挥到极致。

  朱宏煜也只能全部调用光复军参战!

  归义军的战斗力不差,尤其是在被大明整编,裁汰老弱,加强训练,补充了一部分兵器甲胄,并补足了粮饷之后。

  归义军的战斗力,肯定要比清军的绿营强。

  但是,他们再强也强不过光复军去!

  第509章赠汉将

  在船队的运输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肯定是运输光复军去前线最划算。

  江南之战,必定会是一场苦仗,硬仗,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朱宏煜必要把此战每一处细节,都算到极致。

  朱宏煜从治下各处,征召调集了大量的商船,民船,当做运兵船和运输船使用。

  一队队明军士卒在广州码头登船,顺着珠江入海,然后一路向北。

  这一日,整个珠江的水面上,被数不清的船只铺满。

  一面面代表各部番号的大旗,在不同的船只上飘扬。

  朱宏煜也是打出自己的监国旗号,在广州内外百姓的瞩目治下,登上了北上的御船。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口金棺被十数名明军士兵一起,抬到了御船上。

  朱宏煜站在船头,立在那口金棺旁侧,目视码头的方向,大声说道。

  “此次北上,是为收复南都,复我大明社稷,安我祖宗陵寝……”

  “此战,孤将抬棺出征,不胜不归!”

  “大明万胜!”

  朱宏煜的声音浑厚有力,充满了力量感。

  以及一种坚决和烈然!

  之所以要抬棺出征!

  那是因为朱宏煜知道,江南的这一场决战对大明来说,意义究竟有多重大。

  此战若胜,则大明再差也能做一个南国。

  割据江南,以图将来!

  此战若败,二十余万清军主力就能从江南一路压至两广,绝对无人能档。

  到时候,朱宏煜就只能再次退避海外,做一个海外天子。

  对天下人心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

  这么一败,让天下乃人对恢复大明,重归汉家天下彻底失去信心,也犹未可知。

  所以,朱宏煜绝对无法接受此战战败。

  他要用抬棺出征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告诉所有人,此战我大明必胜!。

  借此,来提振军心士气!

  朱宏煜的喊声很洪亮,但不足以传遍整个码头。

  但是,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四周的禁卫师将士齐齐呼喝出声。

  “大明万胜!”

  四周的船只也都听到了这边的动静,纷纷开口呼喝。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监国万岁!”

  “大明万胜!监国万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热血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