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终宋_怪诞的表哥【完结+番外】(653)

  很快,山下有惊呼声响起,接着有士卒跑上来喊道:“是张都统!”

  “蒙军把张都统杀了!苍天啊,五马分尸了!”

  恸哭声轰然而起,泸州军中一片哭嚎。因这三年来,泸州军一直是张实亲手操练,对不少士卒都是恩重如山。

  “张都统!”

  “……”

  易士英、李瑕却皆松了一口气。

  “幸而张实未降。”

  这话他们都没说出口,但心中都是这般想的。

  堂堂一军统帅,能中蒙人那样低劣的伎俩,谁又能将他救得回来?

  万一降了,必能鼓动不少人叛变。

  哪怕今日只是他的尸首……若还能称得上尸首的话,哪怕只是他被挂出来,泸州军也已军心大乱。

  蒙军的号角声起,趁着宋军方寸大乱之际,开始攻山。

  依旧是以箭雨压制,再推着土车去填宋军挖设的壕沟,再往后是砲车抛出火球点燃山林。

  大火点燃树木,浓烈的烟气腾空而起……

  ……

  纽璘抬起头,注视着眼前的山林,眼神带着期待。

  他以往打仗从不靠期待,从来都是自信能胜。

  但今日不同,他很难去向蒙哥汗解释,为何会在一个小小知县手上受挫,因此期待能顺利一些。

  可惜,张实之死带给泸州军的震慑,远远未达到他的预想。

  泸州军确实出现了片刻的混乱,但很快就平息下来,随着战事的进行,竟隐隐有些哀兵的气势。

  “不可能的。”纽璘自语道。

  他没去看具体的放箭、抛射、冲锋。

  在都元帅这个层面,他主要在意的还是双方的军势。

  “你不可能让军中所有将领都不起异心,主将惨死,总会有人乱了心神。就像赵仲武献了苦竹隘受降。可为何到现在为止没有一道防线出岔子?你如何做到的?”

  纽璘夹了夹马腹,策马绕着老君山而走,目光在每一条攻山的道路上梭巡,寻找着宋军的破绽。

  没有。

  他愈发不明白……

  ……

  “好在我们事先整合了泸州军。”易士英指挥着防御,冷不丁向李瑕说了一句。

  “是,幸而长宁军、庆符军刚刚斩杀了一批临阵畏缩的将领,目前是将士们最忌惮军法的时候。”

  李瑕回答着,看向了不远处正在灭火的汪大头。

  就在方才,一颗火球正好砸到了易士英指挥台前方一里处,吓得周围的宋军士卒魂飞魄散。

  但易士英、李瑕都是面不改色,继续指挥。

  汪大头当时还在为张实恸哭不已,抹着眼泪,领着兵士砍掉着火的树木,以沙土灭火。

  有时打仗并非每一刻都是刀枪相向,而是不停地劳作,搬石头、搬木头、推车……等到哪一方体力告竭,随着而来的才是杀戮。

  这一战,泸州军多是被安排在后方做这些事,否则眼看着主帅被五马分尸的躯体挂在那,如何能全心应战?

  这便是易士英的经验。

  也是他的公心,把自己人派到最危险的地方。

  李瑕知道,这样的仗越打,守山的这一万人将会越发有凝聚力……

  ……

  天边的云渐渐染上一层金黄的光晕,纽璘也渐渐感受到了压力。

  这一日的攻山战他打得很好。

  消耗了宋军的体力,以及大量的木石、沙土,山底的壕沟被填了三道,拒马被破坏了两层。

  但不够。

  蒙哥没有催纽璘一句话。可张实那一块一块的身体却说了很多。

  “你俘虏来的宋军都统毫无用处,他戏耍了你的大汗。”

  “史枢奋不顾身,渡万丈深渊拿下了苦竹隘这样的险峻山城。”

  “老君山比苦竹隘险?李瑕比杨立这个杨再兴的后人还难对付、比张实这个都统还难对付?”

  “你一个蒙古都元帅,比不上史枢这个汉军万户?”

  “大汗统率六军下嘉陵江,你要让大军在重庆府等你?”

  “……”

  纽璘本有很多时间。

  如今却已蹉跎在三江之地。

  他在心底求长生天不要让日头落下,让今日的战果再大一点。

  长生天没有听到他的祈求。

  落日最后的余晖洒尽,强迫他鸣金收兵……

  “传令下去,集结所有兵马,明日继续强攻老君山。”纽璘沉思了良久,终于下达了命令。

  车里不由问道:“都元帅,守沱江的兵马也撤回来?”

  之所以问,因为这是纽璘围攻老君山之初就在布置的防线。

  为了防止云顶城的宋军再次下山攻过来,纽璘分出了一部分兵力散在沱江中上游,切断了云顶守军与老君山的联络。

  “可万一云顶守军来支援……”

  “不怕。”纽璘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缓缓道:“我想过了,若孔仙敢派人来,也是我们的机会。”

  他在地图上点了点,语气有些狠厉。

  “云顶守军若至,我们调头先包围他们。逼老君山的宋军与我们决战。”

  车里认同这个战略。

  原先的打法更稳妥,是纽璘一贯的风格。

  眼下这个打法也没什么不好,冒一点风险,但蒙古骑兵在陆地上一向是无敌的,不惧怕这点风险。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宋朝